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學會生存2
2.以從容態度麵對人生
從容,表示宏大、久遠、深邃;從容是一種境界,它深藏於宇宙和曆史的不盡時空中。人生離不開從容。慢慢人生之路,難免挫折和困難,逃避不是解決的辦法,唯有從容地麵對,方是解決之道。
快樂就是一種從容
從容是一種進取。“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是它的精髓。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爭取”,也就無所謂從容。“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是從容而是閑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不是從容是誌趣;蟄居桃園,與世無爭,不是從容是避讓;皓首窮經,範進中舉,不是從容是愚頑;精神勝利,阿Q罵娘,不是從容是自欺。從容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從容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從容是“舍我其誰”。
從容是一種快樂、一種自由。從容的人生是自我解放的人生,是由苦悶的人生向快樂人生不斷邁進。說到從容,我們自然而然就會說到“從容不迫”。由此可見,從容是在“迫”(急迫、緊迫、壓迫、強迫等)的情形下的一種不屈不就、不昏不亂、不慌不急、鎮定自若、安之若素、穩如泰山的心理素質和精神狀態。
從容能讓阻止你“誘惑”走,讓青少年去學會麵對生活及學習上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從容麵對,轉機就在背後
麵試在一個大禮堂進行,幾十個學生被分成4人一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個麵試官。麵試過程很“殘酷”,隻要不入麵試官的法眼,或是答不上麵試官的提問,麵試官就會說:你可以走了,也就是被當場淘汰。
那天和李鳳分一組的是另外3個男生,剛走到麵試官麵前還沒來得及坐下,麵試官隻瞄她一眼就冷冷地對她說:“你可以走了,我覺得你不合適!”
她很震驚,當時她並不覺得很沒麵子,當時心裏滿滿的是不服氣:你根本不認識我,憑什麼看一眼就認為我不合適,憑什麼就讓我走?不過,當時她沒和麵試官理論。也沒有和他說什麼。
另外3個男生都坐下了,當時她不管他們是怎麼想的,她也坐下了。麵試官到底沒趕她走,隻是當她不存在,然後開始對著其中一個男生發問:“你最得意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可能是因為緊張,那個男生竟不知如何作答,支支吾吾地說自己還沒有工作,也沒有做出什麼特別的成就,所以也沒什麼得意的事。她當時心裏很著急,覺得他的回答有點偏題,她可不願意他在第一道坎上就被淘汰。於是在邊上悄悄地提醒他:“你可以說一件在學校裏做過的你自己感到最滿意的事情……”
麵試官看了她一眼,她當時也不以為然:你不至於給我加上一條作弊的罪名吧,這種時候該幫人一把的。反正我已經是“不合適的人”了——這應該就叫“無欲則剛”吧。
不過,接下來的形勢可不容樂觀,3個男生相繼被淘汰了,最後桌前就剩下她一個。麵試官還沒跟她對上話呢。不過,到現在看上去麵試官是有話要說了。她還是不動聲色。終於麵試官開口了:“那3個人應該是你的競爭者,可我剛剛看你一直在幫助他們,你為什麼要幫助他們?他們答不上來不是對你更好?如果他們都淘汰了,豈不是你的機會就來了?”她說:“我不以為他們是我的競爭對手,如果都能通過麵試,將來大家可能還是同事,有困難自然是要幫一下的。”
對她的回答,麵試官不置可否,卻又拾起了先前那個話題:“我剛剛已經對你說,你不合適,你可以走了。可你為什麼不走呢?”
機會來了,該是她說話的時候了。她的“不滿”終於有機會宣泄了,她說:“我覺得你並不了解我,所以,我要留在這裏給你一個了解我的機會。第一,我非常仰慕華為,因為我被華為的企業文化和用人理念所吸引,所以我很鄭重地投出了我的簡曆,也很高興能參加這次麵試。可是我完全沒有想到我遭遇到如此當頭一棒。第二,我還想對你說一句,我認為你的態度對一個麵試者來說很不友善。因為今天我是麵試者,明天我可能是你們的員工;我更可能是華為的潛在的客戶。可是你今天這樣不友善的態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可能成不了你的員工,但明天我可能不再願意成為華為的客戶。第三,你的不友善今天影響了我對華為的看法,明天還有可能影響到我所有的朋友對華為的看法,你知道,你可能趕走了不少你們的潛在客戶!”
