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一年九月,上海)
廣洽大師慈鑒:
前上明信,想達慈覽。本擬即往廈門,茲因上海友人勸阻(因時局不寧),暫緩動身。以後有他處寄與弘一之信函及書籍等送至尊處者,乞暫為收貯。俟明年春夏之際(或遲至下半年)至寧波時,再當奉複,覓便轉寄可也。種種費神,感謝無盡。性願老法師處,乞代致意。順頌
法安
演音和南 二
(一九三一年十月廿一日,慈溪金仙寺)
廣洽法師:
前呈信片,想達慧覽。今歲擬即在金仙寺過冬,俟明年覓得同伴,當偕來閩南。因行李繁重,一人乘搭輪船,上下殊困難也。前有僧眾發起律學院,欲令音任講解。音自顧難以勝任;而彼內部亦有意見,故已決定停辦矣。前托性願法師轉奉上《華嚴經集聯》一冊,想已收到。謹達,順頌
法安
音和南 十月廿一日 三
(一九三一年舊十一月十三日,慈溪金仙寺)
廣洽大師慈鑒:
昨奉惠書,及轉寄信件等,感謝無盡。前月欲往廈門,雖值阻緣,但其後即返五磊寺。遂由友人幫助,言說調停,即將律學院事完全取消。以後音之身體,可以自由無礙,誠幸事也。爾後往廈之期,尚未能定。俟有因緣,即當與人偕往,親近法座也。謹複,順頌
法安
演音和南 舊十一月十三日 四
(一九三二年三月十四日,慈溪金仙寺)
廣洽法師慈鑒:
惠書,欣慰無已。承詢所需,至用感謝。將來如需用時,當以奉聞。音本擬在此過夏,乃昨夕忽有友人來此,諄諄約往遠方一遊。義不容辭,擬於明晨動身。大約至遲於中秋前返法界寺。料理一切。然後再動身往廈門,親近法座也。
上海佛學書局(在北火車站寶山路口),已印音所書寫之《地藏經見聞利益品》一冊,《地藏經》(《地神護法品》、《囑累人天品》)橫披二張(已出版)。尚有已付印(尚未出版)音所書寫之佛經數種,及將付印之數種並對聯等,大約兩三個月內可以印齊。書局於每種僅贈音十份,不敷分贈諸友人。倘仁者及他緇素諸德,願得拙書石印各種佛經對聯(內有一種係珂羅版),乞直接向佛學書局請購可也。彼處非謀利,故定價甚廉。附以奉聞。瀕行匆忙,草草複此。順叩
法安
三月十四日 演音頂禮
如晤性願老法師時,亦乞代達此意。
覺斌諸大師前,均乞代為問安。 五
(一九三二年舊十月十八日,溫州慶福寺)
廣洽法師慈鑒:
前寄函,想已收到。音自十四日夜間,患痢疾,至今未愈。倘近日可以痊愈,即搭次班新鎰利輪船往廈。倘一時未能痊愈複元者,則更須延期也。所帶行李不多,乞座下勿至碼頭迎接。因病猶未痊,動身之日難確定也。知勞遠念,謹以奉聞。順頌
法安
演音和南 舊十月十八日
當家大師,均此致候。 六
(一九三三年二月,廈門萬壽岩)
普潤法師慈鑒:
前音在妙釋寺居住之房內幾上,尚存有佛書,及床頂上種種書物等,乞皆檢出,俟仁者移居時,一齊帶下。幾上有大本宣紙精印《地藏經》一冊,敬贈仁者。鎖門用小洋鎖一把,亦乞帶下。費神,至感。順頌
法安
演音疏
外包經用紙一束,附呈。 七
(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日,泉州開元寺)
普潤法師道鑒:
承惠施夏衣、食物、郵券、名香等,悉收到,敬謝。茲寄上《華嚴二地章》二包,乞檢受。聞仁等在廈募請《宋藏經》,諸事順利,至用欣慰。謹複,順頌
法喜
演音和南 六月二十日
瑞金法師乞代致候。
前存萬壽岩書架中《華嚴經綱要》四套(外有紙包),乞於尊駕來泉時帶下為感。 八
(一九三三年,泉州)
廣洽法師道鑒:
《續藏經》三包,乞為寄還溫州。每包貼郵票二角三分,係單掛號。重量已秤,每包七冊,能符郵章。
溫州地址:溫州大南門外慶福寺 寂山老和尚 因弘法師 同收。
演音寄
又餘所藏圖章,前年已允許贈與鎮海印西法師。彼倘索取,酌以分贈可也。附陳。 九
(一九三三年底,晉江草庵)
廣洽法師道鑒:
