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疆宣布和平起義
鄧力群赴新疆爭取和平起義
1949年8月26日,西北野戰軍一舉攻下了蘭州,於是,解放軍一野第二兵團便開始了沿蘭新公路的西進行動,直指新疆。
就在解放軍逼近新疆大門時,在毛澤東主席直接部署下,提出了和平解放新疆的主張,並委派鄧力群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前往新疆,為爭取新疆和平起義工作。
8月15日,鄧力群剛剛到達伊寧,在蘇聯駐伊寧領事阿裏斯托夫陪同下,就立刻與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臨時政府領導和新疆聯合政府副主席阿合買提江、民族軍司令伊斯哈克拜克和聯合政府副秘書長阿巴索夫進行接觸和會談,受到他們熱烈歡迎。他們商定在伊寧開設代號為“力群”電台,以便隨時與中共中央保持聯係。
新疆和平起義關鍵在於陶峙嶽、包爾漢等國民黨愛國人士政治態度的轉變。於是,在9月16日上午,鄧力群在包爾漢家裏第一次與陶峙嶽見麵。一陣客氣和寒暄之後,鄧力群轉達了中共毛澤東主席和張治中對他們的問候和關注,並轉交了張治中給他們的電報。
對於鄧力群的到來,陶峙嶽、包爾漢心知肚明,而且很早就盼望著中共和他們進行聯係,所以顯得有些興奮,但興奮裏也帶著猶豫和顧慮。
鄧力群表明了毛澤東主席的看法和中共對新疆問題的主張,當時陶峙嶽、包爾漢表示接受中共中央提出的八項和平條件,走和平起義的道路。接著,陶峙嶽向鄧力群陳述了和平解放新疆的具體意見,並報告了軍方和平起義的準備情況。包爾漢也向鄧力群報告了省政府方麵關於和平起義準備工作的進展情況。鄧力群對他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給他們以鼓勵。
不過,陶峙嶽、包爾漢依然有很多顧慮,舉行和平起義絕非是件容易事情,將要麵對各方麵的阻力。
對於兩人的顧慮,鄧力群早有察覺,就這些問題詢問了他們,試圖堅定兩人和平起義的信心。
就這樣,陶峙嶽、包爾漢就詳細對鄧力群訴說了他們所麵臨的種種困難和阻力。
包爾漢說道:“蘭州雖然解放了,但馬呈祥、葉成等人還不死心,對馬步芳、蔣介石還抱有幻想。”
陶峙嶽繼續說:“蔣介石像一個鉤魂幡,在時時鉤著馬呈祥等人。葉成還時不時收到胡宗南命他抵抗到底的電報。我們已經對他們做了大量工作,等廣州運薪餉的飛機一到,他們就乘飛機離開,把兵權交出來。”
鄧力群帶著自己的擔心問道:“如果飛機不來呢?”
陶峙嶽肯定地說:“會來的,會來的!”
鄧力群說:“我大軍西進時刻表是不會因他們而改變的,希望陶將軍抓緊做他們的轉化工作,並希望盡快派代表到蘭州,與我軍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將軍談判。”
之後他們就起義的具體事宜進行了商談。鄧力群很久才離開包爾漢的家,並在臨走的時候繼續囑托他們,說中共和毛澤東主席對他們很信任,期待著和平起義取得成功!兩人再次感謝中共對自己的信任,說一定會盡力去做的,並說馬上會派代表到蘭州談判。
事實上,鄧力群到達迪化,對新疆主和派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同時,新疆和平起義的各項工作,由於可以通過鄧力群得到中共中央的直接指示而變得更加有序了。陶峙嶽、包爾漢等,關於和平起義工作的一些計劃都直接向鄧力群彙報,並通過他同中共中央聯係。從此,中共中央一方麵進一步勸說在北平的張治中,並通過他做好國民黨新疆軍政首腦的工作,另一方麵通過鄧力群直接領導新疆的和平解放工作。
