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柶噠? 母親的生物鍾會影響胎兒嗎?(1 / 1)

1729年,法國天文學家德米蘭在巴黎發現,含羞草的葉子每24小時開合一次;不久,自然研究專家卡爾在花園裏種下了一座花鍾——12種每過半小時開合一次的花——用以指示時間。人體內和其他生物體內,也都存在著生物鍾,而且不止一個。大腦研究人員和分子生物學家發現,一種名為超交叉細胞核的器官構成了體內的鬧鍾。頭部有兩個:位於眼後的神經節是調節一天節奏的中心;兩耳之間的大腦區域,好比是個天然的記時沙漏,能使大腦感知每秒鍾每分鍾的長度。就是說,造物主在人的胎兒時期,就在兩耳之間安了一塊“馬表”。這種短期定時裝置含有一種名為多巴胺的神經傳輸物質,它能使人產生時間感。就像一個沙漏,多巴胺從大腦組織中滴入一個由細胞構成的容器中,在通向大腦的神經管的輔助下,細胞容器內的“水位”就可以被讀出。如果體內缺乏多巴胺(如帕金森症的病人),就沒有時間感,但通過促進多巴胺生成的藥物治療後,他們對時間的分辨力和記憶力又都恢複了。早上人還在睡覺時,“多巴胺馬表”就開始使體溫升高,刺激荷爾蒙的分泌。另有一條通往視網膜的神經管使得生物鍾的運行與太陽升起同步,這個係統對黎明時分的光線最為敏感,人體天然時鍾的精確度可達1%,一個夜晚的誤差不超過5分鍾。這就是許多人在鬧鍾響之前醒來的原因。

母親在懷孕時期的生活節奏,直接影響胎兒出生以後的生活節奏。瑞士小兒科醫生舒蒂爾曼博士的研究報告表明,新生兒的睡眠類型,是在懷孕後數月內由母親所決定的。胎兒也與新生兒一樣,會準確地適應母親的日常生活節律。早睡型的母親生下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有早睡的習慣;而晚睡型母親所生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有晚睡的習慣。如果懷孕期母親的生活節奏不規律,生物鍾紊亂,那麼胎兒的生物鍾就得不到正常的調節,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影響。

曾有報道,一位非常體貼妻子的丈夫,為了讓妻子在懷孕後安心養胎,便一直讓其賦閑在家。其妻為消磨時間,便應鄰居之邀打麻將,不料幾次一玩卻上了癮,一連幾月天天如此——每日裏丟了飯碗便上牌桌,晨昏顛倒飲食不定。待一日發覺沒了胎動,上醫院檢查才發現胎兒早已沒有了胎心音,引產下來還是個龍鳳雙胞胎,悔之晚矣。臨床發現,有一些嗜好打牌的孕婦,常會生下“足月小樣兒”(雖妊娠足月,體重卻低於正常),這是什麼原因呢?專家分析,這可能與孕婦生物鍾的正常節律被破壞有關。

由於孕婦打牌時精神高度緊張,加上長時間坐位,下腔靜脈血液回流受阻,正常的生物鍾紊亂,造成內分泌失調,植物神經係統功能發生障礙,導致正處在快速發育期的胎兒營養不足,影響各係統的發育,尤其是腦細胞的分裂——因為對於大腦細胞來說,這種分裂是一次性完成的,具有很強的時限性。所以說,因生物鍾紊亂對胎兒造成的傷害將遠遠超過對母體自身的傷害。

人體內的生物鍾,在生命形成的最初階段就開始了試運行。從孕育、誕生到死亡,生物鍾將伴隨著生命的步伐,走完人生。作為母親,您送給孩子的是一座什麼樣的生物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