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鎮要塞大戰
右兵團上上下下盡了力,廣濟還是沒保住,小小的廣濟縣城也許算不了什麼,抗戰以來,中國人丟掉的地盤太多了。
但是,廣濟失守嚴重影響到田家鎮要塞的安全。
早在8月6日,即黃梅失守之後,蔣介石就為田家鎮要塞的安全問題而處心積慮了,他站在巨幅軍用地圖前,目光炯炯盯著田家鎮三個不大不小的黑字,愣了很長時間。然後,喚過機要秘書,口述了一份限四小時到的電文。
電報發給了守衛要塞的李延年、霍揆彰等人。李延年是第二軍軍長、田北要塞指揮官;霍揆彰是第五十四軍軍長、田南要塞指揮官。當時李延年部歸第九戰區所轄,日軍進攻開始後,為作戰便利起見,軍委會將李延軍第二軍又劃歸第五戰區指揮。
如果說安慶、馬當等地為武漢的門戶或者屏障的話,那麼田家鎮要塞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它們。這個沿江要塞中最堅固、最大的堡壘,與富池口要塞夾江對峙,共扼長江水路。為了保衛這兩個要塞,尤其是田家鎮要塞,北岸的黃梅、廣濟,南岸的瑞陽,均有重兵把守。要塞丟失之前,強大的日本海軍雖橫行江中,由於其陸軍未能突破兩要塞側背的陸上陣地,仍無法越過這道堅固的封鎖線。
蔣介石很清楚,要想保住武漢,必須先保住田家鎮要塞,所以,1938年8、9月份,盡管大別山、鄂贛邊兩大戰場打得難分難解分,不斷有喪師失地的戰報來,讓蔣介石坐臥不寧,但是,最讓他傷腦筋的,也許就是田家鎮要塞的命運了。
8月28日,蔣介石又致電部長徐永昌發布駐防命令。
駐浙江、江蘇、安徽的中國軍隊按蔣介石的指示按時向周圍的日軍展開了攻勢,但起到的牽製力到底有多大,已沒必要證實,無論如何,日軍是要進攻田家鎮的。
9月初以前,田家鎮要塞暫時平靜了一段時間,除了偶爾有日機前來轟炸,日本海軍艦艇遠遠地打一陣子炮以外,沒發生大的戰鬥。
江水滔滔流淌,衝擊著堤岸。供給船隔三岔五從武漢運來彈藥和給養,守軍在陣地上穿行,他們神情嚴峻,汗水浸透了衣衫。
這一仗是無法避免的,誰都明白這一點。
9月6日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廣濟一丟,田家鎮要塞側背受敵,隆隆的槍炮聲越來越近。
令蔣介石牽腸掛肚的事情就要來臨了。這是遲早的問題。
在田家鎮要塞,中國軍隊以第二軍李延年的兩個師為主,第八十六軍何知重的兩個師及第二十六軍肖之楚的兩個師協助。李延年為總指揮。
富池口南岸的陣地,由霍揆彰的第五十四軍負責。
9月16日,田家鎮要塞東麵的武穴告陷。
9月17日,第六師團及第三師團一部約一萬五千人從廣濟一帶南下,迂回攻擊田家鎮。
李延年軍長早就想到這一點,將第二軍主力部隊第九師布置於北麵,也就是敵人的主攻方向。北麵是沼澤地帶,但有一約3裏寬、7裏長的小丘陵,連接要塞核心陣地。小丘陵的北麵是鬆山,高地連棉起伏,為要塞北麵的依托,這裏是第九師的第二十六旅的主陣地。第五十七師則在要塞正麵和東麵陣地守備。
“一定要死守田家鎮!”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在電話中聲嘶力竭地喊道。八月酷暑,不穿衣服都冒汗,可陳誠一副標準軍人裝扮,軍帽、風紀扣、武裝帶,一絲不苟,任憑內衣早被汗水浸透,如萬千隻小蟲在撓癢他。此刻,他心裏清楚,田家鎮一日在握,武漢就多生存一日。
“堅持最後五分鍾”,我們常常聽人提及。
1938年9月18日,由於李玉堂第八軍、霍揆彰第五十四軍未能有效地起到牽製敵人、策應田家鎮作戰的作用,致使敵人傾其主力,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穿越湖沼地帶,向第二軍第五十七師正麵發動猛烈進攻。第五十二團前哨陣地被敵人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