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六年閏三月廿八日,鼓浪嶼日光岩)
關房一切設備,俟稍遲,或音自往,或請友人代檢閱。掩關日期未能預定,不須集送。掩關前於日光岩講說(約在念佛會日)一次。謹複,不宣。
廣義法師道席
演音啟 閏月廿八日
曇昕,梵漢合立。晉魏六朝時高僧,頗有此類之名。閱《高僧傳》可知。曇者,梵語,具雲“曇無”,亦雲“達摩”,法也。昕者,漢語,朝也,日將出也。清初史學大家錢大昕,亦用此昕字為名,號曰曉徵。曇昕者,示法日將升,普照眾生之義也。
戊寅十二月初一日 沙門一音識 二
(一九三八年舊二月,泉州承天寺)
廣義法師道鑒:
此次朽人往菲。傳貫師本擬同往。朽人因其父年老多病,乃改令其弟名天法者代往。此實朽人之意。其他緇素諸公皆不請其同往,唯有天法最適宜。(彼曾侍朽人半載,深知種種之習慣。又彼又有往菲之意。)恐他人於此事致疑,故奉達鄙意,為之證明。(決非由傳貫師推薦。)謹陳,不宣。
音啟 三
(一九三八年舊二月二十九日,鼓浪嶼日光岩)
曇昕法師道鑒:
前荷招待一切,感謝無盡。此次朽人至惠安,當地緇素靡費金錢至巨,不得不居住數日,以答其厚情。前存百源庵之行李三件,乞便中托人送下至感。謹陳,不宣。
二月二十九日 音啟 四
(一九三九年夏,永春)
曇昕法師道鑒:
惠書誦悉。承寄各件,悉收到,感謝無盡。書幅附奉上。行證擬從緩。不久時事或可平定也。仁者近來行持如何?時以為念。常閱《高僧傳》否?誦經念佛日益精進否?仁者係出名門,幼受教育,應常自尊自重,冀為佛門龍象,以挽回衰頹之法運,扶持顛覆之僧幢。蕅益大師寄徹因比丘書雲:“吾望公甚高,勿自卑”等。又雲:“所有不絕如線之一脈,僅寄足下,萬萬珍重愛護,養德充學,以克荷之。”餘於仁者,亦雲然矣。(《寒笳集》甚能警策身心,乞常閱之。)不宣。
音啟 五
(一九三九年八月六日,永春普濟寺)
惠書誦悉。宜至誠專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為禱。仁者閱《格言聯璧》,宜先略去“學問”一門,於“存養”、“持躬”、“接物”諸門,每日擇閱一條,不拘次第可也。
八月六日 音啟 六
(一九四○年六月十三日,永春普濟寺)
惠書誦悉。承施郵票,感謝。所示修持之法,甚善,毋須改易也。謹複,不宣。
六月十三日 音啟 七
(一九四一年四月七日,南安靈應寺)
曇昕法師智覽:
茲送上大包快信二件,乞代以糊封口,交郵局為禱。倘局員不收,乞懇求局長特別通融。信包內皆寫件,為宏揚佛法,非求名利,乞局長讓察。種種費神,感謝無盡。又普通信一件,亦乞代為付郵。不宣。
四月七日 音啟 八
(一九四一年夏,晉江福林寺)
廣義法師鑒:
朽人近來身心衰弱,又兼天氣炎熱,明日萬難至開元踐約。(非是故意,實不得已。)乞代向汪居士為致歉意,至感。又朽人以後擬暫養靜,尊客來訪者亦敬辭謝。謹上。
音啟
附寫件二件,一中堂,一聯對,乞交汪居士。 九
(一九四一年夏,晉江福林寺)
曇昕法師智鑒:
以後有人托寫字者,乞陳達其辦法如下:
二尺以內小中堂寫三行 餘處有已寫好者,(或佛或菩薩名號)。可以贈送。臨時二尺以內小聯對。題上款,至為迅速。
二尺以內之件,若送紙來者。——須延緩,有便乃能寫。若指定寫較小之字者,更遲。或須托人代寫。
二尺以外之件,則遙遙無期。能不送下,最善。否則或礙於情麵,托他人代寫。(原因)精力衰頹,編輯書籍多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