與此同時,西北人民解放軍在對西北國民黨軍進行軍事打擊的同時,也加強了和平解放新疆的準備工作。
至此,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正確領導下,以及在解放軍西北戰場取得的輝煌戰果和國民黨政府迅速瓦解和崩潰的條件下,並在張治中和陶峙嶽、包爾漢等國民黨愛國人士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新疆正一步步走向解放,另外鄧力群更是在這次行動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張治中致電陶峙嶽、包爾漢
1949年9月18日張治中見過毛澤東以後,帶著對新疆和平解放的熱切期盼,按照毛澤東的囑托連夜給陶峙嶽、包爾漢寫了一份電報。
張治中很快把電報寫好了,送給毛澤東主席審閱。毛澤東看後對張治中的支持和幫助表示由衷感謝。張治中電報於9月10日發了出去,電文如下:
迪化陶副長官岷毓兄、包主席爾漢兄:
自接辰真電後,以西北人事更動,又因時機未至,故未再通訊。治於六月二十六日發表聲明,由北平新華社播出,諒已接悉。今全局演進至此,大勢已定;且蘭州解放,新省孤懸,兄等為革命大義,為新省和平計,亦即為全省人民及全體官兵利害計,亟應及時表明態度,正式宣布與廣州政府斷絕關係,歸向人民民主陣營。在中央人民政府未成立前,接受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之領導。治深知毛主席對新省各族人民、全體官兵、軍政幹部,常有關切,必有妥善與滿意之處理。治已應邀參加即將召開之新政協會議,並承毛主席麵商希望治能返新一行。當允如有必要,願聽吩咐。
甚望兄等當機立斷,排除一切困難與顧慮。采取嚴密部署、果敢行動,則所保全者多,所貢獻者亦大。至對各軍師長或有關軍政幹部,如有必要,盼用治名義代擬文電,使皆了解接受。紹周、孟純、經文諸同誌均致意。兄意如何?
盼即電複
張治中
9月11日,張治中放心不下,就有關問題和自己的一些顧慮又單獨給陶峙嶽發了一份電報:
迪化陶副長官岷毓兄:
申灰電計達。茲治思及下列各點,特再電商:
(一)馬子香父子(就是馬步芳父子)及其殘餘部隊現在何處?其與黃祖勳、周嘉彬兩軍之關係位置如何?
(二)馬呈祥態度如何?子香對其有所揭示否?如其形跡可疑,兄將如何應付?治意能予以開導說服最好,否則可調移該部駐焉耆、輪台,而以鍾祖蔭師調吐、鄯、托一帶,令其安心以待,從長計議,不使其反抗為宜。
(三)現知黃、周兩軍在河西,王治岐軍是否亦西撤?兄已否派員前往聯絡?必要時可以治名義代擬電文,即令該三軍今後行動應悉聽兄之命令。如其已與青海馬部隔離,最好以掩護東疆、阻止馬部入新之目的控置於張掖、酒泉、玉門一帶如何?
(四)在駐新將領中,過去受片麵宣傳之蒙蔽,難免有不明大勢,執迷不悟或囿於派係感情作用者,盼告以治與大家患難相共,如能接受命令,治甚顧負道義上之責任,決不使大家再走錯路,蒙受犧牲。但倘有一二頑固到底無法挽救者,似宜先予調換,以免優容僨事。
(五)省內保守一派,數年來呈多方控製,並加教育疏導,但其潛在勢力,仍不可忽視。尤其維、哈兩族中,懼蘇懼共之心理時有流露,可否以治與兄名義發表文告,說明中共現所奉行者,既非共產主義,亦非社會主義,而為新民主主義,亦即與三民主義之基本要旨相符合。特別對少數民族采取平等團結,並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之政策,新省對中央關係雖轉變,而新省施政綱領所揭和平、民主、統一、團結之既定政策,絕無改變,以祛其疑懼之心。並盼與包主席邀約色以提、烏邁爾、堯樂博士、麥斯武德、伊敏、賈裏木漢等到迪,分別予以開導,期共了解,藉免障礙。
