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阿爾溫·托夫勒:《未來啟示錄》
我們認為我們的文化已接近正午,其實它仍在閃耀著晨星的黎明時分呢。
(美)愛默生《愛默生文集》
為一種關於人、生活、教育、工作、文化的新概念而進行的文化戰鬥,是為社會主義而進行的其他一切戰鬥獲得成功的前提,因為它確立它們的意義。
(法)高茲:《勞動戰略》
物質文明越進步,為了指導物質文明,就必須有更高水準的精神文化。否則就不會誕生真正的繁榮、和平和幸福。
(日)鬆下幸之助:《創業的人生觀》
如果我們要求文明社會永遠受他們未開化的祖先的製度的支配,那就等於是叫一個大人還穿他小時候穿的外衣。
(美)傑弗遜:《傑弗遜文選》
總而言之,文化是發展的一個基本方麵,其奮鬥目標是人類的幸福,並向人類提供一個與其環境相適應的、共同的、高水平的生活。
(突)穆罕默德·姆紮利:《言必行》
一切時代的一切民族都為建立人類文化大廈而進行勞動。
(德)約翰·赫爾德
我們應當珍視各類文化,而不是竭盡全力地把一個種族或文化的標準強加於某一民族或整個世界。
(美)弗朗克·N·麥吉爾:《世界名著鑒賞大辭典》
這個世界必須是沒有民族國家的人類共同體,在那裏個人的尊嚴和自由得到保證,在那裏種族和文化之花開得姹紫嫣紅。
(日)阿部正雄:《禪與西方思想》
要提高文化,就必須研究文化史,研究人類的全部文化遺產。
(蘇)加裏寧:《在教師會議上的演講》
我們必須接受我們人類遺產的全部含義,其中最重要的含義之一是:生物性行為遺傳的範圍狹小,傳統移遞的文化過程的作用巨大。
(美)露絲·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
輕視傳統是愚蠢的行為。然而,如果說人類的諸多關係必須不斷地得到改善,那麼隨著自我意識和智能的日益提高,我們就必須駕馭傳統,並對傳統采取批判的態度。
(德)愛因斯坦:《晚年隨想》
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夢魘一樣糾纏著活人的頭腦。
(德)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一個人生在一個太老的民族中間是需要付很大的代價的。
(法)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舊時代裏愛講究傳統,新時代裏講究的是進步。這兩條指導原則恰恰是針鋒相對的。
(英)蒙哥馬利:《現代戰爭中武裝力量的組織》
每一種偉大的改革,每一種巨大的進步,越是毫無顧忌地推翻根深蒂固的成見,以及同傳統的教條作鬥爭,它所遇到的抵抗也就越強烈。
(德)海克爾:《世界著名科學家傳論》
許多人對待傳統甚至是對待他們本國傳統的方式是,不作批判檢驗地全盤接受。
(古希臘)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必須取得資本主義遺留下來的全部文化,用它來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取得全部科學、技術、知識和藝術。沒有這些,我們就不能建設共產主義社會的生活。
(蘇)列寧:《蘇維埃政權的成就和困難》
馬克思主義這一革命無產階級的思想體係贏得了世界曆史性的意義,是因為它並沒有拋棄資產階級時代最寶貴的成就,相反地卻吸收和改造了兩千多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
(蘇)列寧:《論無產階級文化》
無產階級文化應當是人類在資本主義社會、地主社會和官僚社會壓迫下創造出來的全部知識合乎規律的發展。
(蘇)列寧:《青年團的任務》
隻有確切地了解人類全部發展過程所創造的文化,隻有對這種文化加以改革,才能建設無產階級的文化。
(蘇)列寧:《青年團的任務》
任何人都是以其前人為基礎,都是從前人那裏學習的。
(德)考茨基:《唯物主義曆史觀》
當然,把前人學到的東西全部都學過來是困難的,即使是學過來,如果不利用,也沒有意義。但是,至少應該在前人積累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因此學習前人已有的成就,是非常重要的。
(日)吉穀豐:《日本技術問題縱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