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元老爺就去監察禦史家裏,說願意成親。”

“我能理解。”毛氏說道,“這兩個男人的心情,我都能理解。”

毛氏性格溫和,夫妻倆過著和睦的日子。他們忍耐著饑腸轆轆之苦,互相扶持,共渡難關。

元好問對毛氏很和善。但毛氏能敏銳地感覺到他倆之間存在著一層非常細微的隔閡——無法用語言描述的,隻能在內心深處體會到的隔閡。開始,她覺得無法理解,直到聽了王勉妻子訴說完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才恍然大悟。

金國皇帝寧甲速(即完顏守緒,後來諡號為“哀宗”)按計劃逃出汴京,來到歸德府,籌措軍糧。然後從曹縣渡過黃河,打算進入還沒落入蒙古之手的衛州 。然而,衛州城門卻緊緊地關閉著——城中百姓早就從難民口中聽說了皇帝的軍隊沿途掠奪之事,因此他們給守城的官吏們施壓,嚴禁打開城門。可悲的是,堂堂一國皇帝,竟然連自己的城池都進不去,隻得在城外宿營。

蒙古軍得到消息後,向衛州城進軍。統帥由勇將史天澤擔任。在白公廟之戰中,金軍大敗。皇帝僅率七騎隨從倉皇而逃,渡過黃河,重新回到歸德府來。

金軍已經全軍覆沒,不能指望從外部援救汴京了。

金國皇帝暗中派人潛入汴京城內,命令其將皇後等人接到歸德府。

皇後一行逃到汴京城外,卻無法突破蒙古軍的重重封鎖,隻得又退回了汴京城內。

希望破滅了。

皇帝想派人接走皇後之事,很快就在汴京城中傳得沸沸揚揚。饑餓的百姓們更加慌亂了。

人心不穩之際,正是野心家蠢蠢欲動之時。

汴京的西麵元帥崔立發動兵變,殺死了丞相、禦史大夫等高官,自封為太師、軍馬都元帥、尚書令和鄭王,並將親信都安排在重要位置上,以鞏固自己的地位。

當然,光這樣並不足以確保權力穩固,還需要獲得圍城蒙古軍的承認。於是,崔立著手準備投降事宜。他從城中強行搜刮了許多金銀財寶,拿出其中一部分獻給蒙古軍統帥速不台;並把滯留在城中的太後、皇後以及其他皇族五百多人都送進了蒙古軍營,速不台將男人全部殺掉,然後把太後、皇後、嬪妃等女人送到蒙古都城哈拉和林。

因為金國朝廷的高官遭到崔立的肅清,職位多有空缺,元好問作為尚書省左司員外郎、翰林知製誥留在了京中待命。

當時,毛氏正在鄉下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