麵試官笑了,對她的表現非常滿意。因為從一開始,其實麵試官早就給她出了一道麵試題:如何麵對挫折。要知道,這次招的是銷售員,在未來的工作中,他麵對的會是無窮無盡的拒絕和白眼,人家的態度可能比這位麵試官差好幾倍。如果他連麵試的還算禮貌的冷臉都無法麵對,那他將來如何麵對未來的困難呢?
另外,麵試官對她在麵試中願意幫助別人也表示認同,這恰恰顯示了她的團隊合作精神。她這才恍然大悟,對麵試官的態度表示讚同,也為自己順利通過了麵試感到高興。
其實,我們在麵對的事的時候,不用理會他人的看法,隻要覺得順著自己的心就可以了,就像這位大學生一樣,把自己心裏的不服氣都說出來,不管麵試官聽不聽,隻要自己願意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其他3個都被淘汰了,最後沒有想到麵試通了,所以,遇到困難不用去想得太多,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未必不是一件不好的事。
3.生活需要細心品味
阿爾卑斯山穀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遊人說:“慢慢走,欣賞啊!”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穀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麼可惋惜的事啊!
慢慢走,欣賞啊!我們的生活何嚐不需要這樣呢?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不停地奔波,麻木的表情,飛快的腳步……你已經被你所追求的東西所累了,因為總以為前麵有一個巨大的幸福在等待著你。當你回過頭來看時,卻發現,幸福,原來在路途的點滴之中。
時間不能停滯可是我們可以駐足。也許偶爾的一瞥,你就能看見生活的笑靨!
生活是道菜,需要用心品味
生活是需要人去品味的,否則便難知其中滋味。有滋有味是生活的高境界。不去品又怎麼會知道到底是什麼滋味呢?在坎坷而羈絆的人生路上,我們感悟出種種哲理;在充實而多彩的生活征程中,我們品味到酸甜苦辣。
當我們麵對美味佳肴中的酸甜苦辣時,都會情不自禁地發出一聲:哇!好甜那!啊!好酸那,啊!好辣呀!……感歎聲中帶著喜悅之情。當我們酒足飯飽之後,精神抖擻、麵色紅潤,以滿足的心情、健壯的體魄投入到生活當中時,我們會為此感謝美味佳肴、感謝酸甜苦辣,它給我們的身體提供了養分,使我們滋潤的生存,用健康的身體去開創美好的未來。
生活也像道大菜。做菜講究很多,圍繞生活展開的東西也不少。酸甜苦辣鹹是菜的基本滋味,喜怒哀樂愁是人的基本狀態。生活如做菜,味道太單了不行,各種滋味全都混雜在一起也不行,關鍵要看品嚐者的口味。適合自己的固然喜歡,不適合自己的也不一定全盤否定。權當特色,未嚐不可,這就是品味。
當我們麵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時,又是怎樣對待呢,苦悶、憂愁、焦慮、不安等等……那陰雲密布的神情,還在我們的眼神裏,掛在我們的麵容上,讓我們無從以對,朋友,這時,千萬不要沉悶,千萬不要躲避,這是生活給予的我們的機會,是錘煉我們心靈的機會,讓我們向對待美味佳肴中的酸甜苦辣那樣感歎它、讚美它,勇敢地麵對它,當我們勝利地從困境中直出來時,你會覺得眼前一片光明,你會回頭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道一聲謝謝,因為你才使我成熟。
美味佳肴中的酸甜苦辣,滋養著我們的身體,才能為我們為小家庭謀福利,為社會做貢獻。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淨化我們的心靈,錘煉我們的意誌,我們隻有用心去品味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生活,如一杯綠茶,雖然很淡,卻總有絲絲的清香。茶,需要慢慢品味,生活亦然。生活是要品的,就像有人喜歡品茶、品酒、品咖啡,當你細細品味的時候,你會發現當匆匆掠過時不能發現的美麗。
品味生活,做生活的智者
懂得生活的人,就是懂得品味生活的人。生活就是一個百味瓶,甜酸苦辣樣樣有,同樣的事,不同的人品出不同的味兒,就看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去承受,什麼樣的心境去感受和體味,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
品味生活要有包容之心。沒有博大的胸襟,淡泊的態度,清靜的心境,個中滋味就品不出,更說不清楚,道不明白。感覺也便遲鈍,認為生活無趣、無味、了無生機。
品味生活,可以品味自己的,也可以兼顧其他的。隻要有心品味,用心品味,就會對自己的榮辱得失了然於胸,對他人的悲歡離合洞若觀火,對國家和社會的興衰更替認識深切。
