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少坐在金朋背上,孫彌催動法力,牢牢護著自家師父。二少心中一陣感歎:往日遊行,皆是帶著小葡萄步行,或者駕雲飛行,但卻不如現在,坐於金朋背上,體驗這翱翔九天,卻感到自身渺小。看著身體之下奮力飛翔的金朋,緊隨其後隨時戒備的孔宣,立於一旁牢牢護著自己的孫彌,二少心道:這三個徒弟,雖剛開靈智,實力才達太乙真仙之境,卻深諳知恩圖報之理,對我甚為孝敬,待尋得寶地,我定悉心教導他們,將我一身道學講給他們,也好助我將來大計,隻是不知那小葡萄能不能原諒於我。想到這裏又心生感慨,微微歎氣。
眾人飛行了七天七夜,中途降落於地休息了幾次,終於飛到了東海之上。望著身下煙波浩渺的大海,二少頓覺舒暢。金朋載著二少與孫彌在東海之上飛了三天,終於看到了一座大山。隻見那山地方千裏,山上玉瑤為林,雲氣皆紫,實為一方寶地。
二少指引金朋飛向山巔,降落於地,隻見那山上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青之草,他如仙果、瑞木、嘉穀、祥禾之類,更難枚舉。二少心道:當日我與小葡萄尋得一處妙地,取名為方寸山,這山比那山大了幾許,就取名為方丈吧。於是開口對三徒道:“我觀此山方圓丈許,紫雲繚繞,實為一處妙地,不若就居住此地,此山就叫方丈山吧。”三徒聽聞師父之言,頓時稱“秒”。
二少帶三弟子四處走動,見遍地皆是鬆實柏子,撿起幾顆吃下,隻覺滿口清香。四人繼續前行,一路上看不盡的怪竹奇樹,觀不了的異草仙花。略為歇息,轉過峭壁,走未一裏,迎麵有一長溪攔住去路。雖無橋梁,喜得溪邊有株數人合抱不來的鬆樹,由這邊山坡,歪歪斜斜一直鋪到對麵山坡,倒像推倒一般,天然一座鬆根橋梁。再往前是一帶鬆林,密密層層,約有半裏之遙。穿過鬆林,再四處一肴,真是水秀山清,無窮美景。遠遠望那山峰,祥雲繚繞,紫霧繽紛,那山清水秀之中俱是瓊台玉洞,那派清幽景象,竟是別有洞天。
孔宣催動法力,攜了師父,同兩位師弟飛到對麵山峰。迎麵清光之中,透出一座洞府,四人隻覺金光萬道,瑞氣千條,燦爛輝煌,華彩奪目。隨即舉步上前,隻見那參天的奇鬆怪柏,衝霄的野竹枯藤,都在洞府四麵盤轉,幾如翠蓋一般;一道山澗自洞府側麵流下,彙成丈許清潭,潭水沿著小溪湍湍流向山底;清潭之側異草奇花,也不知多少。孔宣走到清潭之旁,摘了片蕉葉,取些潭水,遞於師父跟前。二少正欲接過飲下,忽聽樹葉刷刷亂響,霎時起了一陣旋風,隻覺一股腥氣,轉眼間,林中躥出一頭白色大虎。三徒忙催動法力製住大虎,隻見那大虎渾身雪白,背生雙翼,二少心道:原來是洪荒靈種飛熊。
孔宣見那大虎驚了自家師父,不由大怒,竟要取了那大虎性命,二少忽然想起自己將來大計,覺得大虎為大計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忙攔下孔宣道:“我們師徒今日到這方丈山,這大虎與咱們也甚為有緣,且饒他性命,為師另有打算。”二少走到大虎跟前,看著大虎眼現驚恐之色,笑道:“我師徒四人定居這方丈山,你與我相見,也為有緣,你可願為我門下弟子?你若願意就點頭,我為你講道,助你開啟靈智。”
那大虎見識了眾人的手段,深知不敵對方,且聽這麵色和藹青年願收自己為徒,為自己講道,助自己開啟靈智,於是連忙點頭。二少吩咐徒弟卸了對大虎的禁製,大虎得了自由之身,忙前腿跪下,竟向二少施那拜師之禮。二少正欲說話,隻見林中又躥出一頭全身烏色的黑豹,那黑豹來到二少跟前,前腿跪下,叩頭不已,眼中盡是祈求之色。
二少問道:“你也想拜我為師?”黑豹點頭。
二少道:“也罷,今天就再收你們兩個為徒。大虎先來,為我門下四弟子,黑豹後到,為我門下五弟子。既入我門,需聽我吩咐,不得殘害同門。你們今日暫且退下,待明日清晨,來此洞府,我且為你們講道,助你們開啟靈智。”
大虎與黑豹聽畢,點了點頭,又向二少施了跪拜之禮,眼中滿是不舍,一步三回頭的進了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