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好漢姓陳,名達,原是鄴城人氏,使一條出白點鋼槍,亦有詩讚道:力健聲雄性粗鹵,丈二長槍撒如雨。鄴中豪傑霸華陰,陳達人稱跳澗虎。
第三個好漢姓楊,名春,蒲州解良縣人氏,使一口大杆刀。亦有詩讚道:腰長臂瘦力堪誇,到處刀鋒亂撒花。鼎立華山真好漢,江湖名播白花蛇。
朱武當與陳達、楊春說道:“如今我聽知華陰縣裏出三千貫賞錢,召人捉我們。誠恐來時,要與他廝殺。隻是山寨錢糧欠少,如何不去劫擄些來,以供山寨之用。聚積些糧食在寨裏,防備官軍來時,好和他打熬。”跳澗虎陳達道:“說得是。如今便去華陰縣裏,先問他借糧,看他如何。”白花蛇楊春道:“不要華陰縣去,隻去蒲城縣,萬無一失。”陳達道:“蒲城縣人戶稀少,錢糧不多,不如隻打華陰縣,那裏人民豐富,錢糧廣有。”楊春道:“哥哥不知,若去打華陰縣時,須從史家村過。那個九紋龍史進是個大蟲,不可去撩撥他。他如何肯放我們過去?”陳達道:“兄弟好懦弱!一個村坊過去不得,怎地敢抵敵官軍?”楊春道:“哥哥不可小覷了他,那人端的了得。”朱武道:“我也曾聞他十分英雄,說這人真有本事。兄弟休去罷。”陳達叫將起來,說道:“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他隻是一個人,須不三頭六臂,我不信。”喝叫小嘍羅:“快備我的馬來。如今便去先打史家莊,後取華陰縣。”朱武、楊春再三諫勸,陳達那裏肯聽。隨即披掛上馬,點了一百四五十小嘍羅,鳴鑼擂鼓下山,望史家村去了。
且說史進正在莊前整製刀馬,隻見莊客報知此事。史進聽得,就莊上敲起梆子來。那莊前莊後,莊東莊西,三四百史家莊戶,聽得梆子響,都拖槍拽棒,聚起三四百人,一齊都到史家莊上。看了史進頭戴一字巾,身披朱紅甲,上穿青錦襖,下著抹綠靴,腰係皮搭膊,前後鐵掩心,一張弓,一壺箭,手裏拿一把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莊客牽過那匹火炭赤馬。史進上了馬,綽了刀,前麵擺著三四十壯健的莊客,後麵列著八九十村蠢的鄉夫。各史家莊戶,都跟在後頭,一齊呐喊,直到村北路口。
那少華山陳達引了人馬,飛奔到山坡下,便將小嘍羅擺開。史進看時,見陳達頭戴幹紅凹麵巾,身披裹金生鐵甲,上穿一領紅衲襖,腳穿一對吊墩靴,腰係七尺攢線搭膊,坐騎一匹高頭白馬,手中橫著丈八點鋼矛。小嘍羅兩勢下呐喊,二員將就馬上相見。
陳達在馬上看著史進,欠身施禮。史進喝道:“汝等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犯著迷天大罪,都是該死的人。你也須有耳朵,好大膽,直來太歲頭上動土!”陳達在馬上答道:“俺山寨裏欠少些糧食,欲往華陰縣借糧,經由貴莊,假一條路,並不敢動一根草,可放我們過去,回來自當拜謝。”史進道:“胡說!俺家現當裏正,正要來拿你這夥賊。今日倒來經由我村中過,卻不拿你,倒放你過去!本縣知道,須連累於我。”陳達道:“‘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相煩借一條路。”史進道:“甚麼閑話!我便肯時,有一個不肯,你問得他肯便去。”陳達道:“好漢,教我問誰?”史進道:“你問得我手裏這口刀肯,便放你去。”陳達大怒道:“趕人不要趕上,休得要逞精神!”史進也怒,掄手中刀,驟坐下馬,來戰陳達。陳達也拍馬挺槍,來迎史進。兩個交馬,但見:一來一往,一上一下。一來一往,有如深水戲珠龍;一上一下,卻似半岩爭食虎。九紋龍忿怒,三尖刀隻望頂門飛;跳澗虎生嗔,丈八矛不離心坎刺。好手中間逞好手,紅心裏麵奪紅心。
史進、陳達兩個鬥了多時,史進賣個破綻,讓陳達把槍望心窩裏搠來,史進卻把腰一閃,陳達和槍攧入懷裏來,史進輕舒猿臂,款扭狼腰,隻一挾,把陳達輕輕摘離了嵌花鞍,款款揪住了線搭膊,隻一丟,丟落地,那匹戰馬撥風也似去了。史進叫莊客將陳達綁縛了,眾人把小嘍羅一趕都走了。史進回到莊上,將陳達綁在庭心內柱上,等待一發拿了那兩個賊首,一並解官請賞。且把酒來賞了眾人,教且權散。眾人喝采:“不枉了史大郎如此豪傑!”
