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新世界
21世紀初期,作為戴爾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戴爾將公司帶入一個新紀元。 邁克爾·戴爾的理想
21世紀初期,邁克爾·戴爾使戴爾公司的年收入從350億美元增長為600億美元,這意味著戴爾征服了更多的新世界。一方麵,戴爾增加了其在PC機和服務器市場的份額,另一方麵在新興市場(便攜產品、打印機、存儲器以及網絡設備市場)不斷的攻城略地。
邁克爾·戴爾在1984年創建了以其名字命名的計算機公司,21世紀初,戴爾電腦公司就已經坐上了全球PC市場的頭把交椅。據卡特納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當時戴爾擁有全球PC機市場18%的份額,惠普緊隨其後,市場份額為16%。在北美市場,戴爾的市場份額達到了31%,而惠普僅為19%。自從1996年起,戴爾銷售的英特爾服務器產品數量首屈一指,盡管惠普和IBM的高端Unix服務器依然占據了整個服務器市場利潤的大頭。
當然要實現收入翻番的雄偉目標,除了鞏固原有的市場,戴爾還必須在新涉足的市場取得成功。在這些新興市場中,戴爾麵對的挑戰不小:惠普統治著打印機市場,思科統治著網絡設備市場,存儲器和便攜設備市場也由幾大廠商雄占領。當然戴爾也有其優勢,在業內戴爾高效的生產和銷售模式讓人歎服,而且對這些新興市場,戴爾也采用了新策略:借助與思科公司的合作,戴爾推出了具有競爭力的網絡設備產品;同樣通過與萊克斯馬克公司以及EMC公司的合作,戴爾打印機夢想如願以償,在存儲器市場也日益風光。正是業務範圍的不斷擴大,以及凸現業務重心的轉移,公司將其名字從戴爾電腦公司改為戴爾公司。
邁克爾·戴爾稱,戴爾公司依然有很多的機遇和成長空間。這位年輕的首席執行官認為今後公司增長最快的領域是企業服務器、存儲器和服務業,當然新涉足的網絡設備、打印機、PDA以及投影儀也將成為戴爾今後的重頭戲。 壟斷網絡存儲市場
當然,戴爾並不會因此而忽視PC機和服務器市場。為了進一步推動企業服務器市場的銷售,邁克爾·戴爾倡導所謂的向外擴展(scale out)策略,這一策略促使企業用戶采用低成本的英特爾服務器集群作為其IT基礎設施的根本。通過這一策略用戶可以將所有的計算能力聚集在一起,同時能夠在共享的服務器之間進行計算資源的動態分配。戴爾認為,這一策略能發揮企業用戶的最大計算效率,而且相當經濟。
不過企業用戶似乎並不領情。來自第三大汽車保險公司改革者公司(Progressive)的IT主管馬克·湯姆斯表示,我們並不介意增加服務器個體的能力,而且我們沒有必要遵循這一模式而采用英特爾的計算環境。改革者公司同時還是全美第一大摩托車保險公司,年收入為90億美元。
雖然如此,但這並不影響改革者公司與戴爾之間親密的關係。改革者公司的IT經理們定期會晤戴爾公司的首席技術官和副總裁蘭迪·格魯夫,一起探討產品和技術需求。在過去的幾年間,改革者公司購買了戴爾數以百計的PC機和服務器。不過改革者公司的IT員工擔心采用戴爾這一策略後將引入眾多的服務器,從而增加管理的複雜度和成本。
然而邁克爾·戴爾辯解到,低成本的服務器集群係統完全可以勝任大型昂貴的服務器所承擔的任何工作。英國電信運營商Orange SA公司就將其存儲1300萬用戶的數據庫係統從SUN公司的RISC平台移植到戴爾的Power Edge 6650 Xenon平台,該平台采用了Red Hat的Linux操作係統和甲骨文公司的Oracle9i數據庫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