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文分清敵我友(1 / 3)

雄文分清敵我友

鬥爭的實踐把一個重大問題鮮明地提到共產黨人麵前:究竟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共產黨應該怎樣組織自己的階級陣線?許多共產黨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事實上,國共合作以來,圍繞著統一戰線內部爭奪領導權的激烈鬥爭,中國社會各階級、階層的代表人物都在登台亮相,或者讚成革命,或者反對革命,有的對革命采取一種遊移動搖的態度。中國社會階級關係的狀況,也被鬥爭的風雨衝刷得越來越清楚了。毛澤東正是在這種反對新老右派的鬥爭中,以及在從事工農革命實踐的鬥爭中,對中國社會複雜的階級關係看得更清楚了。由此形成了他關於中國革命一係列基本問題的係統認識。為了把這種認識在理論上作一總結,以參加當時全黨對這個問題的討論,毛澤東把這一認識行諸於文,1925年底,撰寫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文章一開頭,毛澤東就把分清敵友的重要性作為首要問題提了出來。他說,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分不清敵人與朋友,必不是個革命分子。中國革命亙三十年而成效甚少,就是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在軍隊中,未有他的向導領錯了路而可以打勝仗,在革命運動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這個革命可以不失敗。革命黨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就要首先分清楚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因此要分辨敵友,不可不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階級性、人數及其對於革命的態度,作一個正確的分析。毛澤東這樣尖銳而又語重心長地提出問題,正是對當時革命鬥爭實踐冷靜觀察的結果。

毛澤東認為,中國社會存在著大資產階級、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半無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五種人。這“五種人各有不同的經濟地位,各有不同的階級性,因此對於現代的革命,乃發生反革命,半反革命,對革命守中立,參加革命和為革命的主力軍種種不同的態度。”毛澤東首先從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入手,對各階級的政治態度展開了自己的分析。

他首先分析大資產階級。大資產階級包括買辦階級,即與外資有密切聯係的銀行家、商業家、工業家、大地主、官僚、軍閥,以及依附於這四種人的反動的知識階級。毛澤東指出,經濟落後半殖民地的中國,大資產階級完全是國際資產階級的附庸,其生存和發展的主要條件,完全依附於帝國主義。因此這一階級和國民革命反對帝國主義的目的完全不相容,始終站在帝國主義一邊,乃極端的反革命派。其人數大概占4億中國人中的1\/400,是民族革命運動的死敵。

對中產階級的分析,是毛澤東階級分析中十分精采的部分。中產階級包括華資銀行工商階級、小地主、許多高等知識分子等。毛澤東還指出,這裏的所謂銀行乃指小銀行及錢莊,工業乃指小規模的工廠,商業乃指國貨商。凡是大規模銀行工商業無不與外國資本有關係,隻能算入買辦階級內,中產階級的地位和政治態度是什麼呢?毛澤東分析說,這個階級的欲望是達到大資產階級,但在中國卻受到帝國主義的打擊和軍閥的壓迫而不能發展,因此他們有革命的要求。但是這個階級對民族革命采取的是矛盾的態度。當遭受外資打擊、軍閥壓迫感覺痛苦時,他們需要革命,讚成反帝反軍閥的革命運動。當革命有著本國無產階級的勇猛參加,有國際無產階級的援助,使他們走向大資產階級地位的欲望受到威脅時,他們又懷疑革命。因此,他們反對聯俄聯共,反對階級鬥爭。所謂“舉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國主義,舉起你的右手打倒共產黨”,活畫出這個階級的矛盾惶遽態度。

那麼,中產階級能夠一直在這矛盾狀態中討生活,走他們獨立發展的道路,實現他們一階級統治的國家嗎?毛澤東說,這是完全不行的。因為現在的世界問題是革命反革命兩大勢力作最後鬥爭的局麵。這兩大勢力豎起兩麵大旗:一麵是赤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國際高舉著,號召全世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階級集合於這麵旗幟之下;一麵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帝國主義的國際聯盟高舉著,號召全世界的反革命分子都集中於這麵旗幟之下。在這兩種大勢力麵前,一切中間階級,必然很快的分化,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沒有他們獨立的餘地。所以,中國的中產階級,以其本階級為主體的“獨立”革命思想,僅僅是一個幻想。中產階級中又有右翼和左翼之別。其右翼在感覺工農階級的威脅日甚時,一定會變為完全的反革命,和買辦階級做很好的夥伴,成為我們正麵的敵人。其左翼則在某種時候頗有革命性。但“除開少數曆史和環境都有特別情況的人”,仍包含危險成分,仍易於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