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間的思想問題
關於兩性關係的文字,每每老是那麼一套話,看了令人索然無味,但在最近的《東方雜誌》(第三十卷第五號)上看到蔡慕暉女士做的《兩性間的思想問題》一文,覺得有不少警語。她是喜歡研究文藝的,又嫁了一位文學家,特重“兩性間的思想”,也許就是她閱曆有得之言吧。
她說:“更有好多人以為結婚是一種神秘的門,未進去的人每每憧憬著門內的幸福,盡力想跨進去,而已進去的人卻每苦於不易退出那門。”這寫盡了“那門”內外萬頭攢動的多少男女的心理!
她又說:“如果能在男女結合之前注意到思想問題,雙方互相開誠布公地交換,討論,研究,更正,到發見誌同道合時再相親相愛,再結成密切的關係,那當然是最理想的了。”“世界上實在隻有誌同道合的兩性結合才能享受真正的兩性幸福,隻可惜人們大都不曾注意到這一點。”誠然!因為隻有心靈能融合為一,彼此在學識思想上能互相欣賞,互相鼓勵,互相切磋,互知甘苦的兩性結合,才能享受真正的兩性幸福。還有一點也很可以注意的,就是選得對了,據蔡女士的觀察,還有發生問題的,她說:
“當她們未婚的時候,她們讀書,做工,研究社會問題,不滿意現家庭製,注意政治問題……但一旦結了婚,她們每會突然改變態度,將書本擱之書架,甚或拋之暗角,不願出外工作,不再研究問題,也不肯在改良家庭上用思想,政治經濟等問題自然更引不起她們的興趣,隻會像廚娘乳媽地照料小孩,注意油鹽醬醋等小事……她們不但不能了解異性的思想,就連未婚的姊妹朋友的思想也會覺得很隔膜。我曾聽見好多朋友告訴我,她們的姊姊嫁了不久,就開口小孩閉口丈夫,叫人聽了怪討厭,有的時候同姊丈談談倒反而有味些。這不是婚後婦女思想容易退步的明證嗎?”
這段話說得異常的深切明瞭,用不著我來加什麼了,但是我覺得還有一點而是很重要的,就是現在的家庭環境——也可以說是社會環境因為家庭稍稍擴展便伸進社會裏麵去了——也有以促成婚後婦女思想的易於退步——假使她是原有思想而亦有意於繼續增進的話。例如我們近來就有幾次接到女讀者來信,說她們因欲出外就業或就學,詢問中國有沒有像蘇俄所設的托兒所一類的機關。此外如家庭中的種種不全的設備,處處費了許多主婦的寶貴的時間,這種時間原來都可利用在學識思想方麵的。我想如有設備適宜的大規模的公寓,裏麵有公共食堂,有公共洗衣作,兒童公育,以及其他公共的設備,在這種大公寓裏居住許多小家庭,予主婦以種種的方便,使她對家務上所費的時間可以減少至最小的限度,在別方麵,便是使她也有充分的時間用在學識思想方麵。
照目前的家庭乃至周圍的社會環境的情形看來,婚後婦女之“隻會像廚娘乳媽地照料小孩,注意油鹽醬醋的小事”,與其說是她們自己情願做,不如說是環境迫她們不得不做,因為“姊姊”所處環境的實際需要,和“姊丈”的不同,和“未婚的姊妹朋友”所處環境的實際需要也不同。如果環境沒有一番徹底的改革,也許有極少數出類拔萃的人物能克服困難,不為所拘束,但已很難,望之一般女子,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