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造就人才(1 / 1)

逆境造就人才

“德魯,德魯,晚上幹活,白天遊蕩。”一個小男孩對塞繆爾·德魯大聲叫喊著。的確,德魯白天大部分時間用來討論政治,而把工作安排到了晚上。

“你為什麼不把那個可惡的小家夥捆起來?”德魯的朋友聽了德魯的講述後問。“我做不到。”德魯回答道,“這些話震驚了我,即使一顆擦過我耳邊的子彈也沒有這麼大的震撼力,我完全傻了,我無所適從。從那一刻起,我就發誓:以後絕不能給人機會這樣說我。這孩子的聲音那一刻對於我來說仿佛來自於上帝,它如一記重錘敲醒了我,它使我明白虛度光陰是多麼可恥,無所事事、遊手好閑又是多麼可憎。”

塞繆爾·德魯真的改變了生活方式,他不再無聊地去討論政治,而專心致誌地經營起生意,最終他成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生意人,名聲絲毫不遜於那些知名的作家、學者。

阿拉貢在包數學課本時發現了一張廢麵,他有些不高興,這時,他看到了一段話:“堅持,不要放棄。隨著你持續的努力,你所遇到的困難定會一個個被解決,隻要堅持,黎明定會到來。”這段話來自數學家達蘭貝爾給朋友的一封信。阿拉貢銘記了這段話,把它作為激勵自己不斷前進的座右銘。阿拉貢後來成為了那個時代最有成就的天文學家。

“從一定角度看,敵人是對我們最有幫助的人。”埃德蒙·伯克說,“因為是敵人使我們對問題考慮得更周密、更詳細,處理問題更謹慎,這樣我們思想就更深入,不會流於表麵。”

在庫柏學院的奠基石上刻著這樣一段話:“庫柏學院的創建目的是開辟一條通往科學知識的大路,讓我們這座城市乃至國家的年輕人都能從這裏起步,領略創造之美,聆聽祝福之語,從而衷心感謝賜予這一切的造物主。”

“那些在溺愛中的孩子真的很可悲。”查爾斯·諾道夫這樣說道,“雖然他們總是比別的孩子晚起,口袋裏也時時裝滿了零食。當別的孩子在冰天雪地裏玩的時候,他們多半躲在火爐後麵。他們隻有真正學會了遊泳才肯下水,但即便這樣,他們的父母還擔心不已。這樣的孩子看到別的孩子起大早去喂牛,看到他們沒有零食吃,看到他們為了生計而不得不去幹活,心裏也許會慶幸不已。但是,從成才和發展的角度看,該可憐的倒是他們這樣泡在蜜罐裏的孩子,懶惰和無知將使他們一生平庸。”

在學校固然可以學到條條塊塊的法律條文和規則禮節,但是要想把它們轉化為處理現實問題的標尺,隻有在與人實實際際的接觸中運用它們。

了解美國曆史的人會驚奇地發現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那些叱吒美國政壇,或者其他領域的風雲人物多半來自於自然環境惡劣的新英格蘭地區,其中不乏世界影響的發明家、詩人、作家以及藝術家。有一本小冊子就羅列出了這些大人物,共有191位,各個領域的都有。他們都與馬薩諸塞州文塞克斯縣結下過不解之緣,或在這裏出生,或在這裏受教育,或在這裏一舉成名,或在這裏受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