休說眾人歡喜飲酒,卻說朱武、楊春兩個,正在寨裏猜疑,捉摸不定,且教小嘍羅再去打聽消息。隻見同去的人牽著空馬,奔到山前,隻叫道:“苦也!陳家哥哥不聽二位哥哥所說,送了性命。”朱武問其緣故,小嘍羅備說交鋒一節,怎當史進英雄。朱武道:“我的言語不聽,果有此禍。”楊春道:“我們盡數都去,與他死拚如何?”朱武道:“亦是不可。他尚自輸了,你如何拚得他過?我有一條苦計,若救他不得,我和你都休。”楊春問道:“如何苦計?”朱武附耳低言說道:“隻除恁地。”楊春道:“好計!我和你便去,事不宜遲。”
再說史進正在莊上忿怒未消,隻見莊客飛報道:“山寨裏朱武、楊春自來了。”史進道:“這廝合休,我教他兩個一發解官。快牽馬過來。”一麵打起梆子,眾人早都到來。史進上了馬,正待出莊門,隻見朱武、楊春步行,已到莊前。兩個雙雙跪下,擎著兩眼淚。史進下馬來喝道:“你兩個跪下如何說?”朱武哭道:“小人等三個,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當初發願道:‘不求同日生,隻願同日死。’雖不及關、張、劉備的義氣,其心則同。今日小弟陳達不聽好言,誤犯虎威,已被英雄擒捉在貴莊,無計懇求,今來一徑就死。望英雄將我二人,一發解官請賞,誓不皺眉。我等就英雄手內請死,並無怨心。”史進聽了,尋思道:“他們直恁義氣!我若拿他去解官請賞時,反教天下好漢們恥笑我不英雄。自古道:‘大蟲不吃伏肉。’”史進便道:“你兩個且跟我進來。”朱武、楊春並無懼怯,隨了史進,直到後廳前跪下,又教史進綁縛。史進三回五次叫起來,他兩個那裏肯起來。惺惺惜惺惺,好漢識好漢。史進道:“你們既然如此義氣深重,我若送了你們,不是好漢。我放陳達還你如何?”朱武道:“休得連累了英雄,不當穩便,寧可把我們去解官請賞。”史進道:“如何使得?——你肯吃我酒食麼?”朱武道:“一死尚然不懼,何況酒肉乎?”有詩為證:姓名各異死生同,慷慨偏多計較空。隻為衣冠無義俠,遂令草澤見奇雄。
當時史進大喜,解放陳達,就後廳上座,置酒設席,管待三人。朱武、楊春、陳達拜謝大恩。酒至數杯,少添春色。酒罷,三人謝了史進,回山去了。史進送出莊門,自回莊上。
卻說朱武等三人歸到寨中坐下,朱武道:“我們不是這條苦計,怎得性命在此?雖然救了一人,卻也難得史進為義氣上放了我們。過幾日備些禮物送去,謝他救命之恩。”
話休絮繁。過了十數日,朱武等三人收拾得三十兩蒜條金,使兩個小嘍羅,乘月黑夜送去史家莊上,當夜初更時分,小嘍羅敲門,莊客報知史進,史進火急披衣,來到莊前,問小嘍羅:“有甚話說?”小嘍羅道:“三個頭領再三拜複:特地使小校進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取出金子,遞與史進。初時推卻,次後尋思道:“既然好意送來,受之為當。”叫莊客置酒管待小校,吃了半夜酒,把些零碎銀兩,賞了小校,回山去了。又過半月有餘,朱武等三人在寨中商議擄掠得一串好大珠子,又使小嘍羅連夜送來史家莊上。史進受了,不在話下。
又過了半月,史進尋思道:“也難得這三個敬重我,我也備些禮物回奉他。”次日,叫莊客尋個裁縫,自去縣裏買了三匹紅錦,裁成三領錦襖子;又揀肥羊,煮了三個,將大盒子盛了,委兩個莊客去送。史進莊上,有個為頭的莊客王四,此人頗能答應官府,口舌利便,滿莊人都叫他做賽伯當。史進教他同一個得力莊客,挑了盒擔,直送到山下。小嘍羅問了備細,引到山寨裏,見了朱武等。三個頭領大喜,受了錦襖子,並肥羊酒禮,把十兩銀子,賞了莊客。每人吃了十數碗酒,下山回歸莊內,見了史進,說道:“山上頭領,多多上複。”
史進自此常常與朱武等三人往來,不時間,隻是王四去山寨裏送物事。不則一日,寨裏頭領也頻頻地使人送金銀來與史進。
