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嶽布反八字陣(3 / 3)

此後的薛嶽緊隨蔣介石屠殺共產黨人,多次參加對紅軍的圍剿,雙手沾滿了共產黨人的鮮血。

抗日戰爭爆發後,薛嶽指揮部隊在上海、南京、河南一帶抗擊日軍。薛嶽打共產黨不含糊,打日本人也不含糊。

此刻,滿腹韜略的薛嶽將軍將7個軍的兵力,埋伏在德安、瑞昌、廬山地區和山嶽叢林地帶,擺下個反八字形陣勢,等待岡村寧茨的第十一軍“前來送死”。

薛嶽說:“我這個反八字形陣勢,如袋捕鼠,又如飛剪,敵犯右則中左應,犯左則中右應。敵若鑽進來,就很難逃出去。”

躊躇滿誌的薛嶽又要大幹一場了。

1938年8月初,日軍第一0六師團全部,從九江沿南潯路南下,企圖進攻南昌。當他們進抵廬山西麓馬回嶺附近,突然炮聲轟轟,槍聲大作。

第一0六師團陷入了薛嶽兵團的重重包圍之中,薛嶽嚴令守衛主陣地的部隊,不許後退一步,否則軍法從事!

南潯路作戰是武漢保衛戰開始以來打得最為酷烈的一次戰鬥,著名的旅遊勝地廬山被硝煙籠罩,中國軍隊在薛嶽將軍的指揮下,奮勇殺敵,驕橫無比的日本侵略者陷入了絕境,難以自拔。

金官橋主陣地的國軍打得十分堅強,日軍從8月3日起,步兵、炮兵、戰車、空軍聯合進攻,並施放毒氣,戰鬥異常激烈。日軍屢挫屢起,鍥而不舍。國軍陣地,屢失屢得常達數次。像這樣來回拉鋸,打了1個月,大小數十戰,日軍傷亡慘重,其第一一三聯隊長田中大佐、第一四五聯隊長吉川大佐均於此役陣亡。國軍傷亡亦不次於日軍。當時有人說:“死守廬山”就是“廬山守死”。但第一兵團不聽這種聲音,堅持非死守不可。

金官橋之戰,敵用飛機大炮猛烈轟擊,國軍陣地工事多被摧毀,山上煙火彌漫,第五十七旅旅長莊文樞被炸傷……敵多次衝鋒肉搏,國軍官兵英勇反擊,陣地失而複得,形成拉鋸,雙方死傷均重……守在陣地的官兵因白天送不上夥食,隻能吃晚上送來的餿飯和生水,有時隻得餓著肚子戰鬥。如此4天,山上山下及稻田中,雙方遺屍及武器很多,咫尺之距,雙方都為爭奪遺屍和武器而增加傷亡。時值盛夏酷暑,陣地上臭氣刺鼻令人嘔吐……從所獲得敵遺屍的日記中看到:“幾次進攻中,廬山上的迫擊炮彈如雨點般從天而降,皇軍大受威脅,死傷可怕。……八月中旬,我們轉移以雞窩嶺陣地,利用夜暗派小部隊下山襲擊運輸部隊,炸毀了一些槍枝、糧彈、醫藥等,並發現許多屍體。”日軍官兵作戰死亡,屍體不能當場搶回的,切下手掌以代全屍……8月27日,國軍打了一個勝仗,從所獲戰利品中證明,當麵之敵為第一0六師團渡邊旅團之騰田聯隊。有個專科學校畢業的敵兵在日記中寫道:“廬山是支那名勝之地,‘難見廬山真麵目’,名不虛傳,皇軍在此遭到支那軍精銳部隊第十九師的堅強抵抗,前所未有的激戰,中隊、小隊長死亡很多,戰鬥仍在艱苦進行,與家人團聚的希望是困難的。”戰至8月中旬,薛嶽利用他巧布的反八字陣令日軍第一0六師團屢遭挫折,一籌莫展,整個師團的中小隊長傷亡盡半數,戰鬥力和士氣大為低落。

美麗的廬山,日軍的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