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說的,兩虎不並立,這時朝中既有李輔國,又有程元振;他兩人都是奸雄小人,終日爭權奪利,置國家大事於不顧。程元振入宮密奏代宗,說李輔國有謀反之意;代宗驚慌起來,說兵權俱在輔國手中,當以何法除之?程元振奏說:“不妨。李輔國手下有一大將,名彭體盈,久已怨恨輔國專橫;隻需陛下假以辭色,不愁彭體盈不為陛下用也。”代宗連夜傳彭將軍進宮,用好話安慰他說:“汝能聯絡李輔國手下兵士,便當拜汝為大將軍。”彭體盈奉詔大喜,便暗暗地去結合一班禁軍將領,又許他們權利,令他們背叛李輔國。諸事停妥,代宗便下旨,解李輔國行軍司馬及兵部尚書兼職。又下旨以左武衛大將軍彭體盈代為閑廄群牧苑內營田五坊等使,以右武衛大將軍藥子昂代判元帥行軍司馬。李輔國得旨大怒,急親自進宮去,欲麵見代宗皇帝。那朝門口已由彭體盈派兵守衛著,見李輔國進宮來,便上前去攔住,說道:“尚父已罷官,不當再入宮。”李輔國見手下的人都背叛自己,不覺一時氣壅,雙目緊閉,暈倒在地。左右上前扶起,李輔國氣急敗壞地說道:“老奴死罪!事郎君不了,請赴地下事先帝矣!”停了一會,裏麵傳出諭旨來,賜李輔國大第在京城外。滿朝文武,聞知李輔國失勢解官,便故意趕到城門口拜賀;把個李輔國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急回府中,寫表求解官職。第二天,聖旨下來,晉封博陸郡王,仍拜為司空尚父,許朔望入朝。李輔國當堂謝過恩,便收拾家具,遷至城外賜第中去住。他原是一朝權貴,如今削職回家,隻落得門庭冷落,車馬稀少。從來說的,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李輔國遷居城外,不多幾天,便來了一個刺客,在半夜時候,跳進屋子裏來,李輔國正左擁右抱,摟住兩個侍女安睡著,一柄鋼刀下去,人頭落地;那兩個侍女,從夢中驚醒過來,隻見一片血跡,李郡王脖子上不見了一個人頭。再看時,那右臂也砍去了。這兩個侍女,被李輔國臨睡的時候剝去上下衣服,一時穿衣也來不及,隻得縮在被窩裏,滿口喊著:“皇天爺爺!”府中人役聽得了趕進來看,知道郡王爺被刺,合府中上下點起燈籠火把來,四處照尋人頭,直照到茅廁中,得到了李輔國的頭,卻已被快刀割去了麵皮,一片模糊,認不出眉目來。府中人無法,隻得命精巧匠人,另雕一個人頭埋葬。聖旨下來,還贈他做太傅官。一麵行文各處,捉捕凶手。這凶手原是代宗皇帝指使出來的,叫地方官向何處去捉捕。外麵搜捕凶手的文書,雪片也似飛著。這真正的凶手,卻安居在程元振府中。原是這凶手姓杜名濟,原係程元振府中一名武士;今因刺死李輔國有功,便升做了梓州刺史官。
元振自謀死了李輔國以後,又升任了驃騎大將軍,獨攬政權;隻因郭子儀是一個忠正大臣,且手握重兵,諸事頗覺不便。他便矯皇帝詔,召子儀入京,郭子儀正和史朝義交戰,連獲勝仗;一聞朝命,急急趕回京師來,欲朝見天子。那程元振便百方攔阻,宮門口滿布著元振的兵士,總不放郭子儀進去。那郭子儀回京十日,還不得朝見天子,心下鬱鬱不悅,後來方明白是程元振的詭計。郭子儀十分憤怒,立刻拜表,請自撤副元帥及節度使職銜;有旨準奏。便徙封魯王適為雍王,特授天下兵馬大元帥,令統兵征討史朝義。程元振怕雍王大兵在握,不易駕馭,便奏請以中使劉清潭為監軍。劉清潭是程元振的心腹,他便另帶一支兵馬向回紇去征兵,令回紇國出兵助戰。那雍王適卻是天生的一員戰將,他行軍至東京,與史朝義相遇,一連廝殺了幾陣;史朝義傷折了許多人馬,看看抵敵不住,便退進東京城去,閉關死守。又打聽得劉清潭到回紇去請兵,史朝義便想得了一條反間之計,也遣發人到回紇可汗跟前去謊報。說唐室兩遇大喪,中原無主,請回紇可汗遣派人馬入關,收取府庫,可得金帛子女無數。此時回紇國葛勒可汗已死,傳位與牟羽可汗;這牟羽可汗,原是肅宗幼女寧國公主下嫁時所生。回紇國風俗,父親死後,兒子可娶母親為妻。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