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回 奪美妾武宗下辣手 報宿恨鄭後行殘心(2 / 3)

當時宰相李德裕,便奏請皇太叔自為天子,號稱宣宗。誰知宣宗一朝登位,卻甚是精明,處事又苛刻少恩,所有舊日用事的幾個太監,都被宣宗假著事故,一齊裁撤。待外臣也頗少恩德,因此弄得內外怨恨!當時宣宗因自身貴為天子,便尊生母鄭氏為皇太後。又怕李錡在朝,把憲宗舊日的私情,漏泄出來,有關他母子的顏麵。便硬說李錡有大逆之罪,拿他家族盡行斬首。

武宗在日,原有一位得寵的王才人,長得美秀玲瓏,武宗生平最是鍾愛。這王才人原是穆宗時代選進宮去的,那時年隻十三歲,已是擅長歌舞。十四歲時,模樣兒長得愈是苗條。武宗為太子時,見了已十分愛悅,穆宗便拿她賞與太子。武宗登位,原欲冊王氏為皇後,隻因她出身微賤,又是不生子息,丞相李德裕,竭力勸諫,說怕貽天下人譏笑。但是這王才人,卻實在長得令人可愛。你道是怎樣一個可愛的模樣?原來她不但眉眼俊美,卻又體格苗條,肌膚白膩,姿態翩躚。最可愛的,她和武宗一般地披著甲冑,戎裝跨馬,在西山下圍獵,和武宗立馬並肩,遠望去好似一對璧人,剛健婀嫋,十分動人。原來武宗也長得白皙肌膚,頎長身材。如今武宗欲冊立她為皇後,被大臣諫阻,沒奈何隻得暫屈王氏為才人,宮中均呼為王才人。這王才人在宮中,直至武宗崩駕,寵幸不曾稍衰。王才人不但容貌美麗,卻又心性靈敏,凡是皇帝的嗜好,王才人無不先意承誌。武宗看了,愛也愛不過來。從來愛美人的,總不免在床第之間,多用些工夫。因此武宗的身體,漸漸的淘虛了。

當時武宗最信道教,卻又痛惡佛法,令京師東都,隻許留佛寺兩所。每寺留僧三十人,各道亦隻許留寺院一所,餘皆毀廢,僧尼勒令還俗,田產沒入宮中,寺院木材,改造作公廨驛舍,所有銅像鍾磐,一律熔化,改鑄製錢;共計毀去寺院四千六百餘區,閑庵冷廟,四萬餘座;勒令還俗的尼僧,共有二十六萬五百人,收沒良田數千萬頃,奴婢十五萬人。從來排佛的帝王,共有三人:一是魏太武,二是周武帝,三是唐武宗,佛家稱為三武之禍。武宗既力排佛教,便專信道教。在即位的初年,便宣召方士趙歸真入宮,傳授符籙之術,拜為道門教授先生。便在西安宮外,建一座望仙觀,供養教授先生。武宗每日朝罷,便至觀中聽講法典,十分的誠敬。那歸真趁此廣引徒黨,又迎合意旨,為皇帝修合快樂仙丹,不老神藥。武宗服下,陡覺精神倍長,春興甚濃,自暮達旦,采戰不休。武宗隻顧得王才人歡心,便也不念傷害身體,漸漸的容顏憔悴,形體枯瘦。這王才人也曾幾次勸諫萬歲爺,以少服丹藥為是。無奈武宗隻圖眼前的快樂,也不暇念及將來的慘痛。果然挨到會昌六年,武宗竟一病不起,在彌留的時候,隻有王才人一人侍立榻旁。此時武宗已不能說話,便用手指著王才人,兩目瞪著,注視不瞬。王才人知道萬歲爺舍她不下的意思,便忙拜倒在禦榻下,一麵拭著淚奏道:“陛下千秋萬歲後,妾願相從地下。”一句話才說完,那武宗便咽了氣。

那時宣宗即位,久已打聽得王才人的美貌。那王才人正哭倒在龍床前,宣宗已傳旨下來,宜召王才人晉見。那王才人知道新皇帝不懷好意,便推說入室更衣去。她退入寢室,緊閉雙扉,急急解下衣帶,自縊而死。宣宗十分悼惜!便下旨追封王才人為賢妃,出殯之日,宮中妃嬪,念她在世時待人的好處,又可惜她的美貌,便一齊哭送。尤其是宣宗,見死了一個美人兒,便終日長籲短歎,悶悶不悅!那皇太後鄭氏,原是疼愛皇帝的,見萬歲爺因想念美人,鬧得廢寢忘餐,便替他在後宮中,挑選了十個美貌的嬌娃,一任宣宗臨幸。那宣宗眼前有了美人,便也解了心中煩悶。

這時宮中大權,全操在皇太後鄭氏一人手中。但鄭太後入宮之初,便和太皇太後郭氏,結下了生死之仇。你道為什麼?原來那太皇太後郭氏,安居興慶宮,頤養多年,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朝,都十分尊重這位太皇太後。直到宣宗即位,他與太皇太後原有母子之義。但隻因宣宗是鄭氏所生,鄭氏在當初和郭氏,一個是母後,一個卻是偷偷摸摸來的。婦人的妒念,是有生俱來的。那鄭氏得了皇帝寵幸,自不免恃寵而驕,在郭皇後跟前,常有失禮的去處。這郭皇後是郭子儀的孫女,詩禮之家,最重名節。她見了鄭氏輕狂的樣兒,如何容得。從來母後有統率六宮之權,郭氏便瞞著憲宗的耳目,把一腔怨恨,盡發泄在鄭氏身上。鄭氏也自知來路不正,便也隻得挨打受罵,過著日子。此次母以子貴,鄭氏得為太後,所有從前對於郭氏的怨恨,便要乘機報複。宣宗此時,也欲為生母吐氣,對著這太皇太後郭氏,便十分失禮。鄭氏又唆使宮中太監,造作謠言,說憲宗的暴崩,是太皇太後在暗中下的毒藥。頓時沸沸揚揚,把這個話傳遍了宮廷。傳在宣宗耳朵裏,怎的不悲憤;他便指使興慶宮監,斷絕太皇太後的飲食。那郭氏是六七十歲的老婦人了,一身養尊處優,從未遭人欺淩,如今忽遭此變,叫她如何禁受得起。她悲愁交集,終日以淚洗麵。當時那宮中的太監宮女,都走盡了,隻留下太皇太後,孤苦伶仃,一人悶坐在宮中。有一個老侍女,原是服侍太皇太後二十多年了,為人甚是忠心,宮中宮女都走盡了,獨有這老宮女忍著饑餓,不肯離開。太皇太後幾次令她出宮去,那宮女說:“奴婢願侍奉太皇太後至死。”太皇太後一夜睡至三更時分,心中萬分悲涼,見窗外明月如晝,便悄悄地起來,登著勤政樓眺望一會,不覺悲從中來,心中一陣辛酸!她也顧不得了,便一聳身,向樓下跳去。那上身正探出窗外,後麵老宮女,早已伸手上去,攔腰抱住。太皇太後回進屋子去,便抱頭痛哭,到天色將明,忽然暴崩。因此宮中謠說:“太皇太後是服毒自盡的。”宣宗餘怒未息,不願使太皇太後祔葬憲宗,竟葬之景陵外園。有太常官王皞上奏,請合葬祔廟,宣宗不許。王皞再上疏說道:“太皇太後係汾陽王孫女,事憲宗為婦,身曆五朝,母儀天下,萬不可廢正嫡大禮。”宣宗不理,貶王皞為句容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