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企業員工提高崗位技能和認同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培訓的一般目的。由於每個企業自身背景的不同,又必須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明確更為核心和根本的培訓目的。在LG的員工培訓機製中,不斷被強化的一個核心就是更好地為顧客服務。“顧客滿足”是LG員工培訓的一個重要課程,這一課程著重培養企業員工“顧客至上”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從接待顧客的著裝、表情、心態、問候、語言、電話應答等細節,到為顧客服務的行動、心態、處理顧客投訴的原則等,都對員工進行科學係統的培訓。
第二、鮮明的個性化
企業員工在共同的企業價值觀框架下,應當形成一致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企業為了達成這種一致,就必須根據員工個人素質和具體工作崗位的差異,進行個性化的培訓。
第三、先進的培訓手段
在培訓手段方麵,LG電子開辟了一條被稱為IBL(Internet Based Learning)課程的培訓新渠道。通過互聯網,LG電子分設在各地的企業可以和韓國總部直接交流課程設置、培訓方式和方向等。同時,設計以網絡為基礎的學習條件,以遠程教育的形式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四、充足的資金投入
有些企業在員工培訓的資金支持方麵投入不足,或者延續性不佳,這主要是因為企業的培訓部門需要大量的投資,但卻不能直接帶來經濟效益。一些韓國公司在 1997 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為了節約開支紛紛撤銷了培訓機構。LG電子則始終將員工培訓視為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環,不僅沒有削減培訓資金,反而加大了投入。LG電子為員工量身定製培訓課程,他們先把員工分為“技術職社員”和“經營職社員”兩種,然後根據員工的不同要求為其設計不同內容的課程,員工自主選擇參加與否。比如“選修”的專業化課程,“必修”的企業文化、思維理念等課程。這種個性化的培訓使得員工的需求和企業的需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能更有效地達到培訓目的。
第五、人才的本地化
在人才本地化策略上,LG電子也是可圈可點。在 20 世紀 90 年代,LG電子就走出了“立足中國,紮根中國”的第一步。在LG電子本土化戰略中,最值得推崇的是在中國CDMA市場上的成功。在中國CDMA市場上,LG電子市場占有率為 15%,銷售成績已經達到 60 萬台。另外,LG電子和中國浪潮集團合作,保證了其在CDMA手機的產、供、銷各個環節上實現本土化戰略。
自從LG電子進入中國以來,LG集團堅持開展全方位的人力資源本地化策略。目前,在華的 20000 多名員工中,中國籍員工占大多數,其中不少表現優秀的已經晉升至管理高層,特別是LG電子在武漢、濟南、成都等地分公司的經理已經由中國員工來擔任。
2002 年 11 月 11 日,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的 34 名優秀學生從LG電子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盧庸嶽會長手中接過了“LG電子獎學金”的證書,從而揭開了LG電子在全國 19 所大學設立獎學金的計劃。LG電子希望通過設立這一獎學金,為培養本地人才作出自己的貢獻。
LG電子成立至今,作為全球第二大電視機生產商和第三大手機製造商,一直領導著韓國電子行業的發展。作為世界 500 強企業,LG電子最突出的經營之道就是“人本管理”。LG電子公司在經營管理中,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即“尊重人格的經營”和“為顧客創造價值”這兩條管理理念,它們為LG電子帶來了積極的回報。
我國的企業管理也提倡“以人為本”,但“以人為本”絕不僅僅是個概念,而是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製勝法寶。LG電子深信,深入理解和執行“以人為本”思想,對現代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