品味生活,如品茶,如品酒。一杯苦茶可視作極品香茗,一壺濁酒亦可當成千年佳釀。
品茶、品酒、品菜肴,都是用嘴品嚐,而品味生活卻離不開大腦。思索的大腦是品味生活的主要工具。大腦人人都有,卻未必都能正常。即使正常,也未必都去思索。即使思索,也未必都去思索生活。所以,真正能夠品味出生活個中滋味的人並不多見。
善於品味生活者,多樂觀、豁達,寵辱不驚,得失兩忘,超然物外,頗具三分禪意。
善於品味生活者,多能駕馭生活,安排生活,改變生活。使生活愈加豐富多彩,絢麗多姿。因為品出其中滋味,故能酌情添減相關佐料,使其鹹淡適中,符合口味。大凡忙忙碌碌、焦頭爛額、為生活所累者,則多無雅興,亦少了生活之樂趣,渾渾然不知如何生活。
善於品味生活者,多珍惜生活、善待生活、經營生活。無論是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抑或是他人的、國家的、世界的,都有它的特點,它的因果,它的存在理由。品味其中滋味,就是研究它的本質,了解它的內涵,把握它的規律特點,從而促進它、鞏固它、升華它,或是改變它、拋棄它、毀滅它。生活因此而更值得品味,也更需要去品味。
你見過嗎?年輕的母親帶著幼小的孩子數著路邊的電線杆,親密的夥伴帶著畫夾記錄身邊的美景,年老的伴侶拉著手看著天邊的夕陽。這,很平淡,卻很美。美好的一瞬定格在生活的空間,常常會令人特別感動。其實,這都是生活的真實片斷啊,隻要你時時關心,生活從不缺美的。
早晨,從夢中醒來。你看那從東方升起的可愛的太陽,看看沐浴在朝陽下的一切,它很美,這就是生活。父母一句關切的話語,好友一聲真誠的問候,老師一番諄諄的教導,它很美,這也是生活。跌倒後的爬起,失敗後的振奮,艱辛的汗,苦澀的淚,這也很美啊!這還是生活。
品味生活是智者的樂趣,庸人隻會混沌度日。因為品味本身就是一個過程,品味者也將一直品味著。恩怨情仇也好,興衰榮辱也罷,打打鬧鬧,離離合合,一切都將過去,一切都將繼續,一切都是一個過程——一個需要品味的過程。
人生的道路不能重走,昨天的故事無法重複。我們所要追求的不隻是高高在上的風景,還有會欣賞的明眸,會品味的心靈,隻有欣賞與品味才是人生的本質。
慢慢走,欣賞啊!欣賞現在的生活,品味人生的過程。我們欣賞天邊的風景,我們品味飛翔的過程。也許,天空沒有飛過的痕跡,但我們的心裏裝著整個天空。
生活需要智慧,人生需要領悟,現實生活是最真實的。細細品味人生,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滋味。體驗是快樂的,細細地領悟,真切地品味,生活真的好甜美!
4.熱愛生活,擁抱生活
記得哪位哲人曾經說過,生活就是一麵鏡子,你對它露出笑臉,它回報你的就是一臉燦爛,你對它展現的是滿麵愁容,它回報你的就是愁眉不展,是的,人生的快樂與否,其實就在於對生活的態度。熱愛生活表現在對生活充滿自信,對人生充滿希望,積極進取,在困難麵前永遠堅強,還有對生命的敬畏。
熱愛生活——學會自信
一日,老頭拉著一車沉重的鋼管來到一個陡坡下,不禁望而卻步。心想,靠他一個人拉上去肯定不可能,得有人幫一把才行。正在為難之時,一個熱心的過路人走了過來,笑著對老頭說:“沒關係,我來幫你。”說著,便鄭起袖子,拉開一副推車的架勢。見有人來幫忙,老頭心裏便添了底氣,力氣也上來了。老頭在前頭使勁地拉車,熱心人在後麵不住地喊著:“加油!加油!”經過一番努力,老頭終於把車拉上了坡。當老頭要感謝熱心人的幫助時,熱心人卻說:“你不要感謝我,要感謝就感謝你自己,因為我的手患有嚴重的關節炎,根本用不上力,我隻是在旁邊喊喊‘加油’而已,把這趟車拉上來全靠你自己。”
一個內心充滿自信的人,就能擁有無窮的力量,克服艱難險阻,創造人間的奇跡。
熱愛生活——充滿希望
一名心理學家向朋友講述他做過一個實驗:將兩隻大白鼠丟入一個裝了水的器皿中,它們會拚命地掙紮求生,一般維持的時間是8分鍾左右。然後,他在同樣的器皿中放入另外兩隻大白鼠,在它們掙紮了5分鍾左右的時候,放入一個可以讓他們爬出器皿的大板,這兩隻大白鼠得以活下來。若幹天後,再將這對大難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樣的器皿,結果真的令人吃驚:兩隻大白鼠竟然可以堅持24分鍾,3倍於一般情況下能夠堅持的時間。
這位心理學家總結說:前麵的兩隻大白鼠,因為沒有逃生的經驗,它們隻能憑自己本來的體力掙紮求生;而有過逃生經驗的大白鼠卻多了一種神奇的力量,它們相信在某一個時候,一個跳板會救它們出去,這使得它們能夠堅持更長的時間。這種精神力量就是積極和心態,或者說是內心對一個好的結果心存希望。
當時,他的朋友心裏想著那兩隻大白鼠,覺得不是滋味,就略帶反感地對他說,有希望又怎麼樣,最後它們還不是死了。出乎我的意料,這時,他告訴我:不,它們沒有死,在第24分鍾時,我看它們實在不行了,就把它們撈出來了。
朋友問:為什麼要那麼做?
