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生活好比挖井,雖然直徑不大,可是能夠穿透許多層土壤。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堅持工作的好處就是在一個地方鑽探下去,正像打井,一直到發現了水源。這些源源而來的活水使我們終生享受不盡。在文學史上,許多有才能的作家總是寫他親手掘成的那口“井”,並不好高騖遠地去寫他們沒見過的海與大洋。同時,我們在一個崗位上越久,我們接觸到的這一部門的人物與事情也越多。假若我們能夠全麵地了解一個銀行,或一個農業合作社,我們所接觸到的該有多少人,多少事啊!因此,我們在一個固定的崗位上堅持下去,我們就會全麵地去了解這一個單位的一切,就有用不完的寫作資料。請細細考慮一下吧,是這麼深入了解一個單位的全麵生活好呢,還是今天到這裏,明天到那裏,浮光掠影地去體驗生活好呢?
這並不是說,我們應該永遠死守據點,不離家門一步。絕對不是!我們需要看看祖國的高山大川,祖國百廢俱興的建設,領導祖國建設的偉大人物,使我們更認識祖國,更熱愛祖國,以期把我們所寫的一個地方的事物和祖國建設的整體聯係起來,從一個地方的一個人物或一件事情看出社會主義建設的幸福遠景。深入一種生活並非與世離絕,孤立起來,像魯賓遜那樣。事實上,魯賓遜的孤立不倚,克服困難,正是那一時期的侵略征服、稱王稱霸的那種野心的正確反映。參觀、遊覽等等,在我們的社會裏是沒有多大困難的。我們的日益增多的出版物,隨時布置的政治、學術和時事的報告等等,也都給我們許多吸收知識的方便與機會。我們應當盡量利用這些方便與機會。我們一方麵要固守據點,深入生活;另一方麵也要博聞廣見,知道世界大勢,了解時代精神。我們所寫的一段小故事,不但足以教育中國人民,而且也能啟發世界人民,教他們看出我們的生活改變是符合真理與人民利益的。
政治熱情是文藝創作的最大的鼓舞力量。我們必須時刻關心國事,用我們的筆配合祖國建設日新月異的進步與發展。在我們的社會裏,不關心政治的人必然會落後。進步的應當表揚,落後的應當批判。假若我們自己不關心政治,不參加革命鬥爭,我們就無從歌頌,也無從批判,我們的作品便可有可無。我們不需要可有可無的作品。政治與藝術的結合,隻有在我們的社會裏才極其密切。這是我們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藝的一個特征。這種密切結合很難從古典主義作品裏找到最好的範本。這須由我們去創造。這是我們的光榮!在今天還主張為藝術而藝術的人是沒有創造勇氣、設法逃避現實的懦夫。
不是為藝術而藝術,而是熱愛生活,才能使我們的筆端迸出生命的火花,燃起革命的火焰。生活是五光十色,萬紫千紅的。設若我們隻了解某一方麵的生活,而不把它與時代潮流結合起來,我們的作品就必然不會光芒四射。不熱愛生活,生活便受了局限,作品內容也便受了局限。就是專從文學技巧上說,也隻有熱愛生活,我們才能夠使語言不至於幹巴巴的,令人難過。語言的豐富源於生活的豐富。盡管我們要寫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我們也需要多少多少生活知識;這才能夠作到:雖然花樣不多,而朵朵都是玫瑰!在適當的地方,我們的文字中需要精辟的比喻,不能長篇大套都是幹巴巴的敘述。比喻是生活知識的精巧的聯想。在生活中沒有仔細的觀察,廣泛的注意,這種聯想便無從得來。“雲想衣裳花想容”和“露似珍珠月似弓”等等比喻,雖然已不新穎,可是至今還留在我們的口中,這便證明我們喜愛這種聯想。它證實了作家有很高的觀察力與想象力,它使我們看見了永難忘記的形象。因此,一個作家而對美術、音樂、舞蹈、足球和“草木之名”等等發生興趣,絕不是多此一舉。我們應當生龍活虎地活著,不該呆如木雞。熱愛生活,多才多藝,我們才能有豐富的生活知識,使我們的作品內容,以及文字,都充實生動,不至於顯出聲嘶力竭的窘態來。
四提高思想,注意理論在我們的社會裏,人人需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思想,毛澤東同誌的著作。
作家們需要比別人學習的更多,因為一來是:假若我們沒有這個思想基礎,我們就不會科學地去分析眼前的錯綜複雜的現象,找不到真理;二來是假若我們找不到真理,我們便沒法通過具體的形象和生動的故事,傳播真理。追求真理與傳播真理是作家責無旁貸的任務。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是我們的光榮!
