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仁,不是說沒有仁心。仁字本來是人造的,在天地本來一切任憑自然;仁也自然,不仁也自然。且天地無心為仁,而生養萬物,也是他,滅絕萬物,也是他;他的所以如此,隻是他的自然。天地生芻狗,萬物互相為芻狗,這也是自然,獸的食芻,人的食狗,是一個自然的適合,天地並不曾為人獸而生芻狗。一切相生相殺,都出於自然,這才到了自然的極軌。我們做人,亦當順應天道,盡其自然,聽其自然;恩怨成敗,無所究心,好似初生的嬰兒,笑啼都出於不自知。老子要我們死心塌地的服從自然,因也便勸我們學小孩子;這是他看出天道的原始狀態,所以我們也要用原始狀態去適應天道。老子說天道,也常常拿小孩子來比喻。他說:

“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聖人皆孩之。”——老子以謂一到童年,便汩沒了天真;所以他說的“嬰兒”“赤子”正是渾然元氣初生之兒。

嬰兒何以可愛?因他天真未鑿,善惡皆出於自然。在嬰兒是無善惡的,無善惡所以無為,無為所以無名。老子的天道,是絕對的,不是相對的。一有了名,便是相對,便不成為最初,不成為唯一;他所以拿種種現象界來比喻,正是他要用現象來說明本體。他的本體,還是一個無。下麵引證的一段,便是老子拿現象來說明無的大用。他說: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利,是利於用,是幫助的意思,不是用的本體。

輻,是車輪子中央的空洞。埏埴為器,便是摶土為器的意思,各項碗盞器具中央,總是空的。戶牖,是說窗洞門洞,和那空屋。輪有空洞,輪子才能轉動。器有空處,才能盛物。窗門有空洞,屋子有空地,才可以流通空氣,安住人物。我們要明白天道,須養得心性空靈,不被眼前的聲色貨利所束縛;虛心容納天道,才能將天道貫徹於胸中。所以無字,正是求真理的不二法門。老子看得人世一切智識道德功利法律,都是窒塞人生智慧的惡物,人看重了一切人造的製度,主觀的思想,便永永不能虛,永永不能見得天道的自然。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智慧出,有大偽。”“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這是排斥智慧的話。——又說:“絕聖棄義;民複孝慈。”“大道廢,有仁義。……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這是排斥道德的話。——又說:“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這是排斥功利的話。——又說:“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法令滋張,盜賊多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俱之!”“代大匠斫,希不傷手。”——這是排斥法律的話。——老子究竟要我們怎麼樣做人呢?你看老子以下的話: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遣。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常足矣。”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種種話,都是老子人生哲學的歸結點。本來一種思想的發生,沒有不受時代驅使的;而思想的歸結點,無非也為補救時代起見。不受時代逼迫的,不成為思想;不能補救時代的,也不成其為思想。老子暗示我們處於強暴政府之下,隻須用虛靜,不合作,不爭的手段,得到最後的勝利。——唉!可憐的不合作!可憐的最後勝利!

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在工讀運動期。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