軻比能本來是鮮卑的一個小部落人,因為勇敢,執法公平,不貪財物,所以眾人推舉他作為首領。因為這個部落靠近邊塞,自從袁紹占據河北,中國人有很多逃奔軻比能。軻比能教會他們使用兵器,同時他自己也學到不少中原文化。所以他統率部下,摹效中國。出去打獵,高舉軍旗,以擊鼓作為進退的口令。建安年間,軻比能通過閻柔向朝廷進貢。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關中十一路諸侯,田銀、蘇伯在河間反叛。軻比能率三千騎兵隨閻柔平定叛‘亂’。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四月,代北烏桓無(能)臣氐等反叛,請求歸順扶羅韓。扶羅韓統率一萬多騎兵前往迎接。到了桑乾縣,能臣氐等人商議說,扶羅韓部隊威信並不很高,恐怕不能成就事業,於是另外派人向軻比能送信。軻比能馬上派萬餘騎兵前來迎接,並與能臣氐一起對天盟誓。軻比能於是在宴會上殺死扶羅韓。扶羅韓的兒子泄歸泥及眾部下都歸順軻比能。因為考慮到自己殺死了泄歸泥的父親,軻比能對泄歸泥特別友善。步度根因此埋怨軻比能。
之後,軻比能率軍協助烏桓作戰,曹‘操’任鄢陵侯曹彰為驍騎將軍,率兵北征,大敗鮮卑、烏桓聯軍。軻比能由此退出塞外。後來他恢複向中原政權貢獻。
公元220年(延康初年),軻比能派人向朝廷獻馬。曹丕封軻比能為附義王。
公元221年(黃初二年),軻比能將住在鮮卑的五百餘家魏國人驅遣出來,讓他們回代郡居住。
公元222年(黃初三年),軻比能率部落三千多騎兵,驅趕牛馬七萬多口與中原通商,並派遣一千多家魏國人居住在上穀。後來軻比能與東部鮮卑首領素利及步度根三部互相鬥爭。素利向烏丸校尉田豫求救,田豫擔心因此互相兼並,造成更大的危害,認為應該救助善良、懲治凶惡,向各部族顯示威信。於是單獨率領‘精’銳士兵,深入到鮮卑控製的地區,鮮卑軍很多,在魏軍前後進行抄掠,截斷退兵之路。田豫遂率軍‘挺’進,距鮮卑軍十餘裏時,紮下營寨,收集許多牛馬的糞便燒了起來,從另外一條路撤走了。軻比能見煙火不斷,以為田豫的軍隊還在,便離去了,走了數十裏之後;才發現田豫已撤走。軻比能又率軍追擊田豫至馬城,將其重重圍困,田豫嚴密防守,令司馬樹立起旗幟,奏起鼓樂,率步騎兵從南‘門’殺出,鮮卑軍把注意力集中到哪裏,便向哪裏攻擊。田豫則率領‘精’銳騎兵從北‘門’衝了出來,擂鼓呼叫衝殺,兩麵發起衝擊,鮮卑軍措手不及,陣腳大‘亂’,都丟棄弓、馬逃走了。田豫率兵連擊二十餘裏,鮮卑軍的屍體布滿了原野。
步度根不斷與軻比能相互進攻,其勢力日益衰弱,隻得率領部下萬餘人保守太原、雁‘門’郡。步度根又派人對泄歸泥說:“你父親被軻比能所殺,你不想法替父報仇,反而歸順仇人。他今天雖待你不薄,其實那是在想日後殺死你的計謀。還不如回歸我方,我和你是骨‘肉’至親,怎能和仇人相同呢?”從那以後,泄歸泥率其部下逃奔步度根。軻比能想派兵追趕,可是沒有追上。步度根、泄歸泥率三萬多戶百姓來到雁‘門’郡內,請求歸附曹魏。雁‘門’太守牽招下令還擊軻比能,殺死了軻比能的弟弟苴羅侯。軻比能與烏丸歸義侯王同、王寄等,結下怨仇。因此,牽招又親自率領歸泥等攻打軻比能,在雲中故郡打敗軻比能。
公元224年(黃初五年),軻比能再次侵犯素利。田豫率輕騎牽製了軻比能的後部。軻比能派部將瑣奴抵禦田豫,田豫出奇兵擊退瑣奴。
公元225年(黃初六年),軻比能又被並州刺史梁習所破。
軻比能因兼並各部的戰爭多次遭到田豫等的幹預,由此心懷反叛之心,並給輔國將軍鮮於輔寫信說:“胡人不識文字,故校尉閻柔為我向天子保舉。我與素利為仇,往年派兵攻討,但是田豫卻協助素利。我在陣地上派瑣奴前往,聽說您來,馬上撤回軍隊。步度根處處搶掠,又殺死我弟弟,反誣蔑我為強盜。我們落後,不知禮義,但我們接受天子印綬,牛馬尚且知道水草為美,何況我還有人心。將軍應替我向天子講明情況。”鮮於輔得到書信後,上報朝廷,曹丕又派田豫招納安慰。軻比能的勢力因此更強盛,統領十多萬人。搶掠所得財物,他都平均分配,當著眾人麵處理完畢,從不‘私’貪,所以部下願意為他效死力。其餘部落的首領都很敬畏他。但是他的勢力還是趕不上檀石槐。
公元228年(太和二年),田豫派遣翻譯官夏舍到軻比能‘女’婿鬱築革建部落,夏舍被鬱築革建殺害。這年秋天,田豫統率西部鮮卑蒲頭、泄歸泥出塞討伐鬱築革建,大獲全勝。率兵返回到馬城時,軻比能率兵三萬,把田豫圍困七天。上穀太守閻誌,是閻柔的弟弟,曆來為鮮卑人所信任。閻誌前往解釋勸說,才為田豫解圍。後來幽州刺史王雄兼任校尉,對鮮卑實行安撫信任政策。軻比能多次入塞,到幽州進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