我們知道,傳說、童話、神話和經典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會是原型形象,或者是有象征意義的。越是有影響的傳說或者小說,越是代表了很多人的心理經驗。
人生中有一些事,是一代代的人都要經曆的。雖然時代不同,人的服裝不同,生活用具不同,雖然古人沒有飛機汽車,也不穿牛仔服,但是古人和今人在情感上的差異,是不大的。離開親人的憂傷和留戀,是一樣的;男女相愛時的喜悅,是一樣的;受到傷害後的心理反應,也是一樣的。因為人的心情是一樣的。一個神話,一個故事,往往就是一種感情經曆的描寫。
我們通過講故事,通過看故事中人的經曆,可以得到很多啟發。故事主人公擺脫困境的方法,也同樣可以作為我們的借鑒。小說《鹿鼎記》的主人公韋小寶,在俄國遇到危險的時候,不就是借鑒故事中的經驗,想出好辦法而化險為夷的嗎?
意象對話也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開始,通過討論甚至修改一個故事來啟發聽故事的人安然度過心理的危機。
心理谘詢師要使用這個方法做心理谘詢和治療,需要有較好的文學修養,閱讀麵應該比較廣。他還應該很善於分析這些故事和神話,能看清這些故事和神話背後的潛在意義。
在這一本書中不適合多講具體的故事。我隻簡單列舉幾個小例子。
第一節 善良者的悲劇:棗花和劉惠芳
有的人在人際交往中,習慣於把自己放在一個受害者的地位,習慣於抱怨別人。比較典型的形象是過去的一部電視劇《籬笆、女人和狗》中的女主人公棗花,以及另一部電視劇《渴望》中的劉惠芳。她們雖然都很善良,但是都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肯堅持自己的權利,不爭取自己的利益。她們在和親近的人交往的時候,總是暗暗抱一個期望:“我這樣善良,你也應該對我好一些。”而當對方沒有這樣做時,自己心中就很抱怨。雖然出於她們的善良,她們不願意直接抱怨,甚至會忍辱負重,但是,還是不可能感化對方能夠按她們的希望去做。
劉惠芳式的女性常常會情緒抑鬱。
這樣的女性可以從劉惠芳的故事開始,通過理解這個故事,也通過在想象中改變這個故事而改變自己的部分做事方式,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做這個練習的時候,最好是和另一個朋友或親人一起做。
心理谘詢師也可以從劉惠芳的故事開始,引導來訪者理解,引導來訪者改變劉惠芳故事的結尾。
簡單分析:劉惠芳或者棗花這類人的問題:是不敢表達自己,不敢要求自己的利益。她們有一個錯誤的信念,就是“人不應該為自己活著”。於是她們就隻為別人活著,比如,棗花嫁給她的第一個丈夫,是為了母親。母親愛這個丈夫的父親,但是卻不能和他結婚,棗花嫁過去,讓母親和母親愛的人成為親家,仿佛也親近了一些。但是,她們不明白一個道理,即使她們想做一個善良的、自我犧牲的人,如果她們的生活不是自己希望的生活,她們也一樣不快樂,而她們這種不快樂,也會使身邊的人不快樂。如果一個人“不為自己活”,實際上就沒有了真正的自我,他的心就會漸漸死去。而這樣一個沒有活力、沒有快樂、怨天尤人的人,怎麼可能會給別人快樂?
弗洛姆等心理學家反複強調一個道理:人必先自愛,然後才會真正地愛人,才會真正為別人所愛。
故事中棗花的丈夫銅鎖,在和棗花一起生活的時候,是一個非常暴虐的人。但是,在和棗花離婚,和另一個女性結婚後,卻意外地成了一個很好的丈夫。我們如果體會一下這個男人的心理,就會知道棗花的錯誤了。棗花不愛這個丈夫,心裏對他很冷淡,但是在行為上棗花做得像一個無可挑剔的賢妻。丈夫感到了妻子心中的冷淡,但是又找不出理由說妻子不好——畢竟連洗腳水她都親自端到丈夫腳下。可是丈夫並不需要女奴而需要真的妻子,所以丈夫的煩躁無處發泄,就表現為暴虐——他心裏的潛台詞是“你表現得像個女奴,我就像對待奴隸一樣對待你”。
劉惠芳或者棗花這樣的人,在錯誤的觀念背後,是缺少勇氣,是不敢愛自己真愛的人,恨自己真恨的人。
而她們缺少勇氣,和家庭教育可能有關係。她們的父母也許不允許她們“為自己活”,要求她們犧牲自己。
這樣的女性如果真的想改變這種命運,需要的是堅持自己利益的訓練。性格類似劉惠芳或者棗花的人,可以在故事的基礎上做想象。主題是,有一天假如她們用新的方式做了一件事。比如,棗花有一天和暴虐的丈夫吵架了,結果會怎麼樣?
