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奮鬥,就能成功
埃利胡·布裏特深有感慨地說:“當第一次徹底地理解了荷馬的《伊利亞特》最開始15行的真正內涵時,是我一生中最自豪的時光。”由於埃利胡·布裏特在16歲時就失去了父親,所以他不得不到本村的一個鐵匠鋪當學徒。他每天都得在煉爐邊工作10到12個小時,但是這個勤奮的小夥子卻在拉著風箱的同時,在腦海裏緊張地進行著複雜的數學運算。他經常到伍斯特的圖書館閱覽那裏豐富的藏書。在他當時的日記中列舉了這樣一些條目:“6月18日,星期一,頭痛難忍的同時,堅持看了40頁居維葉的《土壤論》、11課時的冶金知識、64頁法語。6月19日,星期二,看了10行波希米亞語、9行波蘭語、60行希伯來語、30行丹麥語、10課時的冶金知識、15個星座的名字。6月20日,星期三,看了8行敘利亞語、11課時的冶金知識、25行希伯來語。”
埃利胡·布裏特被人們尊稱為“學識最為淵博的鐵匠”,並以其為人類文明作出的傑出貢獻而名垂史冊。他一生中,精通了18門語言、掌握了32種方言。當愛德華·埃弗雷特在談及這個出身貧賤的男孩自學成才的經曆時,曾經心生感慨地說:“那些有著優越條件和良好教育1機會而不好好利用的人在他艱苦的奮鬥曆程麵前一定會感到無地自容。”
克裏斯娜·威爾森在瑞典的一個偏僻的街區過著貧窮窘迫的生活。她總是赤著雙腳在街上穿行。她既沒有高貴的家世,也沒有富有的雙親。然而,她那飽含溫情和優雅的歌聲卻能夠產生無窮的魅力,讓整個世界為之傾倒,並贏得了世人的尊敬。
“窮的年輕人也不例外。”塔爾梅吉博士語重心長地對年輕人說:“事實上,身處不利環境中的你們現在是和那些最終會超越芸芸眾生的卓越人物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如果你們記住我的話,並在30年之後好好地回味咀嚼的話,你們將會發現,實力雄厚的工業巨頭,家財萬貫的億萬富翁,口若懸河的雄辯之士,才華橫溢的詩人和作家,運籌帷幄、叱吒風雲的政治家、仗義疏財、散金如土的慈善家等等那些才智卓絕之士,以及那些位高權重之人與你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不會比你有絲毫的優越條件,甚至與你一樣貧窮潦倒、捉襟見肘。”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自己創業既沒有任何條件,也沒有任何資本。但是,年輕人,到圖書館去吧,在書的海洋裏自由遨遊時,你會看到上帝賦予了我們每個人多麼奇妙的財富。這些財富就在你的眼睛裏,在你的耳朵中,在你的手上,在你的腳下。然後,讓命運的醫生帶你到解剖室,聽一聽他對你所讀的內容是如何解釋的。永遠不要說自己沒有創業的起步資本,犯這樣的錯誤簡直就是在褻瀆上帝。上帝賜予的禮物和財富,任何人身上都具備,即使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年輕人也不例外。”
那些習慣於怨天尤人,不敢在生活中跨出最重要的第一步的年輕人比起那些敢於大膽探索、勇於創新的同齡人,其成功的機會要小得多。在常人眼裏一個報童是不可能在任何一個領域中大有作為的。然而,托馬斯·愛迪生這位對美國大陸的工業革命起到了曆史性推動作用的大發明家就曾經是大幹線鐵路上的一個報童。愛迪生在涉足化學領域時,僅僅15歲,而且還自己弄了一個流動的實驗室。一次,他正在火車的一個角隅裏從事秘密實驗時,火車突然拐了一個大彎,結果,裝有硫磺酸的瓶子破裂了,一股怪異的氣味隨即飄散開來,同時還發生了一係列複雜的化學反應。這位年輕的科學愛好者立即被深受其害並忍無可忍的列車長從火車上驅逐了出去。
這樣的例子在愛迪生的發明生涯中數不勝數。在麵對任何危險場麵時,他總能處變不驚、化險為夷,在嚐盡了人間世態的種種冷暖炎涼後,最終成了世界科學園地裏最輝煌璀璨的一顆明珠——人們交口稱讚的發明大王。當有人問愛迪生成功的秘訣時,愛迪生說,他始終過著一種完全自製的生活,除了工作之外,他對待任何事情的態度都是適可而止。
事業生涯從報童開始的傑出人物還包括克利夫蘭總統的首席競選負責人和財政部長丹尼爾·曼寧、瑟羅·威德、大衛·希爾等人。這些雄心勃勃,從社會的最底層一步一個腳印踏實進步的報童們似乎在紐約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