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 落魄女子充故釧 多情天子憐新人(1 / 3)

第七十九回 李輔國平日最寵愛的一個婢子,姓慕容的;原是肅宗的宮人,張皇後賞與輔國。輔國因李夫人久不回家,便十分寵愛這婢子,合府中人,稱她慕容宮人。那時她見李輔國把此兩樣寶物打成粉屑,又喝令婢子拿去,投入廁中。這慕容宮人,仗著自己是相公寵愛的人,便暗暗地把這玉屑留下一半,收藏起來。至此時,魚朝恩訪得慕容宮人藏有香屑二合,便願出錢三十萬,向慕容宮人買得。誰知這寶物終是禍胎,魚朝恩後來也因犯上作亂,天子大怒,將他捉去正法。在朝恩未死的前一年,那香屑忽然化為白蝶,四散飛去;一時京城地方,傳為奇事。這都是後話。如今再說代宗皇帝,把李輔國府中的寶物,盡數抄沒入庫以後,揀那獨孤皇後所心愛的,一齊搬來陳列在皇後寢宮裏。帝後二人,早晚把玩著。

這獨孤皇後,卻也生性賢德,她在宮中,如此得皇帝寵愛,但絲毫不肯攬權。代宗每遇朝廷有疑難大事,便與皇後商酌,皇後便再三避讓,說:“婦人見識淺短,不當參與國家大事。”代宗皇帝要得皇後的歡心,便去訪尋後家的子侄輩,賜以官爵。那皇後知道了,便竭力辭謝,說:“妾父元擢,與李輔國同黨,原負罪於國家;得逃顯戮,已是萬幸,豈可使罪人之後,複得功名。”代宗見皇後如此謙讓,更是歡喜。這一年,六月,是皇後四十歲大慶;代宗皇帝因欲使皇後歡喜,便在禦園中遍紮燈彩,令命婦夫人們,入宮陪伴皇後遊宴。三十六宮妃嬪媵嬙,在各處遊玩不禁。入夜,燈光齊放,密如繁星,真是城開不夜,笙歌處處。這位多情天子,卻終日追隨皇後裙屐,言笑相親。這一晚,萬歲與娘娘在禦園中,直遊玩到夜深月落,才回宮安寢。第二天,群臣上表,請加皇後尊號;代宗下旨,尊為貞懿皇後,皇後心中,也甚是歡喜。隻因那夜萬歲和娘娘在禦園中遊玩,天上一輪皓月,人間滿地笙歌;代宗在月下花前,看貞懿皇後,愈覺美麗得和天仙一般,兩人又說起從前在東宮月下偷情的事體,看看左右無人,便情不自禁地在那白石欄邊親熱了一會兒。兩人到情濃的時候,隻管迷戀著眼前風流,誰知這貞懿皇後嬌怯怯的身軀,受不住風露欺淩,過了三天,便病倒在床。代宗皇帝如何舍得,便把坐朝也廢了,終日陪伴在皇後榻前,調弄湯藥,又用好話安慰著。但從來好事易破,這位皇後病了二十四天,竟是香消玉殞了。這代宗如何忍得,便抱住皇後的身體,號啕大哭起來。合宮中多少妃嬪宮女,圍著勸著,代宗總是涕泣不已,早哭到夜,夜哭到明;精神恍惚,好似害子瘋癲病的一般,終日抱著皇後的屍身,不肯放手。直過了三天,經一班元老大臣,和妃嬪宮女跪求著,才把皇後的屍身收殮,靈柩停在內殿。代宗便伴臥在棺木一旁,晝夜不肯離開;想到悲傷的時候,便拍著棺木,大哭一場。每到上食時候,代宗便坐在柩前伴食。禦園中名花開放,代宗便親自去采一枝來供養在靈座前;遇有大雷急雨,代宗便至柩前軟語安慰著,妃嬪們也去宿在內殿,伴著萬歲。無奈這時代宗一心在已死的皇後身上,看著這六宮粉黛,好似糞土一般;看看這位萬歲爺形容憔悴,精神恍惚,快要成大病了。滿朝的文武大臣,人人憂慮彷徨,天天在朝房裏會集了許多官員,商議勸諫萬歲的話。內中有一位補闕官姚南仲,便上了一道奏章,力勸皇上養身節哀。又說:“皇上宜上體祖宗付托之重,下慰賢後九泉之心,亦不當自取暴殄。”代宗讀了這幾句話,才覺恍然大悟;便下旨,於內宮園中治陵,以便朝夕望見。姚南仲又上奏力言不可,說曆來帝皇,無此體製;且卜葬宮廷,亦非所以安陰靈之道。又經群臣再三勸諫,乃下詔葬於莊陵。

