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喝點啤酒有益健康
啤酒含有17種氨基酸和大量熱能,營養豐富並利用率高,是世界公認的“營養食品”,有“液體麵包”之稱。
飲用方法
中醫認為,其性偏涼,功能解熱利尿,健胃強心,可用於暑熱煩渴、納呆、尿少等症。常用的飲用方法如下:
(1)應在低溫下貯存:實驗表明,20℃下保存的啤酒要比5℃下保存的啤酒,易引起混濁、變味。啤酒應保存在5℃~25℃避光處存放,以保存在5℃~10℃為最好。
(2)避免日光直射:啤酒對日光特別敏感,在日光直射下會產生異味,嚴重破壞其口感。
(3)切勿激烈震蕩,碰撞:因為激烈震蕩會使啤酒瓶內壓力增大,引起爆炸。
(4)飲用新鮮的為好:瓶裝啤酒保質期一般為3個月,存放時間久了,新鮮口味會逐漸消失,有一股異味,還會出現混濁和沉澱現象。所以,購買啤酒時應注意標簽上的出廠日期和保質期。
(5)以低溫飲用為佳:飲用啤酒以5℃~15℃為宜。這個溫度的啤酒涼爽、清香、爽口。溫度過高,啤酒中的許多揮發性物質容易跑掉,失掉了它的原始風味。
美食方法
(1)啤酒蒸雞:用含20%啤酒的水,將雞浸泡20分鍾,再製做清蒸雞,即按常法蒸煮,其味純正,鮮嫩可口。
(2)啤酒燉魚:較通常加黃酒量略增,在燉製過程中,啤酒和魚能產生脂化反應,香氣濃,味更美。
(3)啤酒涼菜:在做涼拌菜時,用啤酒煮一下,使製作的涼菜生脆爽口。
(4)啤酒燜牛肉:用啤酒代水燜燒的牛肉,異香撲鼻,肉嫩質鮮。這道英國名菜據說始創於18世紀一艘海輪上,一次由於淡水短缺,廚師隻得用啤酒來燒牛肉,哪知結果卻出人意料之外,於是此菜便成為了傳世佳肴。
(5)啤酒調菱粉炒肉片:啤酒中的酶能使肉內的蛋白質迅速分解,故味道更加鮮嫩。
飲用禁忌
(1)飯前忌飲冰鎮啤酒:飯前飲冰鎮啤酒易使人體胃腸道溫度驟降,血管迅速收縮,血流量減少,從而造成生理功能失調,影響正常的進餐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時,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易誘發腹痛、腹瀉等。
(2)飲用啤酒忌超量:飲用啤酒可健胃利尿,軟化血管,對高血壓、心髒病有益。但過量飲用適得其反,會使血液中的體液增加,心髒負擔加重。盡管啤酒中的酒精含量隻有2%~6%,但過量飲用也可引起酒精中毒。
(3)啤酒白酒不宜同飲:啤酒雖然是低度酒精飲料,但其中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兩者混合喝後,會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滲透,對肝髒、胃腸和腎髒等器官發生強烈的刺激和危害,影響消化酶的產生,使胃酸分泌減少,導致胃痙攣、急性胃腸炎、十二指腸炎等症狀的出現,對心腦血管危害更甚。
(4)啤酒忌與汽水混飲:因為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啤酒中也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兩者混飲,過量的二氧化碳會更加促進腸胃黏膜對酒精的吸收。
(5)哺乳期婦女忌飲用啤酒:啤酒是以大麥芽為主要原料釀製而成的,中醫認為,大麥芽有回乳作用,故哺乳期的婦女最好不要飲啤酒。
(6)劇烈運動後忌飲啤酒:因為人在運動後飲用啤酒會使血中尿酸濃度升高。尿酸排泄發生障礙時便會在人體關節處沉澱,從而引起關節炎和痛風。
(7)一些病人忌飲啤酒:如結石病人,因釀啤酒的麥芽汁中含有鈣、草酸等,是引發腎結石的物質;又如消化道潰瘍病人,因啤酒中的二氧化碳氣體易使胃腸壓力增加,容易誘發潰瘍加重。
(8)飲啤酒勿用海鮮佐餐:正常人每百毫升血清中核酸的平均含量約為4.3~5.3毫克,血液中核酸的含量一旦超過6.4毫克/100毫升時,即以鈉鹽形或沉澱在關節的軟組織和腎髒等處,啤酒與海鮮共用會使人體中和核酸含量增加,易形成痛風症或形成結石。
(9)不宜長期飲用啤酒: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最近公布一項研究報告說:每天喝500毫升以上啤酒的人,直腸癌發病率是不喝啤酒者的3倍。這個報告是在對8000餘名成年男子進行了調查後作出的,所以長期、大量飲用啤酒者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