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隕落了。孫中山的得力助手、促成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第一功臣廖仲愷,被暴徒刺殺的噩耗迅速傳遍廣州,傳到祖國各地,革命人民無不悲痛。這天,在廣州的共產黨人周恩來、鄧中夏等趕赴醫院,表示沉痛的哀悼。周恩來緊緊地握著何香凝的手,沉痛地說:“廖先生一生苦鬥,革命為黨,犧牲為國,人民將永遠懷念他,請您節哀。”這親切的話語,似一股熱流,溫暖著她的心。
9月1日出殯那一天,有兩個身材魁梧的男人,扛著寫著“精神不死”四個大字的白布橫幅,走在行列的前頭。參加葬禮的有工人、農民、黃埔軍校的師生、一般市民等,隊伍排成長龍,從惠州會館一直排到沙河頂臨時墓地,有許多農民從中山縣、南海縣等地趕來參加。許多人都哭成了淚人兒,眼睛都哭腫了,有的悲痛得在廖仲愷靈柩前哭倒了。廣州市各界民眾20餘萬人出動,參加廖出喪行列,撫棺痛哭的第一人卻是蔣介石。他跺足捶胸,連哭帶叫:“廖黨代表是革命的擎天柱,反動派竟刺死他,真是罪大惡極!就是把全廣州人殺掉一半,也不能抵償這筆血債。”一路上,擠滿了參加葬禮的人,何香凝乘坐的車,在路上停了好幾次。參加省港罷工的工人們,扛著“廖先生奮鬥精神不死”、“我們要為廖先生複仇”的巨幅標語,沉痛地插在送葬隊伍中間,哭泣聲、哀樂聲混為一體,傳到迷茫的蒼穹。
不久,國民政府成立了有共產黨人周恩來、楊匏安等人參加的“廖案檢察委員會”。經查,出麵組織和收買凶手的有國民黨右派分子胡毅生、朱卓文、梁鴻楷、魏邦平等人,他們是利用香港英帝國主義者提供的資金收買刺客的。案發前,鄒魯、吳鐵城、許崇智等人多次在胡漢民家開會,“倒廖”之聲甚囂塵上。“廖案”案情在報紙上披露後,何香凝悲憤交加,怒不可遏。她寫了“精神不死”四個大字,貼在自家的門口上,以表示對國民黨右派分子的抗議。
事後,捉到一名被打傷的凶手,名叫陳順。周恩來親自主持審訊,從他身上搜出一張分錢單據,好似陳順行凶所得報酬。詢問之下,陳順招供:有人供賞幾十萬元打“猛人”。“猛人”者,廣東方言也,意即有名聲、有權勢之人。再問“猛人”是誰?答曰:“猛人是廖仲愷、譚平山。香港還有二百萬元打共產黨。”並進一步供出行刺廖仲愷之主謀朱卓文。
由此,查明主謀暗殺廖仲愷者,還有胡毅生、林直勉等五、六人。然而,通緝令發出後,除林直勉被捕,餘皆逃亡。林直勉被囚於廣州市公安局,很受掌管公安局的吳鐵城優待。
一天,蔣介石看到何香凝,開口便說:“廖案發生,吳鐵城是有責任的。因為我在廖案發生之前到公安局找過吳鐵城。我清楚地記得,我還對他說過:‘有人要暗殺廖先生,請你注意。’中央黨部本來應有警衛人員守衛,但那天卻恰恰沒有。而且這次朱卓文漏網沒有捉到,顯然是被人放走。放走朱卓文,吳鐵城是有份的。”
何香凝思索良久,指出吳鐵城確實可疑。
蔣介石陰陽怪氣問:“吳鐵城不好,李章達好嗎?”
李章達是廣東東莞人。同盟會會員,參加武昌起義、討袁運動,曾任孫中山警衛團團長、大元帥府參軍。1924年國民黨改組後,隨廖辦理黨務。抗日戰爭前,參加民族革命大同盟,組織全國各界救國會華南區總部,從事抗日救國活動。抗日戰爭開始後,參與籌組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委委員。
不久,蔣介石委任李章達做公安局長。李章達扣留了吳鐵城。可是,轉眼間吳鐵城又被蔣介石放走,李章達倒被蔣介石明令免職。
一天,汪精衛找到蔣介石,說是要同許崇智也成立一個處理廖案的特別委員會。蔣介石故做神秘,輕言細語咕噥:“我同老許是拜把兄弟,按理不該揭發他。可為了革命,為了替廖先生報仇,我就直說吧:外麵風傳,老許同廖案有關係啊。”
汪精衛驚得一退數步,連連說:“想不到。”
蔣介石撇下汪精衛,回到軍校,把臂纏黑紗的學生召攏:“現已查明,廖黨代表是被右派胡漢民所刺。他的同夥不是別人,就是徐宗知,立即出發包圍他們!同學們,誰殺死我們的黨代表,我們就要誰償命!”
學生們嘩然,舉臂如林,吼聲如雷,齊呼:“誰殺死我們的黨代表,我們就要誰償命!”
蔣介石另找人給學生鼓勁,自己鑽進汽車,一溜煙跑到胡漢民家,拉起他就跑:“快,到我家裏去躲。你暗殺廖仲愷的事發了,你可不能露麵。學生們要同你拚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