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訓練材料5(1 / 2)

[舒緩型例稿]

曼妙的溫暖

蘇美玲

是傍晚華燈初上時分吧,漫天飄起雪花,這樣緊,這樣密密麻麻,它們在燈光裏飛旋曼舞,輕靈而自由,濃烈而灑脫,充滿著跌落凡塵的快樂。抬頭看天,黑黑的天幕下,如此潔白的雪花,迫不及待地飄落,從一個點望過去,好像有無數條射線垂掛下來,那樣美!屏息靜氣,伏在窗前,靜靜聆聽著雪花紛落於大地的美妙樂音。那似曾相識的美麗,感動由此盈盈充溢於心間,心頃刻間柔軟起來,滿是遼遠澄澈。

下吧,下吧,這才是我想要的雪!我的酣暢淋漓的、執著堅韌的雪!我內心裏渴望的雪!

許多人關於雪的樂趣,大概都來自於童年的記憶吧。那時的雪,在該來的時候,自然會如約而至,每年的相逢是那樣理所當然。那時,它也總喜歡在夜裏靜靜地來臨。那時候,我們可能是坐於爐火邊,或者伏在父母的膝上,聽他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兒女的趣事或討論著冬田裏麥子的長勢,或者我們憨頑地啃幾口剛剛在爐火上烤得熟透的地瓜,滿屋子裏飄蕩著溫暖和清香,是那般悠閑愜意。忽而聽見頭頂的瓦楞上,有雪花“簌簌”唱歌的聲音,猛地推開房門,歡快地喊叫“下雪了,下雪了!”本想著在院落裏迎接雪花的,卻被父母勸阻:“等明晨早早起床吧,好去堆雪人。”於是,隻得鑽進被窩,想象雪花的模樣,一定是可愛調皮的吧。想著想著,就慢慢地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第二天,沿著大人們清掃好的小路,邀上幾個小夥伴,去麥場上玩耍。打雪仗、堆雪人,還有的兀自在雪地上刻畫著自己的腳印,陶醉於那踩在雪上咯吱咯吱的脆響……通常這個時候,大人們是寬容的,有的在遠遠地看著,有的竟也一起幫忙堆雪人,拿了黑玻璃球做眼睛,胡蘿卜當鼻子,再在它的脖子上係一條花花綠綠的圍巾兒。那雪人兒即刻像一個嬌羞的女孩,變得生動靈秀起來。這時候,孩子們會圍了雪人玩“老鷹抓小雞”的遊戲,空闊的麥場上灑下一片片笑聲。那些雪花嗬,把時間停住,把風停住,把雲停住,把人也停住。於是,拖了一地暖暖的溫情,向冬天跑去。

極喜歡白居易的《問劉十九》一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心態,將這平常物入詩,隨手拈來,自然流暢,意蘊綿長。在這寒冷的冬日裏,念起這樣的詩句,唇齒含香。想象小火爐的幾多溫馨,想象和朋友圍爐夜話,把酒話塵世的風情,該是端坐於矮矮低低的茅草屋裏吧。在靜靜的雪夜裏,氤氳了怎樣一段曼妙的溫暖。

訓練提示:曼妙紛揚的雪景,使成年的作者聯想起純淨快樂的童年景象,還有比聯想到童年的美好記憶更讓人覺得美妙無邪的麼?本文對美麗雪景的描寫,表現了作者愛雪、愛生活的美好心態。文章的一開篇就體現了其節奏類型為舒緩型,對美好雪景的細致描寫,帶領受眾融入到曼妙之中。從文章的第三自然段童年記憶的出現使舒緩的節奏略變輕快,當文章進行到“下雪了,下雪了”時,語氣應在喜中帶愛,聲音運用不宜過於興高采烈,應與文章整體相協成篇。堆雪人的過程也應在舒緩中帶有愉悅。最後一自然段的詩將文章回歸舒緩、平靜,用詩點題,沉浸於曼妙的溫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