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關係的各方麵(1 / 1)

兩性關係的各方麵

在上期的本欄裏,記者因看到《東方雜誌》上蔡女士著的《兩性間的思想問題》一文,引起一些感想,已略為說過了,但還有些意思要提出來談談。

我曾這樣想,世上的兩性間的關係,大概不外乎這幾種方式:一個方式是心靈的安慰和性的安慰能融合為一;一個方式是隻有心靈的安慰;還有一個便隻有生理的滿足,講不到什麼安慰不安慰。

心靈的安慰和思想問題有密切的關係。“彼此在學識思想上能互相欣賞,互相鼓勵,互相切磋,互知甘苦的兩性結合,才能享受真正的兩性幸福。”(見上期拙作)這就因為隻有如此才能獲得心靈的安慰,而心靈的安慰是“真正的兩性幸福”中的第一要素,缺了這個要素,就是有了性的關係,也隻有性的滿足——第三種方式中的“生理的滿足”的一部分——絕得不到性的安慰。必須和心靈的安慰融合為一的性的關係,才夠得上所謂性的安慰。

第一種方式的兩性關係是最理想的,最幸福的。有了這種關係的兩性,不但是他們本身的新生命,而且也是他們共同為人群而努力的興奮劑,也是他們為著這種努力而排除萬難勇往無前的源泉,也是他們在黑暗中攜著手向著前麵曙光掙紮奮鬥的明燈。革命文豪高爾基亡命國外從事革命運動時,秀外慧中思想敏銳能力豐富的女劇家瑪利亞,便是他的這樣的一個伴侶。她是他的愛人,是他的左右手,是他的心腹,是他的安慰者,是他在患難中的保護者,也可以說他是她的這種種。

第二種方式——隻有心靈上的安慰——那是因為雖則思想上和第一種方式沒有什麼兩樣,但卻因為有了特殊的障礙而無法自由結合,這種關係隻得限於篤厚的友誼,如超出了這個範圍,而又無法排除障礙,結果便不免於悲劇。即在此篤厚的友誼中,亦甘中有苦,苦中有甘。

第三種方式當然是最平凡最無味的,那便是隻有生理的滿足。現在大多數所謂正式夫婦,除極少數的例外,大概都可歸在這一類。這裏麵也有新舊之分。舊的是存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心理,為著生活而嫁,她的看重丈夫,並不在乎丈夫的本身有什麼使她覺到值得看重,隻是因為“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者也”。男的也就隻把他的“家”當作“旅館”,安頓身體的地方,不是安頓心靈的地方。此外還有一部分號稱新女子,以浪漫為前提,以奢侈為常事,今天跳舞,明天打牌,女的以男的為供給物質上享用的奴隸,男的至多亦不過以女的視為當前的玩物,他們都是所謂“無靈魂的人們”,心靈的安慰不安慰,原不是他們所意識得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