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嶽布反八字陣(1 / 3)

薛嶽布反八字陣

九江既占,日軍總攻武漢的準備已經完成。7月27日,岡村寧茨將第十一軍指揮部由彭澤推進至湖口的石鍾山下。黃昏,岡村一人信步登上頂峰。

“真美!”岡村眺望鄱陽湖瀲灩的山光水色,不由得從內心讚歎。

“司令官!”官崎參謀氣喘籲籲從後麵跑了過來。“司令官,您怎麼一個人上山來了?這裏,畢竟是前線哪!您知道您此刻就站在步哨線上嗎?”

“宮崎參謀你來看”,岡村好像根本沒聽見宮崎的勸告,“長江太壯美了。十二年前我雖來到長江,卻沒有機會一覽長江美色。相比之下我們日本的山水,真是像西洋人說的盆景一樣,太渺小了。看那邊,”岡村手指遠處一座隱約在暮色中的峰巒,“那就是廬山。噢,還有我們腳下這座小山。中國古代有位地理學家叫酈道元,專門作書記載過這座山的來曆。後來宋代大詩人文學家蘇東坡又專述一文《石鍾山記》與酈先生辯論。我還依稀記得其中幾句‘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且笑於山穀中者,或曰此鸛鶴也。……,’啊,忘記了,忘記了。”

“司令官真不愧為中國通!”宮崎不失時機地獻媚道,“聽說將軍從少壯時代起就與中國有密切關係。此次武漢會戰的軍用地圖,還是根據當年您輔佐孫傳芳將軍打蔣介石北伐軍時獲得的當時中國最詳明的五萬分之一比例地圖繪製的呢!”

“是啊。從那時起我就屢次前來中國,尤其是在華中、華東地區調查有關軍事要地,對武漢地區比較熟悉。大概這也是大本營將我從滿洲調前來的原因。”

夜幕不知不覺中拉下了。宮崎看了一眼腕表,“司令官,不是馬上要召開攻占漢口軍事會議嗎?”

“還有十分鍾。走吧。下山!”岡村說罷頭也不回自顧自下山了。

軍事會議決定:第十一軍分三路出擊,展開武漢外圍戰。一路第九、第二十九師團、波田支隊,主攻瑞昌、暮阜山,切斷粵漢線,阻隔華中與華南間聯係,然後迂回武昌之南;一路第一0一、第一0六師團,沿南潯路挺進,直攻南昌,牽製中國軍隊第九戰區的第一兵團,一路第六師團單獨攻取江北。

最後,岡村寧茨作訓示:

“第十一軍為大本營確定的純作戰部隊。倉促間集中起來,兵力不足,但又必須以此兵力完成攻占武漢的重大任務。第六師團素稱精銳,官兵勇敢善戰,因此希望第六師團承擔起單獨攻打江北的重任。軍部已經準備配屬重炮聯隊給你們以增強戰鬥力。”

“請司令官放心,本職以生命保證堅決完成任務!”第六師團長稻葉四郎被岡村幾句話煽動得極度興奮,坐下的時候頗為自負地掃了在座的其他師團長幾眼。

四周一片沉寂,沉寂中透露了不滿。

最不痛快的要數第一0六師團長吉住良輔了。第一0六師團和第六師團同來自九州,又同在一個軍中,卻落得了日本第一弱師團的壞名聲。那也怪不了他,一0六師團是臨時組建,各部隊長都是從其他部隊征集而來,彼此不了解,士兵多為老兵,紀律渙散,不聽指揮,當官的又拿這些人沒辦法。

波田支隊長波田重一也有些忿忿不平。波田支隊也來自南九州,武漢前哨戰以來一直衝鋒陷陣在先,憑什麼第六師團獨享此殊榮?

岡村寧次看出了眾將官的不滿情緒,便板起臉,嚴厲地說道:“行軍作戰,貴在團結協作。彼此心心相連,結成堅強的鎖鏈。此次攻占武漢,各部隊應精誠團結和相互協助,完成帝國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