年終二十七日,曾交工人信一件,付安海郵局。本擬掛號,彼不允許,故僅貼郵票五分,未知已收到否?信內所述者,懇為惠施三物:
一、綠豆一大口袋(做稀飯用)。
二、石炭酸一瓶。
三、血清藥水(係內服者)一打,計十二瓶。
因此次生外瘡,血已汙濁不清。故今全身常癢,又生小瘡甚多。故必須多服血清藥水,令血清潔,自然諸病自愈矣。但不知血清藥水(內服者)以何種為最好?乞為請問陳天恩。
演音 一○
(一九三五年正月六日,廈門萬壽岩)
廣洽法師道鑒:
飲食如常,精神日旺,但外症等須漸漸而愈,未可著忙也。醫士或其他有名之西醫,精為選擇。乞先購十二瓶帶下至感。是瘡甚輕,現已漸愈,乞勿念。
惠安講經之信,至今未收到。未知尊處已寄與福埔站否?近已托人到惠安詢問。倘必欲講(《地藏經》)者,惟有懇求瑞今法師代往。俟消息確定後,即托傳貫師之父親廣謙師到廈門,迎陪瑞今法師同往,乞先為致意。若不講者,即不來也。順頌。
法安
演音啟 正月六日 一一
(一九三五年正月初八日,廈門萬壽岩)
廣洽法師道鑒:
瑞今、曦二法師來,攜到文物,已收到,感謝無盡。仁者不甚康健,可以緩來(不久即立春)。以後有藥水等,托他人帶來可也。近向日本請經甚多,共計七八百冊,寄至南普陀寺弘一收。乞仁者費神代領。但書太多,恐海關留難,乞托郵局黃居士為之設法何如?又上海不久彙洋四十元至尊處,轉交餘收,亦乞代領。圖章一方,托瑞今法師麵交,以備領書領款時用。以後有他處寄與之信件,皆乞仁者一一拆閱(恐內有彙票,又恐有他要事也)。謹陳,不宣。
演音啟 正月初八日
附一函致夏居士,乞為掛號寄去,至感。 一二
(一九三五年正月,廈門萬壽岩)
廣洽法師:
仁者下次來時,乞將南普陀功德樓上之大油布帶下(即是曬在樓上者)。此達。
演音上 一三
(一九三五年春,泉州開元寺)
廣洽法師道鑒:
前存南普陀後山書架有《聖德大觀》、《寒笳集》,乞檢出若幹冊,交便人先帶至泉州為感。附二紙,乞交本妙法師。不宣。
演音疏 初四夕 一四
(一九三五年春,泉州開元寺)
普潤法師道鑒:
前函,想已收到,所存妙釋寺樓上諸箱籃及紙包等,於仁等來泉州時,皆乞檢出帶下。(竹箱上寫“未定”二字者,亦乞帶下。能與性法師同時動身尤善。因人多,可以照顧行李也。)費神至感。
仁者如晤李汝晉居士時,乞告雲:前囑寫之件,俟仁者將行李帶來(李博用居士之件亦然),乃能書寫。因圖章印色,皆在其中也。謹達,不宣。
演音啟
鼓山及武昌兩處,餘皆辭謝不往。以後所居之處,俟與性老法師晤麵時,再商酌也。附白。 一五
(一九三五年舊二月十四日,泉州開元寺)
普潤法師道鑒:
前奉上函片,想悉收到。茲有日本書中所夾藏古信箋一紙(為清初時亮邃律師所寫,二百數十年之古物也),其意甚為切要。但係草字,字跡模糊,辨認不清。茲付郵掛號寄上,乞托廈門日本友人代為謄寫一紙(漢字用楷書、 日本字用片假名),掛號寄還,至用感謝。
附致了智法師一箋,乞轉交。萬壽岩所印之單張《淨宗問辨》,乞代請數十張,便中托人帶下。又有一事,附寫於下,乞與性願老人談之。
東石車站附近,僅有菜堂一處,男僧常往食宿,殊多不便。擬請性願老人於講經座上,勸僧眾發心於東石車站附近,興建寺院一處,以便來往男僧食宿,並勸諸居士熱心襄助一切,雲雲。
二月十四日,演音啟
《彌陀經講錄》,下記之二處,如已寄去則善;如未寄者,乞補寄各一包為感。
溫州大南門外慶福寺因弘法師收。
杭州轉崇德縣(石門)財政局徐誌昌居士收。 一六
(一九三五年四月十八日,惠安淨峰寺)
前寄信片,想已收到。乞將存老功德樓樓上之《淨宗寶庫》二冊,付郵掛號寄下為感。此書存在上首靠臥室門之下層大木箱內。箱上大約寫 桑古刊諸經等雲雲(已記不清楚)。此書共二小冊。為鉛字排版新印之本,中國式裝訂,淡綠色之麵紙。謹陳。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