(六)對伊萬之聯絡,此時似不可少,不知已進行否?最好仍請蘇領居間保持接觸。
(七)此事對英、美外交人員,事先應極端秘密,事後可予以保護,維持適當國際慣例之待遇。
(八)軍糧冬服及各項經費籌備如何?為念!盼與包主席洽商,暫時隻有在省內設法,一俟東西交通恢複,必有解決之方。在過渡期間,困難自所難免,此當時予關注者。
(九)據悉中蘇在新省貿易及經濟協定雙方業已同意,但廣州政府不允簽訂,固可遺憾,不過新的中央政府在下月即可成立,預料蘇聯將首先承認,而各項協定,當可繼續商談簽訂,經濟狀況,將必改觀。以上各項,均治思慮所及,舉以商詢。深信兄對此一適應時代保全軍民之革命行動,必已考慮周到,部署嚴密,使能穩健也順利地完成也。
臨電馳係,佇候佳音。
張治中
9月16日上午,鄧力群在包爾漢的家中,轉交了張治中9月10日寫給他們二人的信。
看了這份電報的內容後,陶峙嶽、包爾漢覺得電報的政策性很強,料想是經過毛澤東主席同意後才發來的,這讓他們感覺到,中共和毛澤東主席對他們的信任和肯定。
陶峙嶽、包爾漢看完電報後很受感動,更加增強了舉行和平起義的決心和信心。因為背後有中國共產黨的支持,他們便可以放心實施自己的計劃了。
消除和平起義的障礙
在張治中發給陶峙嶽的電報中,他曾提到了自己的很多顧慮和囑托,這些顧慮不是沒有原因的。在他看來,國民黨內部派別混亂,而駐新疆的國民黨軍隊同樣由不同的派別所控製,所以要想讓新疆的和平起義取得成功,麵臨的阻力是很大的。
事實上,國民黨駐新疆的部隊,存在著兩個軍事係統,第一個就是青海馬家係統,另一個就是胡宗南係統。陶峙嶽雖然是新疆駐軍的最高領導者,可他能夠直接領導的國民黨軍隊隻有四分之一,其他大部分軍隊都控製在馬、胡嫡係的馬呈祥、葉成、羅恕人等人手中,而這些人都是些頑固分子,很難接受陶峙嶽的領導,更難接受和平起義的主張。
陶峙嶽不屬於任何一個軍事係統,也和他們的交情不太深,因而陶峙嶽對許多事情隻能小心翼翼。這些人他都不敢得罪,對他們的一些事情也是睜隻眼,閉隻眼,顯得很無奈的樣子。
當時,胡宗南係統下的整編七十八師師長和一七九旅旅長、軍統特務羅恕人,控製著除馬呈祥部之外的全部北疆國民黨軍的作戰兵力。而騎五軍軍長馬呈祥,是馬步芳的外甥。他所控製的這支騎兵部隊帶有濃厚的封建、宗教色彩,甚至顯得反動而頑固。
由於這些派別掌握著國民黨軍隊的實權,所以,葉、羅、馬三人,憑借手中的兵權,時刻準備著分裂活動,逆曆史潮流而動,試圖阻止陶峙嶽舉行和平起義。陶峙嶽在和鄧力群會麵之前就多次勸說葉、羅、馬等人,希望他們審時度勢,分清利害關係,要以民族利益為重,能夠為新疆的和平解放給予理解和支持。
在新疆和平起義漸漸明朗化的時候,陶峙嶽對葉、羅、馬三人又進行耐心的勸說:“如果我們到了既不能戰,又不能和的地步,那可是進退兩難啊,到時候必然會走投無路,新疆人民不會寬恕我們的,曆史更不會原諒我們,那又何苦呢?至於我個人的生死榮辱,早已置之度外。何去何從,請大家選擇吧!”
但陶峙嶽如此誠懇的態度並沒有使葉、羅、馬的頑固心裏發生轉變,雖然國民黨馬上麵臨著崩潰的局麵,已經無法再主宰中國的命運了,但三人依然頑固不化,進行著最後的垂死掙紮。
雖說陶峙嶽在上次和鄧力群的會談中曾說,葉、羅、馬等廣州運薪餉的飛機一到,他們就乘飛機離開,把兵權交出來,但那隻不過是三人的幌子。事實上,他們暗中調兵遣將,實施他們的陰謀活動,並與胡宗南進行電報聯係。
1949年9月19日,胡宗南來電,命令葉成將新疆部隊轉移到南疆,並說明,如陶峙嶽不走或阻止撤離,可作斷然處置。葉成接到電後,連夜與羅恕人、馬呈祥陰謀協商,決定於20日子夜開始讓部隊進行轉移,準備行動前先秘密逮捕劉孟純、屈武、陶晉初,以此脅迫陶峙嶽隨部隊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