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愷居士文席:
惠書誦悉,至用歡慰。朽人於去夏初,往青島講律,秋末返廈門。途經上海,曾與夏、章諸居士晤談。居廈門數月。至舊年暮,到草庵度歲。戊寅元旦始,在庵講《行願品》十日。二月初一日始,在泉州承天寺複講。此外於泉州各地及惠安,演講甚忙。寫字極多,居泉不滿兩月,已逾千件。幸身體康健,不畏其勞也。數日後,須往廈門法會演講三日。下月初旬,複往福州城內演講。講畢,或即返泉州。以後惠書,乞寄承天寺(泉州城內)轉交最妥。朽人出家已來,恒自韜晦,罕預講務。乃今歲正月至泉州後,法緣殊勝,昔所未有,幾如江流奔騰不可歇止。朽人亦發願為法舍身。雖所居之處,飛機日至數次,(大炮疊鳴,玻璃窗震動。)又與軍隊同住(軍人住寺內),朽人亦安樂如恒,蓋已成為習慣矣。幸在各地演講,聽者甚眾,皆悉歡喜。於兵戈擾攘時,朽人願盡綿力,以安慰受諸痛苦驚惶憂惱諸眾生等,當為仁者所讚喜。惟自慚道德學問皆無成就,冒充善知識,虛受信施,濫膺恭敬,至為痛心,時以赧顏。但常慎重審慮,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敢任性率情,庶幾無大過歟。
泉州鄭健魂居士,為立達學園畢業生,時憶念仁者。甚盼仁者攜眷居住泉州鄉間,彼願盡力輔助一切,可以決無危險之虞也(城市危而鄉村甚安)。朽人近在泉州弘法,鄭居士熱心助理,情殊可感。率複,不宣。
廣洽師已往南洋,養正院星散,南普陀駐兵。
四月十八日 演音啟 一五
(一九三八年舊五月十一日,漳州瑞竹岩)
子愷居士道席:
前複一函及信片,寄至長沙,想已轉送。今由泉州寄至四月二十一日惠書,具悉一一。宣紙未收到,茲先寫小幅二葉,俟時局安定再別寫大者奉上也。廈門變難前四日,朽人已至漳州講經。爾來車路毀壞,一時未能返泉州,故在漳州東鄉瑞竹岩暫住,即在此度夏也。朽人居此,人地生疏。時有所需,未便向他人請求。由漢口至漳州倘能郵彙者,乞仁者有以資助,至感。不宣。
五月十一日 演音疏
通信處,由祈保亭轉交。其地址,如信麵所寫。
廈門亂後,漳州物價昂貴,有增至九倍者。惟漳州為閩中產米最多之處,雖久困居於此,必不致絕糧也。乞勿念。
近閱明蕅益大師集,有詩一首雲:
赤日攬作鏡,海水挹作盆。
照我忠義膽,浴我法臣魂。
九死心不悔,塵劫願猶存。
為檄虛空界,何人共此輪。
又讀古人詩雲:“莫嫌老圃秋容淡,猶有黃花晚節香。”朽人近恒發願,願舍身護法(為壯烈之犧牲),不願苟且偷安獨善其身也。仁者與馬居士通信時,乞代致候。附白。 一六
(一九三八年九月十二日,漳州祈保亭)
子愷居士文席:
前複函及寄上寫件,想早收到。《十喻讚》已寫就,奉覽。畫集續編,或可不限定詩句,古今人文句皆可用也,乞酌之。朽人居山掩室,以後惠書,乞托夏居士轉交。若直寄者,未能收到。謹達,不宣。
九月十二日 音啟 一七
(一九三八年閏七月廿四日,漳州祈保亭)
子愷居士文席:
前複函及寫件,想已收到。朽人近在此弘法甚忙,亦頗有良好之效果,可慶忭也。仁者暇時,乞繪釋迦佛像一紙。約二尺高之直幅。(四尺宣紙一張裁開為四幅。)像上,乞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九字。下方紙邊,乞寫“笑棠居士供養、仁者敬繪”(並蓋印)之小字,如常式。至用感謝。通訊處,仍寄漳州東門外浦頭祈保亭。謹懇,不宣。
閏七月廿四日 演音啟
倘仁者多暇,乞再繪如上式之佛像數葉,但不寫上款,一並寄下,尤感。附白。 一八
(一九三八年九月三十日,漳州瑞竹岩)
子愷居士文席:
惠書誦悉,至用感慰。屏聯俟後寫奉。朽人居閩南已十年,緇素諸善友等護法甚力。朽人年來老態日增,不久即往生極樂。故於今春在泉州及惠安盡力弘揚佛法,近在漳州亦爾。誠自慚智識不及,亦藉是以報答諸善友之厚誼耳。猶如夕陽,殷紅絢彩,隨即西沉。吾生亦爾,世壽將盡,聊作最後之記念耳。漳州弘法諸事尚未能了,緣是不克他往。桂林諸居士若有屬書者,乞隨時示知。朽人甚願以書跡廣結善緣,與在桂林居住無以異也。謹謝厚誼,並複。不宣。
九月三十日 演音啟 一九
(一九三八年舊十一月十八日,泉州承天寺)
子愷居士文席:
前承寄畫像,分贈諸友人,歡感無盡。朽人擬在泉州暫時閉關用功(不定期限,大約數月)。以後仁者若通訊時,乞寄與夏居士,附彼函中寄下。因閉關以後,與寺中人約,唯有夏居士函乃可送入關中也。
