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科學家艾伯特·利萊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在我們看來類似頑童的惡作劇:他在孕婦的羊水裏加入糖精,結果馬上發現胎兒以高於正常1倍的速度吸入羊水。他又向子宮內注入一種味道不好的油,胎兒立即停止吸入羊水,並開始在腹內亂動,明顯地表示抗議。好像在說:別拿我開玩笑,我可是有味覺的!
胎兒的嘴巴發育於妊娠第2個月。在妊娠4個月時,胎兒舌頭上的味蕾已發育完全。這就是說,盡管胎兒的舌頭那麼小,整個舌麵上已經分布了50萬個味細胞——有10多萬個味蕾存在了。在花蕊狀的味蕾尖端小孔內含有味覺感受器,各種不同的味道,通過不同感受器由神經傳導到大腦中樞。雖然味覺感受器很小,但它的本領大得驚人,如人的味覺感受器可感受到千分之六濃度蔗糖溶液中的甜味,隻要1.4~4毫秒就會把甜味傳達到神經中樞,比視覺還快10倍左右。4個月的胎兒有這麼大的本領,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胎兒的嗅覺和味覺相比,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胎兒的嗅覺在妊娠第2個月也開始發育了,到了第7個月,鼻孔就能與外界相互溝通。但是,由於被羊水所包圍,胎兒雖然已經具備了嗅覺器官,卻無法體驗各種氣味。雖然嗅覺功能受條件限製不能得到較大發展,但胎兒一出生就能派上用場。你知道剛出生的新生兒為什麼會本能地尋找到母親的乳房吃奶嗎?靠的就是嗅覺呀!出生後第一次和母體交流時,嬰兒會把母親的氣味牢牢地記在腦海裏,以後隻要母親一走近,孩子就能辨別誰是他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