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次不是去讀書,不是工作調動去上任,而是去組織武裝暴動,危險於一身。環境的險惡,他把一切置之度外,連生命也要拋出去,還要什麼呢?他就搖著頭說:“什麼也不要,什麼也不帶。”
“那麼,你就放心地走吧!”
“你不要擔心,我去後,什麼也不要緊。分開後,你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他們這樣說著,這裏路上很安靜。月亮有時從雲縫裏探出頭來,把它皎潔的光輝灑在那連綿起伏的丘陵上。毛澤東看了四周一眼,發現他們已經到天王寺一帶了。他想起去年在這裏,隻是小小的鏟共隊要捉他,而現在是敵人全麵的反共了,想到這裏,他不禁十分警覺起來,當穿過一個斜坡時,毛岸英突然跑回來:“媽媽,前麵有人!”
他們抬頭望去,見山腳下有幾支電光在晃動。當下人聲嘈雜,有鐵器碰撞發出的響聲。毛澤東明白,這是敵人的清鄉隊在巡邏。他看了看四周,就選了一條林間小路,避開清鄉隊,繼續朝前走去。
走了一程,就看得見楊開慧家屋裏透出來的燈光。為了安全起見,毛澤東就把毛岸龍給了楊開慧,並輕聲叫毛岸英跟媽媽走。楊開慧抱著小兒子,用手拉著大兒子,直到看見毛澤東穿過土坡,走進板倉後山的鬆林,才動步走到自家門口來,喊開了正門。先幾天回來的楊老太太,為她安排好住處,就熄燈睡去了。孫嫂病了,沒有去驚動。等到一家人都安歇了,外麵沒有一點響動,楊開慧才悄悄打開後門,把毛澤東迎進屋裏。這是毛澤東的五次到板倉,也是最後一次。
在這不平靜的夜晚,在油燈下,一對親密的夫妻,在即將離別時,胸中湧著潮水。他們一起回憶著過去鬥爭的生活,談著麵臨的考驗,敘著未來的希望。他們的臉上,流露出異樣的光彩,對中國革命的未來,充滿了勝利的信心。但是,他們的前麵,臨著一條十分危險的路;為了跨過去,他們相互又囑咐著、祝福著。
雞叫三遍,分別的時候到了。毛澤東看了看睡得正香的三個孩子,吻過他們那稚氣的臉,對楊開慧凝視良久,眷戀之情油然而生,在楊開慧的催促下,毛澤東出了後門,爬上屋後山,拿過楊開慧為他準備的行李,緊緊捏著妻子的手,不再說什麼了。此時,無聲勝有聲。一日夫妻百日恩。毛澤東和楊開慧是七載恩愛、同甘苦共患難的夫妻,離別時兩人都感到是生死離別。過了好一會兒,毛澤東轉過身,抬動腳步,一個人穿過茂密的鬆林,從此別妻離子。
楊開慧站著,久久地望著丈夫離去的遠方。她和毛澤東結婚後,多次離別,現在離別的痛苦,又纏繞著她的心。她的思緒飛得很遠,為丈夫擔心:征途漫漫,關重險要,會有多少槍林彈雨在等待他。她,不禁眼眶潮濕,鼻子酸澀起來。她回過身,邁著沉重的步子,走下山來。
毛澤東心裏又何嚐不痛楚。在1923年他寫的《賀新郎》詞中,用“算人間知己吾與汝”這樣深情的詩句,表達他與楊開慧的親密關係,用“揮手從茲去”、“汽笛一聲腸已斷”來描寫他當時與楊開慧離別時的情景和心情。那一次在長沙的分別,不久後他們在上海團聚了。1925年在韶山的分別,年底在廣州他們又團聚了。現在的離別,卻不同於前兩次,是叛變了革命成為敵人的人,用罪惡的槍彈和帶血的刺刀,將他們又隔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