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回 詞雲:
世間欲斷鍾情路,男女分開住。掘條深塹在中間,使他終身不度是非關。 塹深又怕能生事,水滿情偏熾。綠波慣會做紅娘,不見禦溝流出墨痕香?
——右調《虞美人》
這首詞,是說天地間越禮犯分之事,件件可以消除,獨有男女相慕之情、枕席交歡之誼,隻除非禁於未發之先。若到那男子婦人動了念頭之後,莫道家法無所施,官威不能攝,就使玉皇大帝下了誅夷之詔,閻羅天子出了緝獲的牌,山川草木盡作刀兵,日月星辰皆為矢石,他總是拚了一死,定要去遂心了願。覺得此願不了,就活上幾千歲然後飛升,究竟是個鰥寡神仙;此心一遂,就死上一萬年不得轉世,也還是個風流鬼魅。到了這怨生慕死的地步,你說還有甚麼法則可以防禦得他?所以懲奸遏欲之事,定要行在未發之先。未發之先又沒有別樣禁法,隻是嚴分內外,重別嫌疑,使男女不相親近而已。
儒書雲“男女授受不親”,道書雲“不見可欲,使心不亂”,這兩句話極講得周密。男子與婦人親手遞一件東西,或是相見一麵,他自他,我自我,有何關礙,這等防得森嚴?要曉得古聖先賢也是有情有欲的人,都曾經曆過來,知道一見了麵,一沾了手,就要把無意之事認作有心,不容你自家做主,要顛倒錯亂起來。譬如婦人取一件東西遞與男子,過手的時節,或高或下,或重或輕,總是出於無意。當不得那接手的人常要畫蛇添足,輕的說他故示溫柔,重的說他有心戲謔,高的說他提心在手、何異舉案齊眉,下的說他借物丟情、不啻拋毯擲果。想到此處,就不好辜其來意,也要弄些手勢答他。焉知那位婦人不肯將錯就錯?這本風流戲文,就從這件東西上做起了。至於男女相見,那種眉眼招災、聲音起禍的利害,也是如此,所以隻是不見不親的妙。不信,但引兩對古人做個證驗。李藥師所得的紅拂妓,當初關在楊越公府中,何曾知道男子麵黃麵白?崔千牛所盜的紅綃女,立在郭令公身畔,何曾對著男子說短說長?隻為家主公要賣弄豪華,把兩個得意侍兒與男子見得一麵,不想他五個指頭一雙眼孔就會說起話來。及至機心一動,任你銅牆鐵壁,也禁他不住,私奔的私奔出去,竊負的竊負將來。若還守了這兩句格言,使他“授受不親”,“不見可欲”,那有這般不幸之事!
我今日這回小說,總是要使齊家之人,知道防微杜漸,非但不可露形,亦且不可露影,不是單闡風情,又替才子佳人辟出一條相思路也。
元朝至正年間,廣東韶州府曲江縣有兩個閑住的縉紳,一姓屠,一姓管。姓屠的由黃甲起家,官至觀察之職;姓管的由鄉貢起家,官至提舉之職。他兩個是一門之婿,隻因內族無子,先後贅在家中。才情學術,都是一般,隻有心性各別。管提舉古板執拘,是個道學先生;屠觀察跌蕩豪華,是個風流才子。兩位夫人的性格起先原是一般,隻因各適所天,受了刑於之化,也漸漸的相背起來。聽過道學的,就怕講風情;說慣風情的,又厭聞道學。這一對連襟、兩個姊妹,雖是嫡親瓜葛,隻因好尚不同,互相貶駁,日複一日,就弄做仇家敵國一般。起先還是同居,到了嶽丈嶽母死後,就把一宅分為兩院,凡是界限之處,都築了高牆,使彼此不能相見。獨是後園之中有兩座水閣,一座麵西的,是屠觀察所得,一座麵東的,是管提舉所得,中間隔著池水,正合著唐詩二句:
遙知楊柳是門處,似隔芙蓉無路通。
陸地上的界限都好設立牆垣,獨有這深水之中下不得石腳,還是上連下隔的。論起理來,盈盈一水,也當得過黃河天塹,當不得管提舉多心,還怕這位姨夫要在隔水間花之處窺視他的姬妾,就不惜工費,在水底下立了石柱,水麵上架了石板,也砌起一帶牆垣,分了彼此,使他眼光不能相射。從此以後,這兩分人家,莫說男子與婦人終年不得謀麵,就是男子與男子,一年之內也會不上一兩遭。
卻說屠觀察生有一子,名曰珍生;管提舉生有一女,名曰玉娟。玉娟長珍生半歲,兩個的麵貌竟象一副印板印下來的。隻因兩位母親原是同胞姊妹,麵容骨格相去不遠,又且嬌媚異常。這兩個孩子又能各肖其母,在繈褓的時節,還是同居,辨不出誰珍誰玉。有時屠夫人把玉娟認做兒子,抱在懷中飼奶,有時管夫人把珍生認做女兒,摟在身邊睡覺。後來竟習以為常,兩母兩兒,互相乳育。有《詩經》二句道得好:
螟蛉有子,式穀似之。
從來孩子的麵貌多肖乳娘,總是血脈相蔭的原故。同居之際,兩個都是孩子,沒有知識,麵貌象與不象,他也不得而知。直到分居析產之後,垂髫總角之時,聽見人說,才有些疑心,要把兩副麵容合來印正一印正,以驗人言之確否。卻又咫尺之間分了天南地北,這兩副麵貌印正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