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二

中國數千年來學者,大都不能認清“子”字的界說。我們一看子部目錄,見他門類之多,性質之雜,從這一點,可以知道中國最寶貴的諸子學藝,到今日還不能整理出一個頭緒來而享用他。其實,諸子何得有如許派別?孟子說“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這很顯明的可以看出當時哲學派別,隻有“道”“墨”“儒”三家罷了。——楊是道家。

這三家中,我們今日根據他思想寄托範圍的大小,與夫思想進展的自然統係,當然要推道家思想發生得最早。道,是說自然的天道;又類乎希臘哲學的宇宙論,或自然哲學。——哲學當分為三個統係:自然哲學,以自然為對象;(研究天地內外一切有生物無生物,有形質的無形質的,超天地生死的一個最初唯一的自然原則)精神哲學,以人類精神為對象;宗教哲學,以人格的神為對象。拿中國的學派來歸納:則自然哲學屬於老子;精神哲學屬於孔子,宗教哲學屬於釋迦牟尼。——自然哲學所討論的範圍,便是在研究最初的唯一的真理。如世界之起原,曆史的運命,又如生命秩序的根原,這種學問,在西洋又稱為“形而上學”,與所謂“本體論”對舉。便是研究每個實在為物質的抑精神的。——宇宙論,便是討論宇宙是否由獨立自存之多數個體集合以成?又萬有是否是一體?而部分與全體間有無不可相離的關係?——這名辭,是德國哲學家華爾富創造出來的。

人類每天與大自然相接觸,便對於大自然發生一種懷疑:他急欲體會出一條天人共通唯一的原理來,這便是哲學思想所以產生自然的步驟。這最初的哲學思想,中國的道家,實在足以當之而無愧。近人梁啟超說:

“道家,信自然力萬能,而且至善;以一涉人工,便損自然之樸。”

其實他不但不要人工,他還不信有天工。因為天地也是受大自然的驅迫,而不自主的在那裏不停的工作。這大自然是什麼,便是萬能的天道。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存在,不但在人類未生以前,且在天地未生以前;拿人道去比較天道,真是藐乎小哉!——反過來說,人道便是天道。——所以人當服從大自然,決不能自作主張。莊子說:

“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這個比例,還是不稱。

因為這樣,人隻能聽天地主宰,不能主宰天地。今日科學家的口號“科學萬能”,這真是說夢話!我試問:天地間倘本來沒有這個物,沒有這個理,你科學家縱是萬能,即依據什麼去發明?再進一層說:天地若不予吾人以能,那天地間雖有物,雖有理,我們也無法發明。再徹底說:天地間無限的物與理,拿我們有限的人的壽命與力量,果然能樣樣去發明它嗎?便是現在所發明的,果然是真的嗎?是終古不壞不失敗的嗎?——這都不是我們人類的力量所能知能行的。

漢書藝文誌稱“道家者流”,是包括一切道家思想的學者。——史記說:“言道家之用”,則專稱老子。——道家思想,可分為二派:第一,是消極中的積極派。人受天道自然勢力的支配,當然不能自作主張,但在自然勢力可能的範圍以內,自強不息的去適應天道,這便是消極中的積極。第二,是消極中的消極派。人既是一切有道的使命,除服從自然的使命以外,便無可主張,隻須一味委心任運的去服從天道罷了。第一派的中心人物,便是老子;第二派的中心人物,便是莊子。後世因為要延長道家的曆史,抬高老子的地位,便常常將黃老並稱。漢曹參,薦蓋公,講黃老修養之法於文帝;從此,黃老兩個名辭相連。——在當時假借黃帝,原是托古的意思;但老子的道,從此便遮蔽上一層神仙迷信的障礙,真是“愛之反以害之”!

至於老子的曆史,我們如今在古書中找,比較有係統的,便是史記中的一段;但因這一篇列傳,便又起了兩種爭執:一是老子的時代問題,一是老子的生死問題。——史記記老子的身世既不詳,又有許多疑惑的口氣,愈是足以引起後人的爭執。

時代問題,又有兩種說法:一是說老子生在孔子以前;一是說老子生在孔子以後。我們今日研究老子思想的,為什麼要研究他生存的時代?這當然是因思想是以時代為背景的,又因要找出儒家道家思想的因果來:天道思想的產生,與倫理思想的產生,依思想自然發展的推論,究竟何種思想應產生在何種思想以前?這都有深刻的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