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訓練材料2(2 / 2)

陝西省渭南市質監局局長楊占利介紹,在接到協查函後,渭南市質監局迅速到樂康乳業進行了調查,樂康乳業承認這批奶粉就是該公司生產的。據該公司法人代表、總經理張文學講,這批奶粉之所以出現問題,是他們在生產加工時摻混了馬雙林賣給他們的10噸奶粉。

馬雙林是個農民,在當地人眼裏他是個能人,他說這批問題奶粉共有20噸,是陝西大荔荔華乳業公司抵押給他的。原來,荔華乳業欠馬雙林41萬多元的債務,2008年4月到8月份四次抵給馬雙林20噸奶粉做抵押。這其中有10噸後來賣給了樂康乳業。

渭南市質監局調查表明,由於荔華乳業公司管理混亂,銷售台賬記錄不全,未將銷售給馬雙林的20噸奶粉記入台賬,從而導致了2008年9月14日前生產的三聚氰胺超標奶粉流向社會。

記者注意到,質監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中,有些奶粉三聚氰胺的含量達到了每公斤96毫克,比國家標準超了將近四十倍。而馬雙林交代,荔華乳業並沒有出具三聚氰胺檢測合格證明。

三鹿奶粉事件爆發後,乳製品行業的監管是非常嚴格的,按道理說,馬雙林手中的這批奶粉如果沒有三聚氰胺檢測合格證明應該是寸步難行,可為什麼這批毒奶粉卻暢通無阻地被樂康乳業接收了呢?辦案民警了解到,原來正常奶粉的市場價一噸為1.7萬元,馬雙林賣給樂康乳業隻要1.5萬,正是為了這兩萬塊錢,樂康乳業收下了這10噸問題奶粉。

另外據調查,奶粉的有效期是一年,樂康乳業在買奶粉的時候,這批奶粉已經過期,按說已經不能再使用了。可是,樂康乳業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將這批奶粉按照1:2.5的比例,與本廠的乳粉摻雜在一起生產成奶粉,32.5噸的三彩牌問題奶粉就這樣形成了。

令人奇怪的是,這批三彩牌問題奶粉居然有渭南市質監部門出具的檢驗合格報告,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渭南市質監局局長楊占利對此的解釋是他們也受到了欺騙,樂康乳業送檢的是合格的樣品。

一批本應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爆發後追繳銷毀的毒奶粉,就這樣在當地多次流通和生產,最後還跨省流通!據了解,渭南市樂康乳業生產的32.5噸問題奶粉,除了事發後被渭南市質監部門就地銷毀的4.5噸之外,其餘28噸都帶著質監部門發放的合格證,已經銷售給了廣東龍信食品有限公司,龍信公司又將25噸轉銷給福建漳州薌城南方食品公司,還有3噸轉銷給了廣東潮安縣真美公司。目前,這些問題奶粉以及以此為原料生產的奶糖,已經被全部追回並銷毀。而馬雙林此前已經銷售出去的3.44噸毒奶粉,相關部門正全力追繳。

“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國家出台了許多食品安全監管措施,對乳製品行業的監管更加嚴密。但是,為什麼三聚氰胺超標的奶粉還能衝過重重監管流向社會?人們會問,相關部門在嚴查毒奶粉的過程中,真的做到了製度落實、措施到位、嚴格排查、不留死角了嗎?為什麼這批毒奶粉能夠披著合法的外衣流到了外省?目前,陝西省公安部門對此案正在偵查之中,我們也將繼續關注調查的進展。

(央視網2010年3月15日)

訓練提示: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令廣大國人極為關注且又非常無奈的問題。問題產品層出不窮,陷入屢出屢查、屢查屢出的怪圈。本次節目所報道的事件發生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後,發生在國家出台了許多食品安全監管措施,對乳製品行業的監管更加嚴密之後,這就更加令人費解,問題的嚴重性也更突出了。在凝重型的節奏中,全文的主題、目的能夠得到很好的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