假若我們放棄追求真理、傳播真理的責任,而隻以技巧支持著文藝,盡管嘔盡心血,我們也不過隻能寫出有技巧的八股而已——讀起來很好聽,裏邊卻沒有任何思想內容。技巧與思想相得益彰,而不是對立的。
思想不是我們自己生活上的點綴,也不是我們作品中的點綴。學習一點就差不多了的想法是自欺欺人的。過去編寫民間戲曲的有個“竅門”:“戲不夠,神仙湊。”公子落難實在無法救出來,便忽然來一陣仙風,把他救走。我們今天難道也還那麼偷懶取巧麼?即使我們利用的不是神仙,而是掌握原則的老幹部也不行啊!可是,這個現象的確存在。看吧,頗有一些話劇,到正麵人物一出來,觀眾們便戴上帽子了。觀眾們知道,老幹部一出來,說幾句有原則的話語,一切問題便都解決了。這樣的點綴點綴一定算不了有思想性!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是堅定我們自己,與敵人作鬥爭的武器!
上述的例子還可以說明:言行必須一致。我們應當怎麼認識,怎麼行動。革命思想的實踐成為革命行動。沒有這種實踐,思想便隻是點綴,而“戲不夠”就須“幹部湊”了。我們學習到的思想若是無補於我們的行動,那些思想便不能化為血液,貫串全身,使崇高的思想變為崇高的品質。這樣,我們學習到的思想便永遠是點綴,無益於我們自己,也無益於我們的作品。反之,思想由實踐而表現到行動上去,我們才能有高度的政治熱情,的確以追求真理,傳播真理為己任,才能創造出具有高度思想性的作品。我們應該是擁護真理,從鬥爭中尋求真理的百折不撓的戰士,以文藝作品鼓動人民的革命鬥爭熱情,而不是為個人的名利,仗著一些技巧,寫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我們在日常行動上若是敵我分清,有憎有愛,我們才能寫出劃清敵我界限,明辨是非的作品。
談到文藝理論,它也不是和創作對立的。理論指導創作,使我們提高。在我年輕的時候,我看不起文藝理論。我以為隻要寫出作品,便盡到作家的責任,理論與我有什麼相幹呢?結果,我寫了不少,可是都立不住腳,都相差無幾,沒有顯然的進步。我盲目生產!創作應該是最清醒的,閉著眼亂寫怎能成功呢?
我既不注意理論,也就不大知道時代的文藝趨向。隨便拿到一本古典作品便視如珍寶,也想照樣寫那麼一本。我心裏說,隻要我寫出可以媲美古人的東西,就可以傳之不朽。這樣心理便使我盲目崇拜古人,而忘了我是生在今天,我的作品應當為今天服務。我落在了現實的後邊。時代是前進的,而我的作品,因為忽略了當前的文藝方向,卻往往扯住時代的腿。在思想上,作家應當是先知先覺,我卻有些不知不覺,麻木不仁了。
因為對文藝理論不感興趣,我也不大接受批評。我的最厲害的法寶是:“我寫的不好啊?你來寫!”事實上呢,批評者並沒因此而敗下陣去,吃虧的反倒是我自己。一個嚴肅的,以傳達真理為己任的作家,一定樂於接受批評,鞭策自己不斷進步。
今天,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文藝理論,給一切進步作家指出明確的方向與創作方法。在這理論的指導與鼓舞下,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看到了一種新興文藝,使他們看到社會主義建設的新英雄人物,與倡導保衛世界和平、爭取人類平等自由的詩歌與其他作品。這些作品給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指出並證實:社會主義的確是人類的良心。在這種理論指導下,連文藝體裁也須煥然一新。我們今天的抒情詩、諷刺劇與傳記等體裁,都須有別於古典的寫法。這使我們多麼興奮啊!我們須創造新的形式與新的技巧,前無古人。我們向古典文藝學習的是如何深入生活,洞察世態,是熱愛人民,熱愛祖國,大膽地揭發醜惡,熱情地歌頌光明。至於形式,因為我們有了社會主義的內容就不便機械地因循摹仿。我們繼承民族傳統,不是因襲,而是使它發展。
我們不但連文藝形式都須有所創造,我們還該大膽地樹立自己的風格手法,自成流派!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文藝創作在內容上,在形式與風格上,都是要豐富多采的。
同誌們,能在這裏作這個報告,使我感到驕傲!在我麵前的是幾百位文藝青年生力軍,這證明作家隊伍的壯大已是事實。繼續努力吧,同誌們,讓我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都以最多的勞動,最艱苦的學習,最謙誠的態度,去創作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豐富建設社會主義的六億人民的文化生活吧!讓我們的老作家與青年作家親密地攜手前進,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批評,使我們的文藝戰線日益堅強,一齊創作出無愧於毛澤東時代的作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