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四章 “肥貓夫妻”能生個正常兒嗎?(1 / 1)

喜劇電視片“肥貓先生”中的主人公是兩位心地善良的弱智人——肥貓先生和肥貓太太,常人複雜的生活,與他們的簡單世界磕磕碰碰,笑料迭出。其中有一段,肥貓夫妻倆因為不會正確使用避孕套,懷了孩子。圍繞著這孩子能不能留,演繹了一出讓人笑破肚皮的故事。最後還是醫生給了顆定心丸吃:因為肥貓夫妻倆均為後天弱智,他們可以“百分之百”生個和正常人一樣的健康孩子。麵對這個結論,肥貓先生出人意料地說:“即使是弱智,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不是照樣生活得很好嗎!”故事結束的似乎很圓滿,但這時我們卻笑得很勉強了。

在我們看來,電視中的醫生實際上是不夠負責任的。因為哪怕是正常人,都不能100%地保證生一個絕對“正常”的孩子,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誰也不能保證懷孕過程中不受到什麼意想不到的不良刺激。空氣汙染、細菌病毒無處不在,隻不過是健康人生下的孩子健康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優生與胎教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考慮的。後天因素造成的許多疾病,雖然目前還不能肯定會遺傳給下一代,但這些疾病因子有可能被“寫入”遺傳信息的載體——DNA的分子結構中,通過孕育後代,把這些人體信息傳遞下去。比起正常人,他們的孩子有缺陷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醫學研究證明,胎兒在宮內和母親之間存在著生理、情感等信息的雙向傳遞、交流,尤其母親的精神狀態、孕期營養對胎兒的大腦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肥貓妻子也是弱智,在長達260多天的懷孕期間,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樣為胎兒提供良好的孕育環境,即使孩子將來能夠健康地出生,也未必能健康地成長。試想,在孩子的成長期間,兩位連避孕套都不會用的弱智父母,又怎能承擔起養育孩子的重任呢?所以我們認為,肥貓夫婦不生下他們的孩子更好些。

為了避免給社會、給家庭帶來許多不必要的痛苦,我們應該為下一代人的幸福做出必要的犧牲。盡管弱智人也能“生活得很好”,但那畢竟是一種較低層次的滿足,我們應該讓自己和下一代的生活質量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