他說:因為有積極心態的大白鼠有價值,更值得活下去,我們人類應尊重一切希望,哪怕是大白鼠心中的希望。
希望就是力量。在很多情形下,希望的力量可能比知識的力量更強大,因為隻有在有希望的背景下,知識才能被更好地利用。一個人,即使他一無所有,隻要他有希望,他就可能擁有一切;而一個人即使擁有一切,卻不擁有希望,那就可能喪失他已經擁有的一切。
熱愛生活——永不放棄
一個故事說的是,兩個探險者迷失在茫茫的大戈壁灘上,他們因長時間缺水,嘴唇裂開了一道道的血口,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兩個人隻能活活渴死!一個大一些的探險者從同伴手中拿過空水壺,鄭重地說:“我去找水,你在這裏等著我吧!”接著,他又從行囊中拿出一隻手槍遞給同伴說,這裏有6顆子彈,每隔一個時辰你就放一槍,這樣當我找到水後就不會迷失方向,就可以循著槍聲找到你。千萬要記住,好嗎?
看著同伴點了點頭,他才信心十足地蹣跚著離去……
槍膛裏僅僅剩下最後一顆子彈,找水的同伴還沒有回來。“他一定被風沙湮沒了或者找到水後撇下我一個人走了。”年紀小一些的探險者數著分數著秒,焦灼地等待著。饑渴和恐懼伴隨著絕望如潮水般地充盈了他的腦海,他仿佛嗅到了死亡的味道,感到死神正麵目猙獰地向他緊逼過來……他扣動扳機,將最後一粒子彈射進了自己的腦袋。
就在他的屍體轟然倒下的時候,同伴帶著滿滿的兩大壺水趕到了他的身邊……
故事中年紀小的探險者是不幸的,因為他放棄了堅持,同時也就放棄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很多時候,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麵對困難和挫折,我們能夠咬著牙堅持著熬過最漫長最艱難的時刻;可當成功將要與我們伸手相握的時候,卻因為我們最終的放手,便與他擦肩而過了。咬緊了牙關,死神也害怕地躲遠了。
還有這樣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羅伯特與妻子瑪麗終於攀登到了山頂。站在山頂上眺望,遠處的風景在陽光下變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兩人高興得手舞足蹈,忘乎所以。悲劇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羅伯特一腳踩空,隨著萬丈深淵滑去,短短一瞬間瑪麗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當時她正在懸崖邊上的一棵樹下,她下意識地一口咬住了羅伯特的上衣,抱住了大樹。
羅伯特懸在空中,瑪麗咬緊牙關,兩排潔白細碎的牙齒承擔了一個高大魁梧身軀的全部重量。他們像一幅畫,定格在藍天白雲大山峭石之間。瑪麗的長發像一麵旗幟,在風中飄揚。
由於瑪麗不能張嘴呼救,半小時後才有過往的遊客救了他們。而這時的瑪麗,美麗的牙齒和嘴唇早已被鮮血染的通紅。
有人問瑪麗如何能挺那麼長時間,瑪麗回答:“當時我頭腦裏隻有一個念頭:我一鬆口羅伯特肯定會死,於是我就咬緊牙關。”
人們發現死神也怕咬緊牙關啊!困難的時刻,絕望的時刻,千萬別輕言放棄,再堅持,因為死神最害怕聽到咬緊牙關的咯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