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理論概述(1 / 2)

一、備稿的必要性

1.播音不是個人的隨意活動

播音員在話筒前的有聲語言創作活動,絕不是個人隨意的言語活動,播音員必須受稿件的製約,必須忠實地準確地反映稿件的精神實質,鮮明生動地傳達稿件的思想感情;播音作品是播音員的二度創作,如果對稿件沒有深刻的了解和把握,二度創作也就無法談起;播音員“吃透”稿件,把稿件變成自己要說的話,才能創作出高水平的播音作品。

2.從文字到有聲語言的轉換不是簡單的對應過程

有聲語言並不僅僅是文字和語音的簡單對應。稿件是作者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反映,是作者思維活動的成果,播音員要將這一思維成果轉化為清晰、準確、生動感人的有聲語言,必須深入到稿件中去,並透過稿件認識其反映的現實生活,把握作者的思維過程,領悟、體味作者的認識成果。

3.稿件內容紛繁,形式多樣

播音員不可能對遇到的各類稿件所反映的內容都熟知,隻有在備稿上狠下工夫才能有話筒前的上佳表現。另外,節目形式的不同,要求播講方式隨之變化,哪種方式更適合節目形式以及稿件特點的要求,都需要在備稿過程中精心考慮。

在備稿這一環節上的錯誤做法是拿過來就念;即便考慮一下,也考慮得比較粗略,不夠細致;即便考慮得多一些,也很少將這一過程落到紙上;即便有落到紙上的時候,也不願多做量的積累。所以,在學習備稿時,應將備稿分析落實到紙上,並多做量的積累,備稿的時間會隨著量的積累逐漸縮短,逐漸掌握迅速備稿的能力。

二、備稿的要求

1.準確、迅速、深刻、精細

播音工作是黨的新聞工作的一部分,播音員日常擔負的工作以新聞性節目播音為主。這樣的工作性質和業務範疇,決定了播音員必須具有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意識。具體到備稿這個環節,從效率上說,要求備稿迅速、熟練;從質量上說,要求把握稿件的深刻、精細。可以說,備稿是播音員應熟練掌握的業務基本功之一。

2.把稿件變成自己要說的話

主要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指激發播講願望,產生積極的言語發動心態;二是指備稿的終結,要在頭腦中形成與稿件相一致的思想感情運動線,以及與之相應的聲音變化的大致輪廓。作為播音語言的發動者,要有明確的語言目的,要有說話的衝動和意念,這樣才可能有真誠懇切的語言傳達和交流。

三、備稿的基礎

每一次具體的備稿,都需要調動播音員的知識儲備,可以說,播音員各方麵的修養就是具體備稿的基礎。一個人的多方麵修養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積累,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廣義備稿。廣義備稿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文化知識、專業技能三大方麵。

1.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水平

播音員是新聞工作者,應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修養和政策水平,能夠正確分析問題、認識問題,掌握政策分寸。播音員應在立場、感情上與黨和人民站在一起,積極深入生活,深入群眾。

2.廣博的文化知識

播音員遇到的稿件是多樣的、複雜的,應當盡量多知道一些。孤陋寡聞、不懂裝懂造成的差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來避免。

3.深厚的專業基本功和藝術修養

為了更好地完成二度創作,播音員應當具有良好的駕馭有聲語言的能力、嫻熟的語言表達技巧。提高語言功力是播音員不斷努力的目標。播音是一門語言藝術,藝術是相通的,加強藝術修養可以從姊妹藝術中汲取營養,增強播音的表現力。

四、備稿的方法

狹義備稿,是指播出前具體一篇稿件的準備。概括起來有六個步驟,簡稱“備稿六步”。它們是:劃分層次、概括主題、聯係背景、明確目的、找出重點、確定基調。

1.劃分層次

所謂層次,是指稿件的布局、結構。稿件的自然段,是從寫作角度形成的,層次是為了播音的需要形成的。層次是對自然段的進一步整理,所謂進一步整理,是指對自然段的歸並和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