她做這種練習的時候,最好和一個性格與自己不同的人一起做,或者和心理谘詢師一起做,她可以充分地想象,而那個和她性格不同的人也可以提供意見和想象。由於有不同性格的人在場,可以保證想象中會出現新的內容。而且,另一個人可以告訴一些她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比如,如果某一個棗花式的女性自己做想象,也許她會想象說:“平時棗花對銅鎖那麼好,銅鎖還打她呢,如果棗花有一天憤怒地和銅鎖吵起來,銅鎖會不會殺了她?”這樣想了,這個女性怎麼還敢讓棗花改變?她自己還怎麼敢改變自己?而如果有另一個人在場,這個人也許就會告訴她:銅鎖大概不會殺棗花,也許銅鎖會很憤怒,會大發脾氣,但是,銅鎖隨即就哭了,他哭著訴說自己的煩惱,哭著訴說自己不被愛。而棗花對銅鎖也會有新的感受……他們也許還是要離婚,但是雙方之間卻會增加相互理解和關心。
心理谘詢師知道,讓一個人改變自己的性格是不容易的。但是,在這個練習中,她不必一下子改變自己的性格,不過她可以實驗一些新的行為方式,想象這個方式會帶來什麼後果。也許她會發現,某些過去沒有想到的行為方式,或者某些過去不敢有的行為,反而會有很好的後果。這樣,她的行為方式會有一些改變。
劉惠芳或棗花式的女性會發現,如果她們敢堅持自己的利益,她們的人際關係不但不會變壞,反而會更好。
第二節 圖蘭朵的謎
不久前,聽人談論過圖蘭朵的故事。
說圖蘭朵是中國的公主,她貼出一張告示,不論是誰,隻要有人能解答她提出的三個謎,就可以娶她為妻。但是,答錯了的人就要被斬首。
為什麼圖蘭朵要這樣做呢?
據說,圖蘭朵的祖先是幾百年前的一個公主,這個公主是一個寧靜溫柔的統治者,然而她的國土被征服了,她自己也被一個男人無情地掠走。在那個殘酷的夜晚,她的聲音是如此的柔弱絕望。圖蘭朵說:“我要為無辜的她複仇,為她的呼號和死亡而複仇!任何男人也不能擁有我。”
這是一個傳說,但是,如果我們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做分析,就會發現實際上像圖蘭朵一樣的女性、一樣的事件在今天也還在不斷地重演。
故事中發生在祖先身上的事情,在實際生活中也許是發生在其他人身上,但是也可能就發生在主人公自己身上。所謂“幾百年前”的祖先,不過是要表達一種感覺,就是時間已經很久遠。就像我們遇到一個很久沒有見到的老朋友,談起很久以前的事情,有時會有一種感覺是“恍如隔世”,這個感受在夢或者傳說故事中就會改為“前世的故事”。
故事中的公主並不一定實際也是公主,公主不過是一個象征。每一個女孩子都覺得自己是一個公主。
幾百年前公主的國土被占領,公主被掠走,這個情節如果用精神分析來做分析,很可能是被強奸的象征,即使不是被強奸,也是受到了男性的傷害。我們從故事中知道,被掠走的公主本來是一個寧靜溫柔的人,但是這個人死了。死象征著這個人不再是寧靜溫柔的人。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故事也經常重演。不諳世事的少女本來大多是很溫柔的,假如她們的愛情生活很順利、美好,也許她們的這個品質會繼續保留。但是,假如某個人在感情上受到了很大傷害,比如被強奸或者被男友欺騙或拋棄,則這個溫柔的少女就“死”了,她變成了一個新的人——圖蘭朵。
圖蘭朵出謎語,象征著這個女人把自己神秘化,讓自己像一個謎。天真的少女不是謎,男人很容易看透她們,但是圖蘭朵這樣不天真的女人則是謎,而謎一樣的女性對男人是最有誘惑力的。她用這樣的誘惑力來吸引男性,讓男人們紛紛來試圖解這個謎。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事情:一個在愛情中受傷害的女性反過來變得很有誘惑性,她交很多的男朋友,好像很隨便的樣子,但是實際上男人卻並不能琢磨透她是怎麼想的。她是一個謎,所以很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