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不該絕叫戴笠
俗話說“天無二日,民無二王”。縣太爺聞報,大吃一驚:“狂徒竟敢如此囂張,這還了得!”但繼則思之,認為戴春風既然敢於私自成立政府,此人必有來頭。於是便驚驚慌慌的具文上報專員公署,請示應如何處置,專署又轉報到省裏,省政府下令給江山縣縣政府:“據報,江山縣狂民戴春風聚集匪眾三百餘人,經常四處搶掠,危害民眾。近日竟敢成立偽縣政府,實屬膽大妄為,目無國法。為了維護民眾生命財產之安全及國家綱常計,著令該縣政府立即組織力量進行剿滅,並將匪首戴春風捉拿歸案,依法究辦。其進剿情況如何,應迅速上報為要。此令。”
縣太爺接到省政府命令,不敢怠慢,立即著手辦理。命令縣國民兵團及保安隊,抽調約五百人的兵力,由國民兵團副團長帶隊,統一指揮,浩浩蕩蕩,直向峽口鎮戴春風的縣衙門撲去。
卻說戴春風的人馬都是二杆子出身,警惕性特別高,峽口鎮四周早已布置了嚴密警戒,隨時準備著應付突發的情況。當崗哨發現通往縣城的大路上,遠處塵土飛揚,黑壓壓的人流,有如長蛇陣般向這邊滾來時,立即飛報戴春風:“報告縣長,大事不好,縣裏派了大隊人馬,直朝這裏逼來,現在距這裏不過二三裏之遙。”
“好!知道了。”戴春風道,“我這就布置。你馬上返回崗位,繼續監視!”
“是!”崗哨轉身而去。
戴春風毫不遲疑,立即傳令所屬各就各位,作好戰鬥準備,以逸待勞,打擊來犯之敵。
戴春風親臨戰陣,密切注視敵情,親自指揮。當敵軍漸漸逼進,進入有效射程之內時,他大吼一聲:“弟兄們,衝呀!給我狠狠地打,叫他們有來無回!”
聽到命令,戴春風的隊伍“呼”地一聲一齊衝出村來。他們這些人勇敢異常,個個都象下山猛虎。“劈劈叭叭!”頓時槍聲大作,一片喊殺聲。
縣城裏來的隊伍雖然多了近一倍的兵力,但他們腳跟尚未站穩,更來不及展開陣勢,便遭到了猛烈的迎頭痛擊,於是,隊形大亂,紛紛四散逃命。就這樣,“唏哩嘩啦”垮了下去。這一仗大敗而歸,除留下了幾十具屍體和十幾條槍支之外,並未撿到絲毫便宜。
縣太爺聞報戰況,直氣得咬牙切齒,渾身顫抖!奈之如何?隻有如實上報而已。
一個星期之後,縣國民兵團經過休整和補充,專員公署又派了一個警察中隊,湊了足有兩個營的兵力,組成國民兵團,由縣太爺親自指揮,又一次來到了峽口鎮。
他們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因為上次是白天,目標大,導致失敗。這次改由晚上來,並且更換了指揮,增加了兵力,選擇了有利時機,預料出奇製勝,穩操勝券是絕對有把握的。
當縣部隊悄悄地來到村頭時,又被崗哨發現鳴槍報警。戴春風的隊伍早有準備,立即應戰,給以迎頭痛擊。這一幫人都是杆子出身,久經戰陣,不僅渾身是膽,而且槍法準確,戰術靈活,尤善於各自為戰,打得十分英勇頑強。縣裏的部隊雖在數量上超出對方兩倍,但由於平時養尊處優,既缺乏嚴格訓練,又無戰鬥經驗,加上地理不熟等原因,盡管他們的任務是主動攻擊,但隻有處處被動挨打的份兒。特別由於縣太爺是文弱書生出身,既不懂軍事常識,更不懂指揮藝術,戰鬥打響之後,精神緊張,驚慌失措,指揮失當,致使部隊陷於一片混亂之中。因此,交戰不到一個小時,又是“唏哩嘩啦”大敗而逃。不僅白白留下了幾十具屍體和槍支,而且由於縣太爺渾身篩糠,四肢癱軟,還差一點讓人家擄去。
戰報到了省裏,隻有挨一頓訓斥!
時隔半月,經過了一番充分準備之後,浙江省政府調派了一個保安團,共有四個營的兵力,深更夜靜,人不知鬼不覺,悄悄開到了江山縣峽口鎮。第一、二、三營分作三層,把一個峽口鎮圍得嚴嚴實實水泄不通,第四營留作預備隊。三層包圍圈兒循序漸進,步步緊縮,當接近村邊時,猛然一個衝鋒號令,發起了總攻擊。
在槍聲如爆豆似的響起時,戴春風的隊伍從夢中驚醒,倉促應戰,陷入了嚴重的被動局麵。保安團步步進逼,層層包圍,圈兒逐漸縮小,終於進到村裏,進到各個院落,以至展開了肉搏戰。戰鬥打得十分慘烈!雙方傷亡相當嚴重!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屍體,隨處都可以聽到受傷者的呻吟聲!
戴春風的隊伍盡管十分頑強,終因寡不敵眾,放棄了峽口鎮,四逃星散。戴春風他眼看大勢已去,堅持無望,便慌忙脫掉軍裝,迅速換上一身農民的粗布衣褲,抓一頂鬥笠朝頭上一戴,趁著慌亂之際,便溜出了峽口鎮。
戴春風逃出峽口鎮之後,真是急急如漏網之魚,惶惶如喪家之犬,他顧不得選擇路徑,急急忙忙一路小跑,一口氣奔出十多裏,眼看天色將明,他估計已經脫離了危險區,很想休息一下。當他剛剛在路邊坐定,兩張眼皮就象上了膠似的,再也張不開,他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