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節叛黨命歸西(2 / 2)

這次大搜捕,據查是《紅旗日報》交通唐虞(又名王掘夫、唐禹)告密。

向忠發之死,造成中共中央總書記空缺。誰來出任中共中央新的總書記呢?

六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三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向忠發已死,張國燾去鄂豫皖蘇區,留在上海的隻有周恩來。

留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除周恩來外,隻有王明和盧福坦。

看來,新的總書記,要在周恩來、王明和盧福坦三人中選擇。

最合適的人選,當然是周恩來。可是,他向來謙遜,更何況早已覺察王明咄咄逼人,野心勃勃,所以不願當。

最可能的人選,自然是王明。雖說此時米夫已經返回蘇聯,但米夫扶植王明上台之意在六屆四中全會上明明白白表露出來。王明本人也早想成為總書記。不過,當上總書記,務必留在國內領導中國共產黨。向忠發被捕才兩天就斃命——盡管他跪在地上向敵人求饒,也無濟於事,這不能不使王明顧慮重重。何況他有過被捕的經曆,嚐過鐵牢的滋味。就連營救他出獄的赤色職工國際駐上海代表、瑞士人牛蘭也在向忠發被捕前一周入獄。

這麼一來,周恩來不願當,王明不敢當,剩下的人選便是盧福坦了。

盧福坦此人,實在知名度太差,人們幾乎很少聽說過這一名字。

盧福坦卻十分“勇敢”,明確表示想當總書記!

盧福坦是何等人物?他是山東淄博市人,工人出身。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擔任中共青島市委書記、山東省委書記。1928年,他作為山東省代表,到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正遇上過份強調工人成份,於是他不僅被選為中央委員,而且成為政治局候補委員,一下子進入中共高層。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他成了政治局委員。

王明跟盧福坦沒有很深的關係,他不願讓此人出任總書記。他早已選好了接班人——博古!博古跟他一起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同為“二十八個布爾什維克”中的人物,回國後一起反對過立三路線,一起反對瞿秋白……博古成了他最親密、最可信任的夥伴。

不過,即便在米夫、王明控製的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博古也未能得以進入中央委員之列。博古在黨內的位比盧福坦要低得多。一下子使博古成為總書記,顯然不孚眾望。

王明的最後決策是讓總書記空缺,而指定博古負總的責任。這樣,一旦他有機會從蘇聯回國,他可以擔任總書記。

由王明提出,經共產國際東方部批準,新的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由六人組成,即博古、張聞天、盧福坦、李竹聲、康生、陳雲。其中常委三人,即博古、張聞天、盧福坦,由博古負責。

這麼一來,不是中共中央委員的博古和張聞天,一下子擢為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的常委,而且排名於原政治局委員盧福坦之前!

王明於同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節那天,趕到莫斯科,出任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代表。從此,他在那安全的“紅色保險箱”裏,和米夫一起遙控著中國共產黨。

就在王明離滬後一個月,暮色籠罩著上海灘,華燈初上,從海寧路與山西路交岔口的三家煙紙雜貨店裏,走出兩名男子,他們跳上兩輛人力車,直奔黃浦江畔的十六鋪碼頭。其中一個男子,穿對襟嗶嘰中式短上衣、藍色嗶嘰中式褲子,廣東工人模樣,車上放一隻手提箱。另一個男子為他送行,送他登上一艘小火輪。

那廣東工人模樣的男子,便是周恩來。他朝廣東汕頭進發,特意打扮成廣東工人。臨行時,鄧穎超在那雜貨鋪樓上。隻是為了不引人注目,沒有下樓送行。

周恩來奉中共中央之命,前往江西中央蘇區。這使命和中共中央派張國燾前往鄂豫皖蘇區一樣,是為了加強那裏的領導工作。周恩來取道汕頭,沿著一條秘密交通線進入江西。他一上船,一個綽號叫“小廣東”的地下交通員便跟他接上了頭。

死了向忠發,走了王明、張國燾、周恩來,留在上海的中共臨時中央,便由博古總負責,張聞天和盧福坦成為他的副手。

後來,博古於1933年1月19日進入江西中央蘇區,張聞天比他早幾天到達那裏,留在上海的中共臨時中央便由盧福擔任總負責。

盧福坦出任中共臨時中央總負責的時間非常短暫,隻有三個多月——因為在1931年4月(也有人說是二月,如中統特務莊祖方的回憶),他就落進了國民黨中統特務手中。

盧福坦叛變後,居然搖身一變,加入了國民黨中統特務組織,擔任中統徐州特區行動股股長,上海區情報行動股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