前屬寫各件,俟寫就,擬寄與夏居士,暫存滬上。桂林近甚不安,想仁者未能久居彼土。據鄙見,以返滬為最穩妥也。不宣。
十一月十八日 演音啟 二○
(一九三九年舊三月廿四日,泉州承天寺)
子愷居士澄覽:
前托夏居士郵奉複書及寫件,想已收到。前日複獲夏居士轉送兩書,誦悉。曼達師所寄二函,於昨日下午始獲披閱。別寫複箋一紙,乞代填入今名,(昔名曼達未知今出家後何名?乞仁者代為填寫。)便中轉寄為禱。朽人近年來,身體雖可勉強支持,但舊病未除,新疾時增。故自去秋閉門靜養,謝絕見客及普通信訊。惟有關係於《護生畫集》等諸要事,乃親自通訊耳。所複曼達師書,甚簡略。因精神恍惚,未能多陳。乞仁者致意於師,請其亮宥。(並乞告雲:朽人於外間罕通信訊,今致師之複箋,乞勿轉示他人雲。)謹複,不具。
音啟 農曆三月廿四日 二一
(一九三九年七月三日,永春普濟寺)
子愷居士文席:
惠書誦悉。拙書一紙,附奉上。《護生畫集》,擬分為兩部。舊輯者,餘已再寫題詩(一切如舊本),其畫及序文依英文本影印製版,與原稿無異,近已由佛學書局印行。此外再擬編輯一部,仁者搜集諸詩寄下,即可專寫也。九月二十日前出版,恐未能。於是日,由仁者撰序一首(書名亦乞仁者酌定),開於新編之首,以為六十紀念可耳。紙張筆墨,餘處甚多,乞勿寄下。圓淨居士已返申,將來新編付印時,倘彼仍在申,可負責助理一切。彼眷屬牽纏,恐難出家,一時或未能離申也。謹複,不宣。
音啟 七月三日
通信處如信麵所寫。 二二
(一九三九年舊十月,永春普濟寺)
子愷居士文席:
前承寄承天寺三函二明信及畫稿,已於今晨收到(夏居士轉寄一箋亦收到),歡感無盡。朽人近來身體尚健,精神大衰,未能構思。畫集題句,擬請仁者代懇浙大校同人分撰。撰就,乞彙寄與夏居士轉交朽人,即可書寫也。
茲將應題句之畫名列下:《中秋同樂會》、《蝴蝶來儀》、《遠書》、《繈負其子》、《被棄的小貓》、《推食》、《運糧》、《遇救》、《漏網》、《盥漱避蟲蟻》、《老牛亦是知音者》(此畫背麵未貼詩句)、《蝶之墓》、《風雨之夜的候門者》、《好鳥枝頭亦朋友》、《牛的星期日》、《螞蟻搬家》、《呦呦鹿鳴得食相呼》、《關關雎鳩男女有別》、《塞雁聯行號弟兄》、《綢繆牗戶》、《方長不折》、《重生》、《敝衣不棄為埋豬也》、《鷸蚌相親》、《歸故山》、《解放》、《群魚》、《群鷗》、《歸市》、《采藥》、《遊山》、《麟在郊野》、《鳳在列樹》,共計三十三幅。題句,凡文、詩、詞(不必全首,僅片段即佳)及新體詩、語體文皆善,以字句簡少為宜。因字數多,須寫小字,製鋅版未能明晰也。撰者姓名,乞一一注出。
擬刪者八頁:《雨後》、《待鶴歸》、《春夜的鼓手》、《春江水暖》、《香餌見來》、《橫行不到人間》、《蟲聲新透》、《青山不識》。(此畫及詩甚佳。因格式與他畫不一律,故刪。)如是未知妥否,便乞示知。
編次擬依甲乙等,以《同樂會》及《來儀》冠首。
今年朽人世壽六十,承繪畫集,至用感謝。但人命無常,世壽有限。朽人或不久謝世,亦未可知。仍望將來繼續繪此畫集(每十年繪輯一編,至朽人百齡為止),至第六編為止。朽人若在世,可雲祝壽紀念。若去世,可雲冥壽紀念(此名隨俗稱之甚未典雅)。或另立其他名目。總之,能再續出四編,共為六編,流通世間,其功德利益至為普遍廣大也。
仁者如與馬居士通信時,乞代致候,並述謝忱。附致酈居士一箋及聯對小幅,又張居士一幅,乞轉交。先此略達,餘俟後陳。以後惠書,乞寄與夏居士轉交為禱。九月二十日所發之尊函,甚可留為記念。擬以此附印於畫集之後,可否,乞示知。
音啟 二三
(一九四○年舊五月廿五日,永春普濟寺)
子愷居士文席:
惠書及畫集文詞,皆收到,至用歡忭。文詞甚佳。朽人暇時,擬隨力稍為潤色。《盥漱避蟲蟻》之畫,作時人裝束,與《人譜》原文似未合。擬由朽人另擬撰一偈,下署學童之名。其刪去之四幅,為《塞雁》、《縱麂》、《歸故山》、《管仲師老馬》。友人欲請奉仁者所繪佛像及護生畫者甚多。擬請以後通信時,隨附寄數紙,絡續寄下。若大包,恐郵局未能寄也。又信箋信封,乞勿用水印朱色者。宜用無朱色者,或油印朱色無妨。因舊式水印朱色之箋封,稍受潮濕,即汙染也。附奉上拙書大佛字二紙。謹複,不宣。
農曆五月廿五日 音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