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 縊太後歸束唐室 戀妻嬸斷送晉朝(1 / 3)

第九十九回 全忠大權在握,便決意舉行大事。唆使蔣玄暉邀集昭宗諸子,共宴九曲池畔。一時德王裕,棣主祤,虔王禊,泝王禋,遂王諱,景王祕,祁王棋,雅王禎,瓊王祥等九人,齊來赴宴。全忠在座,殷勤款待,灌得諸王酩酊大醉,便舉箸在碗上扣一下,闖進一隊武士來,把諸王一一扼死,投屍池中。那昭宣帝和何太後,明明知道,卻也不敢查問。全忠又恐朝廷將相不服,便揀那平素與自己疏遠的如裴樞等三十餘人,盡行殺死,投屍河中。笑對他同黨的人說道:“此輩自稱清流,今便投之濁流。”一麵令私黨玄暉等,在宮中矯皇帝詔命,晉封全忠為魏王,寵加九錫。全忠一心要做皇帝,如何肯受此虛名。接著玄暉又矯造禪位詔書,迫令何太後用璽印。何太後見大局已去,自與昭宣帝退居積善宮中,終日以淚洗麵。又懼子母性命不保,暗遣宮人阿秋、阿虔,出告玄暉。隻求傳禪以後,保全母子性命。

這時王殷與玄暉爭權,探得了此項消息,便誣稱玄暉在積善宮與何太後夜宴焚香,立誓興複唐室。全忠正疑惑玄暉,聽得了此話,不覺大怒!便令王殷捕殺玄暉一行十餘人,積屍都門外,焚骨揚灰。王殷又誣告玄暉私通何太後,由宮人阿虔、阿秋,從中牽合。全忠原也看中了何太後,今聽此話,不覺醋意勃發,密令王殷入積善宮,縊死何太後;又矯詔廢太後為庶人,阿秋,阿虔二人活活地杖死。昭宣帝此時孤苦伶仃,幽居深宮,自知不久,便決計下詔禪位,令張文蔚為冊禮使,禮部尚書蘇循為副使,楊涉為押傳國寶使,翰林學士張策為副使,薛貽矩為押金寶使,尚書左丞趙光達為副使,六個唐室大臣,帶領百官,把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相傳的天下贈與朱全忠。全忠接了冊寶,居然被服兗冕,稱為大梁皇帝。昭宣帝被廢為濟陰王,徙居曹州,由全忠派兵監守著。次年又將濟陰王鴆死,年隻十七歲。

全忠下了這個毒手,惹得各路節度使,有所借口,一齊反抗起來,不受全忠的號令,紛紛自立為王,把唐朝的天下,弄成四分五裂。最大的是全忠的大梁,以下便是李克用的晉,李茂貞的岐,楊渥的吳,王建的蜀,共成五國。此外尚有吳越王錢鏐,湖南王馬殷,荊南王高季昌,福建王王審知,嶺南王劉隱,當時稱為五大鎮。從此天下擾攘,強弱相爭,數年以後,便成了五代的天下,稱為梁、唐、晉、漢、周五國。那梁太祖便是朱全忠,唐莊宗是李存勖,原是李克用的兒子。唐朝末年,李克用封為晉王,存勖自稱唐帝。晉高祖原是北京留守石敬瑭,漢高祖是劉智遠,原是沙陀部人,周太祖是鄴都留守郭威,他們這五位開國皇帝,成立了五個短期的國家,原也從汗馬血戰得來的,待到一旦天下在手,安享富貴,各國皇帝不覺都露出風流本色來。

第一個大梁太祖皇帝,他登位之初,立張氏為皇後。那張氏莊嚴多智,太祖見了也不覺畏懼三分。誰知稱後未久,張皇後便已去世,當時隻有一個淑妃吳氏,但太祖因她是娼妓出身,不十分寵愛她。吳氏生有一子,名友珪,封為郢王,為控鶴指揮使。太祖因賤視他母親,便也不寵愛這郢王。郢王心中甚懷怨恨!太祖有長子友裕早死,次是假子友文,留守東都,幼子友貞為東都指揮使。說也奇怪,這四個子婦,個個都長成花容月貌。太祖自張皇後死後,內宮頗少得寵的人,往日見友文的婦人王氏,長得最是嫵媚動人,如今隨著丈夫留守東京,太祖便借著入侍翁父的名義,把四個媳婦,一齊召喚進宮去,卻暗地裏與王氏勾搭上了。那王氏得寵於太祖,居然與父翁雙宿雙飛。王氏趁枕席上歡愛的時候,便替丈夫友文謀立為太子,太祖滿口答應。過了一年光陰,太祖因房勞過度,便病倒在床,命王氏密召友文進宮,欲傳以太子之位。那友珪的媳婦張氏,同在宮中,打聽得了此事,便暗地裏通一個消息給她丈夫,友珪便把牙兵扮作控鶴軍士模樣,乘夜斬關直入。太祖驚而起,隻罵得一聲賊子,那友珪也回罵一聲老賊,當有仆夫馮延諤,舉刀直刺入太祖腹中,友珪命用破氈裹屍,埋於寢殿階下。一麵命友貞殺友文,友珪便在宮中即位,那友貞出至東都,見友珪大逆不道,心內憤怒;便與姊丈駙馬都尉趙岩,表兄龍虎統軍袁象先,密謀誅殺友珪。象先領禁兵數千人,在午夜突撲入禁宮。友珪驚起,見宮外已圍得水泄不通,知不可逃死。便令手下仆夫馮延諤,先殺死妻子張氏,後殺自己,馮延諤也自刎而死。友貞便在大梁即位,便是梁末帝,在位十一年,為唐帝李存勖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