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周旋衝出牢籠(3 / 3)

張克俠打完電話轉過身來,何基灃已經向他張開手臂,二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這對自1919年考入保定軍官學校以來,就結下友誼的同窗好友,患難兄弟,以各自不平凡的經曆,向著真理和光明,曲曲折折地探索了三十年,如今,在曆史的交彙點上,他們勝利會合了!何基灃把起義時間和行動路線告訴張克俠,最後說:“五十九軍的兄弟們都迫切地希望你帶領他們行動。特別是孟夫子眼睛都盼藍了,你趕快去吧!”

張克俠無比興奮地與何基灃揮手告別:“過了運河見。”

說完,他匆忙起身去五十九軍軍部。

午後,黃伯韜兵團還在碾莊以東的隴海線上擠作一團,無數官兵正為爭奪生路而相互搏鬥。

而徐州北側,台兒莊至韓莊運河防線已全部放開。華東野戰軍第七、第十、第十三縱正分別從韓莊、萬年閘、台兒莊幾座大橋上,潮水一般奔湧而過,直插黃伯韜兵團的退路。

運河的南岸,剛剛舉起義旗的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官兵,迎立橋頭,以敬佩、驚奇、羨慕的神情,目送急馳南去的解放軍洪流。有的士兵把頭上的狗牙旗帽徽摘下,恨恨地踩在地下;有的用力撕去衣領上的國民黨軍徽;有的則全身俯伏在橋上,用胸膛,用全身去感受排山倒海而來的解放軍進軍腳步聲;有的戰士摘下自己肩上挎著的幹糧袋,向解放軍的隊伍中拋去……

在萬年閘,楊斯德在樊雲門派給他的兩個電話兵的幫助下,接通了與七縱隊司令員成鈞的電話。楊斯德報告陳毅司令員,並請陳總指示。

片刻,成鈞回電話說:“陳毅司令員對三綏區部隊起義極為滿意,並指示仍要盡力爭取馮治安將軍起義,擴大政治影響。”

楊斯德當即驅車趕回賈汪,向何基灃傳達陳總指示。

陳總的指示,撥動了何基灃的心弦,他聲調低沉,很動感情,說:“我專門留了一部電話就是準備同馮老總作最後一次通話。黨和人民希望他站過來,我與他多年患難相隨,風雨同舟,情同手足。不管從公從私,我都要拉他一把,捆也要把他捆過來。”

都天廟的電話很快接通,電話剛一通,就傳來馮治安焦慮萬分的聲音。

“芑蓀嗎?”

“我是芑蓀。”

“你見著張克俠沒有?”

“見著了,他已去五十九軍。”

“從安陽空運的一六六師已經到齊,馬上就要開到賈汪由你指揮。”馮治安仍在百裏之外為何基灃打氣,這位老總對前線的情況了解得太少了。

“這些都不重要了。總座,希望你盡快到賈汪來。”何基灃語調非常懇切,充滿期待。

“你要幹什麼?”

“請總座來和我們一起行動。陳毅將軍希望您站過來!”

“啊……”電話傳來悲哀的一聲叫聲,接下去是長時間的沉默。

足足有三四分鍾,才傳來馮治安顫抖的聲音:“我的汽車壞了,等修好了就去。”

“我立即派出鐵道裝甲車接您。”何基灃連忙接口說。

馮治安支支吾吾地應了一聲,但放下了電話。

何基灃急忙傳令,將鐵道裝甲車開向徐州。好象生怕稍一遲疑,馮治安會從剛剛答應邁出的那一步上縮回去。

差不多在何基灃與馮治安通話的同時,過家芳也給王長海打了最後一個電話,過家芳勸王長海參加起義,王長海垂頭喪氣,無可奈何地說:“我與何基灃、張克俠說不來,我還抽大煙,打嗎啡,身體也不行,我不能跟你們去,我們一南一北各奔前程吧!”說完,王長海領著他的軍部和李寶善三十七師的2個團逃回徐州。

派出鐵道裝甲車已經快20分鍾了,何基灃打電話到都天廟詢問馮治安的情況,參謀長陳繼庵接住電話。

何基灃問:“總座在哪裏?”

“噢噢,你是叫總座上前線嗎?他準備馬上去。”陳繼庵說話從來就是支支吾吾的,叫人信不過。

過了一會兒,何基灃又打電話催問,還是陳繼庵接,他含糊其詞,不作明白具體的回答。

何基灃要找馮治安直接說話,陳繼庵又吞吞吐吐地說:

“噢!噢,剛才剿總來了個急件,總座上樓處理去啦。”

何基灃看出陳繼庵成心搗鬼,延誤部隊行動時間,便打電話打到綏靖區政務處,政務處長陳幼青才把真相告訴了他:

“馮治安已經卷起鋪蓋,上劉峙那裏請罪去了!”

何基灃聞言,不禁喟然長歎。本來他一心一意,滿懷希望要把馮治安接出來參加起義,於公,可以擴大起義的影響,壯大進步力量;於私,可使他個人從泥坑中拔出腿來,共同走上光明大道,也算是盡了多年朋友的情義。沒想到幾十年槍林彈雨,九死一生,他們都一同闖了過來,而今,即將邁上光明的坦途,卻分道揚鑣,看著馮治安陷入泥坑而不能自拔,何基灃的心情是複雜的,痛苦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同時,也為沒能把他爭取過來而深深感到內疚和不安。

然而,眼前不是沉湎朋友私情的時刻,需要的是堅決的行動。

何基灃下令拆除通往徐州的最後一部電話,切斷了同國民黨總部的最後聯係,毅然決然地命令指揮機關立即向運河以北進發。

同時,他通令各部,凡是不願意隨軍行動的人,可乘火車返回徐州,決不勉強。馮治安存儲在賈汪的財產家私,也令人裝車運回徐州。

午後,第三綏靖區的數萬名官兵浩浩蕩蕩、喜氣洋洋地渡過運河,進入解放區。而何基灃專門備下從賈汪開回徐州的火車上,返回徐州的官兵不過百餘人。

這一天是1948年11月8日。淮海戰役發起的第三天。

淮海戰役總前委書記鄧小平說:“第三綏靖區部隊起義,是淮海戰役的第一個勝利。”

何基灃自己說:“我戎馬一生,打了不知多少糊塗仗,這才是第一個真正的勝利,也是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