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常法師道鑒
夢上 三一
(一九四○年正月廿八日,永春普濟寺)
性常法師道鑒:
曩承慈護,照料布置一切,至用感謝。塵老和尚複來寺,彼意諄諄,約朽人到泉州講經。但朽人痔疾甚劇,難受舟車之勞,故一時不能往泉州。乞仁者於晤彼時,代為致意。並述抱歉甚深,請其願諒為禱。再者,乞仁者便中訪覺圓師,代述朽人意雲,彼前托編輯《藥師聖典彙集》。但編輯時需參考書,俟往鼓浪嶼後乃可著手,故一時未能編輯。覺圓師弘揚藥師法門,朽人甚為讚喜,頗願有以輔助。適值今年四月,為亡母八旬冥誕。朽人擬編輯《藥師經注解》一部,以為回向。書名尚未定。但朽人處,無有參考書。乞向覺圓師借用《藥師經旁解》,及其他各種注解,又朽人前存覺圓師處,有古刊《藥師經注解》兩部。以上諸書皆乞彙齊,合為一包,托妥人帶來,或交郵局掛號寄來。朽人即可著手編輯也。倘寄來時,於封麵寫明“內係《藥師經注解》”字樣,又寫“仁者寄”之字樣,即可由本寺執事者轉送至朽人處也。並乞告覺圓師雲,前年在承天寺講《藥師經》時,有某師曾為記錄,但其稿未交朽人閱覽改正。因朽人講時未曾用心詳研,故其記錄稿無須流布,應即廢棄。俟朽人新編之注解成就時,再刊印流通可也。此信乞交與覺圓師閱覽,並乞仁者代為詳釋其義,至感。不宣。
音啟 正月廿八日 三二
(一九四○年春,永春普濟寺)
餘近來身體精神,日益衰弱,肺病亦頗有進步。想不久即可生西。但現在病勢尚未沈重,不能斷絕食物。故每日仍請妙抉師送飯兩次。惟病人之起居飲食,與健康人不同。此事頗令本常住及妙抉師等,諸多不便。還請彼等格外原諒,是幸。且俟病勢稍重,即可斷絕食物也。以上之意,乞為妙抉師講解之。自今日始,每日送午飯時,增送滾水(即開水)一次。性常法師鑒
音上 三三
(一九四○年夏,永春普濟寺)
有現在不用之衣服數種,須常常曝曬。老病之軀,甚憚其勞。擬暫寄存仁者之處。乞常常取出,於日光中曬之,涼透乃收入包中。種種費神,感謝無盡。性常法師澄覽 三四
(一九四○年夏,永春普濟寺)
《金剛經》出版後,應贈費居士三十冊,以酬其勞。此事如何分配,乞與性老法師商之。上次印時亦曾贈送。以後仁者與他人晤談或通信時,提及朽人近況,乞告雲:近來謝絕通信及見客,養病習靜。無須雲編書用功等。送上畫集題句寫廢者,乞隨宜分贈。又《普門品》,乞贈送願讀誦者。
性常法師
夢啟 三五
(一九四○年夏,永春普濟寺)
奉上新寫之《梵網戒表》二紙。(前餘所寫之表,不甚清楚。今略增改,抄寫工整。應以此稿為準,前稿作廢。)乞仁者照樣抄寫。宜以薄紙蒙於原稿上,精工注意抄寫之。抄畢,再以仁者所抄之紙,交圓拙、妙抉諸師抄寫可也。仁者抄畢,乞將原稿托妙抉師帶下。李圓淨居士通信處,(為靜安寺路何處?)乞示知。此上
性常法師道鑒
夢啟 三六
(一九四○舊七月,水春普濟寺)
十三日為朽人出家之紀念日。請寺中諸師,於上午九時(普濟寺鍾)惠臨敘談。
性常法師道鑒
夢上 三七
(一九四○年十月,永春普濟寺)
性常法師道鑒:
仁者致書與性願老法師時,乞雲:本寺之化身窯及普同塔宜早建築。化身窯宜先築,普同塔或稍遲無妨。再者,焚化屍身,須於命終後,經過七日乃可焚之。萬萬不可早焚。此意,傳貫師尚未了解。乞仁者詳細為彼言之。此事關係甚大,請傳貫師切宜留意也。此達,不宣。
夢啟 三八
(一九四○年,永春普濟寺)
性常法師道席:
拙書《普門品》,若付印時,僅能加紅色直格,不能加方格。方格不可用之理由,因字體有長形,有扁形。寫時高低不等,互相借用地位。若加以平均相等之方格,則字形與格線彼此參差。故萬不可用方格也。若僅直格,則無妨。因每行首尾二字皆齊整,中間數字則互相參差也。倘托費居士經手印者,此紙乞寄與費居士。請彼閱畢,仍寄還仁者。
音啟 三九
(一九四○年,永春普濟寺)
今晨承枉談,厚意盛情,至堪感謝。現在有病,故每日一餐甚宜。將來痊愈時,再改為兩餐可耳。此上
性常法師朗鑒
夢啟 四○
(一九四○年,永春普濟寺)
性常法師鑒:
前購來連城出產之連史紙,甚佳。惜帶來時,稍沾水,致有痕跡。茲乞再代購連城出產之連史紙(上等,厚的),大洋五圓。並購油紙數張。即托紙店用油紙包好,外包報紙。帶來之時,乞注意勿沾水濕。再者,乞仁者向郵局詢問,現在寄往上海之大包印刷品,可否?僅加汽車費大洋八角否?又現在寄往鼓浪嶼之大包印刷品,可否?費神,至感。
夢啟
再乞代購普通毛邊紙,大洋二圓。亦用油紙一並包好,勿沾水濕,帶下為禱。 四一
(一九四○年,永春普濟寺)
香蕉乞掛於高空之處。一則可免鼠噬,二則可以久存不腐。自明日起,早晨送飯時間,改為七點半鍾。餘之小圖章一方,現在需用,乞交妙抉師帶下。前在永春所印諸講錄,如存者尚多,乞分贈培元高中部諸學生。性常法師
夢上 四二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初七日,晉江福林寺)
性常法師道鑒:
惠書誦悉。以後如有他人與仁者通信時,內附有致朽人之信,托仁者轉交者,乞即複一明信片。其文句如下:“惠書,誦悉。屬交弘公之信,已為轉交。但弘公近來老病纏綿,頹唐殊甚。一切之事皆宜從緩,以待將來。失禮之處,乞仁者格外原諒,至禱。”倘有來信欲受皈戒者。乞答雲:僅能命法名,寫小中堂一紙。以後暫未能通信,未能請求特別寫件,香金亦不受,雲雲。山東宋居士處,乞據前之文意,即複一明信片,至感。(乞附告雲:“護生畫材,已轉寄夏居士。”)宋居士通訊處:山東鄆城潘溪渡宋慈波居士收。
十一月初七日 音啟 四三
(一九四二年三月九日,泉州溫陵養老院)
性常法師:
惠書誦悉。分答如下:第二雲:“我食檀越及僧常食”。第三雲:“我昔受戒時,未能如法,故無夏”。第四雲:“我今三衣缽具、並受持(下一句略去)。有未能如法者,後當如法作。”第五雲:“我不別眾食”。近向日本請小字舊《藏經》一部,昨已寄到,共四百十九冊。謹複,不宣。
演音啟 三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