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劉邦他媽劉媼雖然去世得早,可以他爹劉煓長壽啊,是曆史上第一個活著被封為太上皇的人,活了 86 歲。在古代,86 歲算是非常非常非常的長壽了。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他爹有長壽的基因,雖然他當皇帝後妃嬪眾多,日夜操勞,可也不至於那麼短壽,所以,活了 62 歲比較可信一些。這隻是我個人的看法,僅此而已。

聊完了劉邦的生辰,再來聊他的出生地。當然,很多人都認為劉邦是豐縣中陽裏人。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高祖,沛豐邑中陽裏人,姓劉氏,字季。

司馬大哥都那麼說。

但奇怪的是,司馬大哥又說了,《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高祖曰:“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吾特為其以雍齒故反我為魏。”

很多人不懂這句話的意思。

我來解釋一下,司馬大哥借劉邦的口說:我不會忘記自己是在豐縣長大的,雍齒這個人不認我,反倒投靠了魏國。

科普一下雍齒這個人,此人原為豐縣世族,也就是富二代。公元前 209 年,劉邦反秦,雍齒帶著人前來投靠。但富二代出身的雍齒,打心底看不起平民出身的劉邦。之所以投靠,隻是順應潮流,想從中賺一點好處。劉邦認為雍齒是老鄉,對他非常信任,讓他帶兵守豐邑。

哪知劉邦看人不準,忘了“老鄉遇老鄉,背後打一槍”的至理名言。第二年,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雍齒獻出了豐縣投靠了魏國周巿,劉邦大怒,數攻豐邑而不下,氣得差點吐血不得不去薛縣投奔項梁。因此,劉邦對雍齒非常痛恨。

用現代江湖上的話說,雍齒這個家夥就是一個二五仔,你得勢的時候,他投靠你,你落魄的時候,他在背後插刀子。我後麵會說他和劉邦之間的江湖恩怨,這裏暫且不提。

我們來聊聊劉邦為什麼那麼說雍齒,他那話裏的意思,就是雍齒不認為我是本地人,所以投靠了外人。

所以,在雍齒看來,劉邦不是本地人,不是豐縣人。

我們再來看看。

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其先,劉媼嚐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

大人物的出生都帶有神話色彩,劉邦當然不例外。

豐縣,又名鳳城,相傳遠古時代曾有鳳凰落於此地而得名。位於現代的江蘇省徐州市西北部,處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東與銅山區、沛縣相連,北與金鄉、魚台縣接壤南與碭山、蕭縣毗鄰,西接單縣。

從衛星雲圖上,豐縣並沒有什麼大澤。

倒是後來劉邦所占領的沛縣,緊靠著一個大澤。沛縣,古有“沛澤”而得名,簡稱“沛”處於蘇、魯兩省交界之地,東靠微山湖,西鄰豐縣,南接銅山區,北接山東省魚台。根據史料推斷,“沛澤”很可能就是現在的微山湖。

怎麼樣?

劉邦是在沛縣的微山湖邊懷孕並出生的,後來跟著他爹一起到了豐縣,在那裏長大。

我重申一下,沛縣和豐縣,是兩個地方,而不是有些曆史書上說的沛國豐縣。沛國包含了沛縣和豐縣等二十幾個縣。劉邦後來自稱沛公,是告訴江湖朋友,他來自沛國的沛縣。如果他真是豐縣的,就應該自稱豐公才對。

關於劉邦的出生,還有一種說法。

據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記載:“太上皇之妃曰媼,蓋姓王氏,是為昭靈後,名含始。遊於洛池,有玉雞銜赤珠出,刻曰‘玉英,吞此者王’。含始吞之,生子邦,字季,是為漢高皇帝。”

洛池是哪裏?洛水旁邊的一個小池子。洛水在哪裏?陝西呢!

劉邦他媽為了生他,千裏迢迢跑去陝西遊泳?

有沒有搞錯?

很顯然,這個皇甫老師說話不著調。

根據晉代小說式文獻《西京雜記》中記載:……高祖之父攜家避亂,數年乃歸……

豐邑在春秋時期屬於宋國,宋國被滅之後屬於楚國,前 263 年,楚考烈王繼位,任用春申君為令尹,春申君派兵助趙國解邯鄲之圍,又領兵滅魯國,楚國一度複興。

七國之間的戰亂,使百姓流離失所,為躲避戰亂或者徭役兵役而出走,這是符合曆史的。對比之下,對於劉邦出生在微山湖邊上的說法,多少還有些說服力。

但是現代的史學家們都認定,劉邦就是在豐縣出生並長大的。當然,我也認可這種說法。他們是專家,專家的話很權威的,畢竟曆史的真相,往往埋沒於塵土之間,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弄懂的。(欲知出生後的劉邦,會遭遇什麼事情,請看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