出殯這一天,儀仗十分隆盛;滿朝官員,俱步行送葬。代宗亦素衣白馬,緊隨在靈車後麵。又令宰相常兗,代皇帝作哀冊,表天子燕婉之情,敘皇後賢淑之德。那文武百官,俱獻挽辭。代宗回宮去,擇那辭意淒婉的,令樂府製成喪歌,付妃嬪曼聲歌之;萬歲一聞歌聲,便哭不可抑。此時隻有元載,常與皇帝相見,退出宮來,常與各大臣談及,萬歲哀毀不已,臣下應設法勸諫。但商量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個好方法來。後來還是姚南仲,想得了一個解憂的方法。代宗在東宮未識皇後以前,曾私一沈氏宮婢,冊為太子妃;生一皇子,現已立為太子。後因東京變亂,倉皇出奔;沈氏陷入賊中,至今生死未卜。當時代宗與沈氏情愛亦甚篤,曾行文各州,訪尋沈氏下落,終不可得。至此時,姚南仲忽得一計,隻推說沈氏尚在民間,便奏報皇上,代宗的愛戀沈氏,當初也與愛皇後一般;如今皇後已死,忽聽奏說沈氏尚在民間,不覺把已死的情懷,無端勾引了起來。接著又得中州太守報稱,沈氏現已在中州地方覓得;代宗不覺大喜,便下旨以睦王述為奉迎使,工部尚書喬琳為奉迎副使,又遣升平公主同行,為侍起居使者。奉皇帝冊文,向中州進發。那睦王到了中州行宮參拜,見上麵坐著的,果然是一位沈氏貴妃。這睦王在宮中的時候,也曾見過沈妃的;今見那婦人麵貌依然,隻是更美麗了。那升平公主雖不曾見過沈氏的麵貌,但平日聽代宗皇帝常常說及沈妃,前侍萬歲住西京的時候,冬夜因割牛脯奉皇帝,傷及左手食指。如今升平公主在一旁侍奉,暗地留心看沈氏的左手時,果然有傷痕。在沈氏貼身,尚留一女官,名李真一;這李真一,原也曾侍奉過代宗皇帝的,升平公主原認識她的。後避難在東京,史朝義賊兵打破城池,肅宗帶著代宗,逃出東京城;當時失散宮眷甚多,李真一也流落在民間,輾轉與沈氏相遇。被中州太守訪得,一齊收養在行宮裏。到此時,代宗皇帝派朝廷大臣,備著全副法駕,到中州去把沈氏迎接進宮來。

到京師,已是傍晚時分。代宗皇帝親禦芸暉殿迎接,見了沈妃,對拉著手兒,不禁流下淚來。當即在殿上擺設盛筵,代宗與沈妃並坐在殿上飲酒,文武大臣,挨次兒上來參拜道賀。代宗下旨,賜群臣就殿前飲酒,樂府獻上女樂,一時笙歌雜奏,舞影翩躚;代宗方轉悲為喜,開懷暢飲,大臣各獻喜詞。這一席筵宴,隻飲到夜半,方撤席回宮。那女官李真一送沈氏回宮,便退出來,在穹門口,遇到高力士之子高常春。這高常春當初與李真一在宮中,原是廝混慣的;今日相見,李真一便笑著迎上去。說:“高公!俺們多日不見了!”誰知那高常春卻一言不發,劈手向李真一當胸揪住,大聲喝道:“俺今日問你個欺君之罪!”那李真一不覺大驚,忙問:“俺有什麼欺君之罪?”高常春冷笑著說道:“今日那個沈妃,分明是俺的妹妹;你如何拿她冒充沈妃,卻送進京來欺蒙聖上?這欺君之罪,看你如何當得!”李真一到此時,被高常春看出破綻來,方不敢抵賴,忙趴在地下,不住地叩頭,求常春替她包謊。說:“這是俺和你妹妹在中州地方流落,窮極無賴時候商量下的計策。”原來高力士生前收養著一子一女,卻是同胞的兄妹;他哥哥高常春,高力士在日,便帶他進宮去,也充了一名內侍官。妹妹名彩雲,因兄妹情愛很深,彩雲便常進宮去,探望他哥哥,因與女官李真一相識。那時代宗皇帝,已立為太子,住在東宮。沈氏原是一個侍女,與太子結識上了私情,生了王子,便扶立為太子妃;當時在東宮諸妃中,算沈妃的麵貌,長得最是美麗。宮女們口中常常傳說,彩雲在暗地裏最是留意沈妃的神態;凡是沈妃的一言一笑,彩雲卻模仿得十分相似。說也奇怪,這彩雲的麵貌,卻又與沈妃長得一模一樣的。更奇怪的,當年沈妃伴代宗皇帝在東宮的時候,因在夜靜的時候,代宗和沈妃二人,圍爐清談,那爐子上烤著肉脯,沈妃隨手拿著佩刀,割取肉脯,奉與代宗吃著消遣。代宗挨近沈妃坐著,見沈妃的粉腮兒映著燈光,嬌滴滴越顯紅白,忍不住伸手過去摸著沈妃的麵龐;那沈妃佯羞躲避著,側過腰兒去,一不留心,那金刀兒割破了左手的食指,頓時血流如注。慌得代宗皇帝,忙把沈妃摟在懷裏,把袖口上的綢兒扯下來,急急替沈妃包著傷痕,忙用好言撫慰著。恰巧那彩雲也因剖瓜割傷了左手食指。後來因安史之亂,彩雲和李真一二人,都被賊兵追趕,流落在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