荏苒光陰,時遇八月中秋到來。史進要和三人說話,約至十五夜來莊上賞月飲酒。先使莊客王四齎一封請書,直去少華山上請朱武、陳達、楊春來莊上赴席。王四馳書徑到山寨裏,見了三位頭領,下了來書。朱武看了大喜,三個應允,隨即寫封回書,賞了王四五兩銀子,吃了十來碗酒。王四下得山來,正撞著時常送物事來的小嘍羅,一把抱住,那裏肯放。又拖去山路邊村酒店裏,吃了十數碗酒。王四相別了回莊,一麵走著,被山風一吹,酒卻湧上來,踉踉蹌蹌,一步一攧。走不到十裏之路,見座林子,奔到裏麵,望著那綠茸茸莎草地上撲地倒了。
原來摽兔李吉正在那山坡下張兔兒,認得是史家莊上王四,趕入林子裏來扶他,那裏扶得動。隻見王四搭膊裏突出銀子來,李吉尋思道:“這廝醉了,那裏討得許多!何不拿他些?”也是天罡星合當聚會,自然生出機會來。李吉解那搭膊,望地下隻一抖,那封回書和銀子都抖出來。李吉拿起,頗識幾字,將書拆開看時,見上麵寫著少華山朱武、陳達、楊春,中間多有兼文帶武的言語,卻不識得,隻認得三個名字。李吉道:“我做獵戶,幾時能夠發跡,算命道我今年有大財,卻在這裏。華陰縣裏現出三千貫賞錢,捕捉他三個賊人。叵耐史進那廝,前日我去他莊上尋矮丘乙郎,他道我來相腳頭躧盤,你原來倒和賊人來往!”銀子並書都拿去了,望華陰縣裏來出首。
卻說莊客王四,一覺直睡到二更方醒覺來,看見月光微微照在身上,吃了一驚。跳將起來,卻見四邊都是鬆樹。便去腰裏摸時,搭膊和書都不見了。四下裏尋時,隻見空搭膊在莎草地上。王四隻管叫苦,尋思道:“銀子不打緊,這封回書,卻怎生好?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眉頭一縱,計上心來,自道:“若回去莊上說脫了回書,大郎必然焦躁,定是趕我出去,不如隻說不曾有回書,那裏查照。”計較定了,飛也似取路歸來莊上,卻好五更天氣。
史進見王四回來,問道:“你緣何方才歸來?”王四道:“托主人福蔭,寨中三個頭領,都不肯放,留住王四吃了半夜酒,因此回來遲了。”史進又問:“曾有回書否?”王四道:“三個頭領要寫回書,卻是小人道:‘三位頭領既然準來赴席,何必回書?小人又有杯酒,路上恐有些失支脫節,不是要處。’”史進聽了大喜,說道:“不枉了諸人叫做賽伯當,真個了得。”王四應道:“小人怎敢差遲,路上不曾住腳,一直奔回莊上。”史進道:“既然如此,教人去縣裏買些果品,案酒伺候。”
不覺中秋節至,是日晴明得好。史進當日分付家中莊客,宰了一腔大羊,殺了百十個雞鵝,準備下酒食筵宴。看看天色晚來,怎見得好個中秋?但見:午夜初長,黃昏已半,一輪月掛如銀。冰盤如晝,賞玩正宜人。清影十分圓滿,桂花玉兔交馨。簾櫳高卷,金杯頻勸酒,歡笑賀升平。年年當此節,酩酊醉醺醺。莫辭終夕飲,銀漢露華新。
且說少華山上朱武、陳達、楊春三個頭領,分付小嘍羅看守寨柵,隻帶三五個做伴,將了樸刀,各跨口腰刀,不騎鞍馬,步行下山,徑來到史家莊上。史進接著,各敘禮罷,請入後園,莊內已安排下筵宴。史進請三位頭領上坐,史進對席相陪,便叫莊客把前後莊門拴了。一麵飲酒,莊內莊客,輪流把盞,一邊割羊勸酒。酒至數杯,卻早東邊推起那輪明月,但見:桂花離海嶠,雲葉散天衢。彩霞照萬裏如銀,素魄映千山似水。影橫曠野,驚獨宿之烏鴉;光射平湖,照雙棲之鴻雁。冰輪展出三千裏,玉兔平吞四百州。
史進正和三個頭領在後園飲酒,賞玩中秋,敘說舊話新言,隻聽得牆外一聲喊起,火把亂明。史進大驚,跳起身來分付:“三位賢友且坐,待我去看。”喝叫莊客:“不要開門!”掇條梯子,上牆打一看時,隻見是華陰縣縣尉在馬上,引著兩個都頭,帶著三四百土兵,圍住莊院。史進和三個頭領隻管叫苦,外麵火把光中,照見鋼叉、樸刀、五股叉、留客住,擺得似麻林一般。兩個都頭口裏叫道:“不要走了強賊。”
不是這夥人來捉史進並三個頭領,有分教,史進先殺了一兩個人,結識了十數個好漢,直使天罡地煞一齊相會。直教蘆花深處屯兵士,荷葉陰中治戰船。畢竟史進與三個頭領怎地脫身,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