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理論概述(2 / 2)

(1)歸並

歸並,就是把內在聯係比較緊密的段落歸並為一個層次。如果全篇稿件中層次很多,還要把內在聯係比較緊密的層次歸並為一個部分。有小標題的稿件,每個小標題裏的內容就是一個部分。

(2)劃分

劃分,是指把一個自然段裏的內容,劃分為幾個小層次。簡短的自然段可以不再劃分,較長的自然段可以劃分。劃分小層次的目的是使句子“歸堆兒”、“抱團兒”。

概括層次大意要簡單明了,抓住主要內容點到即可,切忌囉唆繁雜。

經過歸並和劃分,稿件的脈絡就更加清晰了,人物、事件的來龍去脈,觀點、例證的前因後果,在我們的心目中就更加明確了。

2.概括主題

主題就是稿件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過具體的人物、事件反映出來的看法、主張、態度。

主題不是主要事實,是指主要事實中包含的思想含義。概括主題既要揭示出深刻的思想含義,又要有利於調動播講人的思想感情。

3.聯係背景

播出背景包括兩方麵的內容。一方麵,是指和稿件有關的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另一方麵,是指國際、國內各方麵的現實情況及其變化。我們把前者稱為“上情”,把後者稱為“下情”,而下情裏還有“主流”和“支流”。主流是指和稿件有關的現實情況及其變化中的成績方麵、好的方麵和代表事物發展前進方向的方麵。支流是指和稿件有關的現實情況及其變化中存在的問題和不好的方麵。聯係背景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稿件中的政策精神和播音的針對性。

4.明確目的

播講目的,是指稿件在德、智、美三方麵所能實現的社會意義和作用,所能達到的預期效果,所要遵從的誘導方向。因此,每一篇稿件都要求目的的準確性、綱領性和感染性。

5.分清主次

重點一般是直接表現主題、體現目的、抒發感情、感染受眾的地方。重點是落實播講目的的重要環節。目的落實,從大單位講,要抓重點部分,包括重點層次、重點段落;從小單位講,要抓住重點小層次、重點句子。這兩方麵不可偏廢。

重點的分布,大體有兩種情況:集中或分散。集中,是指重點集中在一兩個部分、層次、段落,其他部分、層次、段落都是非重點。分散,是指重點分散在各部分、各層次、各段落中。

6.把握基調

基調,是指稿件總的感情色彩和分量、播音時總的態度傾向,不是指某一句或某一段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也不是指播音時聲音的高低。它體現的是播講者對稿件認識、感受的整體結果。隨著稿件內容的發展,感情色彩和分量總要不斷變化,而這種變化,既是形成稿件基調的具體因素,又受稿件基調的管轄製約。

基調的概括要貼切,態度要鮮明;要注意整體感,又要有變化,基調是在統一中有變化的。

參考文獻:(1)張頌主編:《中國播音學》修訂版,第十九章《準備稿件》,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

(2)付程主編:《實用播音教程》第二冊,第一單元《準備稿件的方法》,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版。

訓練建議:(1)訓練篇目的選擇要由易到難,由簡至繁,由短到長。

(2)特別要注意一段當中小層次的劃分。

(3)播出目的要明確,要能觸動“說”的願望。

(4)聯係背景是難點,教師要多加引導,訓練中要多提問,課下要求學生多做分析。

(5)重點不僅要落實到紙上,更要落實到口上。

(6)基調的把握也可以先從第二章、第七章中的小段子練起,培養意識。

(7)訓練階段一定要求學生寫出詳細的分析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