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八日 演音啟 一七
(一九三五年舊五月十日,惠安淨峰寺)
普潤法師道鑒:
惠書誦悉。《靈感錄》題字已寄去。《九華示跡圖》,大約可以寄二十冊來。乞以十冊存仁者處,隨意贈人。所餘十冊之中,其五冊,依前寫之人名送去。尚有五冊,乞檢出一冊,贈與轉法老和尚(由瑞澄師轉交)。其餘四冊之中,乞先付郵局寄下二冊。餘有二冊仍存尊處,俟他時帶來可也。付郵寄地址:本省惠安縣東門外黃坑鋪港仔街回春號藥店劉清輝居士轉交淨峰寺弘一收。劉居士為菜友,甚可靠也。但距寺八裏餘,須俟香客帶來耳。
近來身體康健,乞勿念。
演音啟 舊五月十日 一八
(一九三五年七月十一日,惠安淨峰寺)
近來惠邑多風,地瓜稍有損失。無有水災也。夏季山中不熱,蚊蟻亦少。餘居淨峰,每日標點研習《南山律》約六七小時。精神尚好,無有疾病。足慰慈念。謹上
普潤法師
演音啟
承寄《九華示跡圖》,不久即可收到。預以奉覆。附白。 一九
(一九三五年七月十一日,惠安淨峰寺)
普潤法師道鑒:
惠書誦悉。講稿奉上,乞贈陳丹初居士。
瑞今法師,乞為致候,不一。
七月十一日 音疏 二○
(一九三五年舊七月十三日,惠安淨峰寺)
廣洽法師道鑒:
前上信片,想已收到。今午奉惠書,具悉一一。居淨峰,眠食甚安。
八月底仁者來惠安時,乞將南普陀後山大書架中,所藏《行事鈔》六冊(書旁標題紅字者)、《羯磨疏》六冊、《含注戒本疏》六冊(共計十八冊)帶下。
附奉上明信片一紙,乞為轉寄。將來徐居士寄《南山律要》全部來時,乞為存置後山書架中,無須帶來也。
近研習律學甚忙,未能書寫《地藏經》。(衰老日甚,未能往滬。)自明年正月元旦始,編輯《南山律在家備覽》(有廣略二種)約一年編竟。(以上之意,便中乞告沈、李二居士。)順頌
法安
音啟 七月十三剃度日 二一
(一九三五年舊七月,惠安淨峰寺)
普潤法師慧鑒:
惠函及經二冊,悉收到。附一紙,乞轉交王正邦居士,並乞彼為講解《觀經》發起因緣。(並說明求生西方者,非隻一人求快樂,應發願,願一切眾生悉皆離苦得樂,往生西方,雲雲。)名師韋者,即師法韋提希求生西方之迫切也。韋提希當日,亦因家庭多故,生厭離心,而求往生,與今正同也。仁者值橫難而無大損傷,是因平日戒行堅固,常有善神護衛,故能轉危為安,至用欣佩!淨峰寺道風日隆,住出家人五人,皆持不非時食戒。午後,廚灶不再舉火(炊飯之事,亦出家人自任之。)餘自前日始,講《戒本疏行宗記》。身體甚健(左臂已漸痊愈),乞勿念。不宣。
一音啟 二二
(一九三五年舊九月廿五日,惠安淨峰寺)
普潤法師道鑒:
前函想已收到。餘約於十月初十日以前到草庵,乞仁者於初十後惠臨。前所托攜帶羅甸紙及《金剛經》(南普陀後山大書架中上層所藏之梵本)乞帶至草庵。餘於今冬擬書寫此經,以贈與仁者為紀念也。應依敦煌本寫,或依普通流通本寫,乞仁者詳酌之。謹達,順頌
法安
演音謹啟 九月廿五日 二三
(一九三五年,惠安淨峰寺)
廣洽法師道鑒:
送上信一封,書一包,皆乞掛號寄去。費神,至感。
演音啟 二四
(一九三五年,惠安淨峰寺)
廣洽法師:
《佛教大辭彙》六冊、《佛教大辭典》一冊,乞於暇時送下。
請往他處之信,勿送來;有請托不合宜之事者,勿送來。
演音上 二五
(一九三五年舊十一月廿九日,晉江草庵)
普潤法師道鑒:
居草庵,甚安。已講《梵網經》一卷。自明日始,講《藥師經》。
前存萬壽岩書架中各種書籍、紙件(大張宣紙二包)、信函、香等,皆乞檢出包好,托人帶至泉州。其外,如缽、硯、爐諸器具,皆仍存萬壽岩可也。王、高諸居士,皆乞代為致候。謹陳。順頌
法安
演音 十一月廿九日 二六
(一九三五年舊十二月四日,晉江草庵)
