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天馬行空的神話傳說(上、下冊);

第30卷絕唱天宇的中國詩歌(上、下冊);

第31卷膾炙人口的中國詞賦(上、下冊);

第32卷千古流傳的民間文學(上、下冊);

第33卷龍飛鳳舞的中國書法(上、下冊);

第34卷絢麗多彩的中國繪畫(上、下冊);

第35卷凝固不朽的中國雕塑(上、下冊);

第36卷蜚聲中外的中國建築(上、下冊);

第37卷低徊狂放的中國音樂(上、下冊);

第38卷搖曳多姿的中國舞蹈(上、下冊);

第39卷異彩紛呈的民間藝術(上、下冊);

第40卷美輪美奐的中國戲劇(上、下冊);

第41卷妙趣橫生的藝壇典故(上、下冊);

第42卷彪炳史冊的古代典籍(上、下冊);

第43卷震聾發聵的思想文化(上、下冊);

第44卷渾厚深沉的中國哲學(上、下冊);

第45卷定格曆史的史學名著(上、下冊);

第46卷百花齊放的古代教育(上、下冊);

第47卷風格迥異的古代民族(上、下冊);

第48卷遐邇聞名的巨商名賈(上、下冊);

第49卷傳誦千古的曆史掌故(上、下冊);

第50卷撲朔迷離的千古奇案(上、下冊)。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曆史使人明智。”曆史的經驗是前人付出巨大的代價才總結出來的。曆史經驗包蘊著發人深思的哲理。要深刻地了解現實,理智地麵對將來,就應當自覺地回顧曆史。現代人隻有了解曆史,才能感受曆史啟迪現實的無窮魅力。惟有從曆史經驗這裏感知雜亂紛紜的現實,才能體會曆史智慧的美感與簡潔感。

這種由曆史引發的智慧、魅力與美感,對豐富一個人的生命內涵,提升一個人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素質的基本內涵應該是人文素質。一個人的人文素質是由他所屬的民族幾千年文化創造的基因,積澱在他的血液和靈魂中形成的。人文教育以文史哲為主體,對人的素質提高具有特別的價值,而中國曆史恰恰正是文史哲三位一體的糅合和載體。隻有了解了中國的曆史,才能樹立民族自信心,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才能以他們的不斷傳承和新的創造,繼續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在共同的血脈上發展起來的13億中國人和5000萬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應有這樣的共識,都應當承擔這樣的責任。

《話說中國》叢書把傳統的教育和未來的展望有機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引導當代中國人順應悠久古老的中華文明融注世界發展的現代潮流。

由於叢書篇幅宏大,編寫時間又較為倉促,書中難免存在各種疏虞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朋友們批評指正。

《話說中國》叢書編委會

200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