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就是勝利(2 / 2)

藝術家弗蘭克·卡本特在白宮創作《<獨立宣言>的簽署》時受到了格蘭特的有益影響。原來,那段時期弗蘭克非常焦躁,他突然想起了格蘭特,就問一名工作人員:“你了解格蘭特將軍嗎?他最大的特征是什麼?”那個工作人員想了想,回答道:“格蘭特將軍有著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和強大意誌力,一旦確定了目標,就會集中全部力量勇往直前,直至達到目標。”

林肯在年輕的時候就立誌做一個有大眾影響的人,為此,他積極吸取知識。為了練習演講,他每天要徒步走上七、八裏路去一個辯論俱樂部,林肯戲稱這種訓練為“實踐辯論術”。

為了學習英語語法,林肯向校長蒙特·格雷厄姆征求意見。

格雷厄姆校長說:“要想學習語法,隻有去一個學習班,可這個學習班距離這兒至少有6英裏。”

林肯顧不得再聽格雷厄姆校長說些什麼,馬上辭別了校長,徑直朝那個學習班趕去。很快他借來了幾本科克漢姆語法書。從此林肯專心致誌投入到學習語法中,他把所有的休息時間都用上了。他還叫上格瑞尼幫他“學習”,格瑞尼拿著書,林肯照章背誦。在遇到理解不了的地方,林肯就會找格雷厄姆校長解釋。

林肯高度的學習熱情感動了很多人,格瑞尼無償借書,格雷厄姆校長義務幫忙,就連村裏的木匠也時常給林肯一些刨花,每天晚上,林肯就用木匠師傅送的刨花點火照明學習,很快林肯就掌握了全部語法,並能熟練應用。

林肯就是以這種態度學習他認為該掌握的“科學的東西”,在學習的過程中,林肯還認識到隻要做到全力以赴,沒有完成不了的事。

小時候的丹尼爾·韋伯斯特同別的孩子一樣平凡普通,人們也並未多關注他。在進入新漢普郡的埃克塞特學院學習沒幾天,丹尼爾就哭著回來了。一個鄰居問他為什麼哭,丹尼爾說他對未來失去了信心,在他向全班申述了自己的偉大夢想後,遭到了全班同學的恥笑:“一個成績最差的劣等生的白日夢。”韋伯斯特傷心極了,他決定棄學回家。這個鄰居聽後說:“韋伯斯特,做人不能沒有意誌力,更不要隨意放棄,如果你現在放棄了學業,我敢保證你要後悔一輩子。聽我的話,丹尼爾,回到學校去,努力學習。”韋伯斯特想了想,重新回到了學校。

不久以後,丹尼爾的成績開始直線上升,很快名列前茅,並且一直保持了下去。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之所以經常遭受著失敗的打擊,其中主要原因在於他們走得不夠遠,也就是說他們還沒有完全掌握應該掌握的東西,就急於嚐試,所以遭受失敗是完全正常的事。

美國國家專利局裏經常堆滿了一些馬上要成功的發明產品,隻需要發明者再稍稍努一下力,情形就會大為改革,結果也會截然不同,但差就差在那一點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