廣洽法師道鑒:
此次往惠安弘法,諸事順利,圓滿成就。昨日到草庵。大約於本月十五日以前,惠安科山寺有掛號信寄與仁者轉交朽人。務乞仁者俟收到此信後,再來草庵。因此信甚要緊也。(內述明年正月講經大會之日期。但餘體弱,不能作長期之講演,擬請性老人代往。)
餘俟麵談,謹達,不宣。
十二月四日 演音啟 二七
(一九三六年春,廈門南普陀寺)
普潤法師道席:
存百源庵:有蓋大篾箱一個(存樓上)。
大紙包香一包(存大殿)。
存性老法師處:龍眼一包。
以上三件,乞托人帶至廈門。
關房宜密防鼠入。
到廈門住功德樓上。
印西師信片上,乞寫地址。
牛皮紙二十張,乞早帶下。
圓淨居士信及書一冊,乞代寄。
關房圓洞門宜稍大,以便在關內講律,聽眾在關外,列席而聽也。
再者,下記各書,現在需用,乞用堅固之紙,包好付郵掛號寄下。每包重至三斤五兩為止,貼郵票二十三分。
△《靈峰宗論》,日本版。(在上首靠門下層之大箱內。即是前函所說之箱內。)
△天津新刻《南山三大部記》《資持記》、《行宗記》、《濟緣記》,為餘圈點之本。在下首當中下層之大箱內。箱裏寫“新刊”南山、靈芝撰述等。《芝苑遺篇》(二冊),亦在此箱內。
△《鈔記通釋及濟覽》(此為日本古寫本)。在下首靠裏上層之小箱內。箱麵寫扶桑古寫本《鈔記通釋濟覽》等等。共兩部。
△《地藏菩薩聖德大觀》二冊(在外廳經板大書架上層)。
△《占察義疏》。(南京刻板,每部二冊,亦在經板書架上層,與他經同一大包。)費神,至用感謝。附白。 二八
(一九三六年舊四月,廈門南普陀寺)
普潤法師:
乙亥(一九三五)歲晚,病皮膚百斯篤,承黃丙丁博士殷勤療治,乃獲除愈。因貯藏其落痂,以為紀念焉。
沙門弘一 二九
(一九三六年舊五月,鼓浪嶼日光岩)
廣洽法師道鑒:
惠書誦悉。諸承費神,感謝無盡。
日本來信及書籍等寄到時,乞為轉送泉州。其他各地寄來之信函及書等,皆存貯仁者之處,乞勿送下。因以後擬不披閱信件,亦不寫回信也。並乞告佛學院及妙釋寺雲:凡有他處寄與弘一之掛號信及書,皆乞勿收,原件退回。
附奉上致大醒法師掛號信一件,乞為付郵掛號寄去。(倘須增加郵票五分,乞為代貼)。謹陳,順頌
法喜
演音啟
附一紙,乞交勝進居士。 三○
(一九三六年夏,鼓浪嶼日光岩)
廣洽法師道鑒:
曩承枉談,諸荷慈念,感謝無盡。近詳細思維,擬先偕仁者同往泉州一次,到彼觀察情形,現在且勿決定也。倘仁者病愈,乞於下午到日光岩一宿,次晨即可偕往也。不宣。
音啟 三一
(一九三六年七月十八日,鼓浪嶼日光岩)
普潤法師:
前函想已收到。茲寄上致李圓淨居士一紙,致李鴻梁居士二紙(彼寓紹興省立第五中學),致鼓山一片,乞仁者閱畢,代為寄出。鼓山所托抄寫《梵網·賢首疏》圈點及封麵後之題字,又《盜戒科表》等,乞仁者費神代為設法,由仁者及諸友人任之。他日抄畢,並乞寄去為感。(不久彼處將《賢首疏》二冊寄至尊處。)謹懇,不宣。
七月十八日 演音啟 三二
(一九三六年舊九月一日,鼓浪嶼日光岩)
廣洽法師道鑒:
尊恙想已痊愈,甚念。高文顯居士現在編輯書籍,宜居幽靜之處。鄙意擬請彼移住功德樓上(韋馱殿旁),既可用功,亦可為餘守護書物。乞仁者向南普陀執事者言之,以為餘守護存彼書物之名義,請文顯移居功德樓上,當可獲允許也。乞酌之。謹陳,不宣。
九月一日為靈芝律師涅槃日
演音啟
附一紙,乞交高居士。又鬱居士托代訂《佛教公論》一份,乞仁者代付大洋一元交訂,住址附呈。定單乞直接寄與鬱居士。此費,俟他日晤時奉還也。 三三
(一九三六年舊九月七日,鼓浪嶼日光岩)
普潤法師道鑒:
前承過談,至用歡慰。茲有二事奉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