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場麵描寫寫作指導
1.什麼叫場麵描寫
場麵描寫,就是對一個特定的時間與地點內許多人物活動的總體情況的描寫。它往往是敘述、描寫、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綜合運用,是自然景色、社會環境、人物活動等描寫對象的集中表現。常見的有勞動場麵、戰鬥場麵、運動場麵以及各種會議場麵等。
場麵描寫要表現出一種特定的氣氛,單一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是不夠的,要綜合運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手段,以及映襯、象征等多種手法,這樣才能使場麵變成一幅生動而充滿感染力的圖畫。
2.場麵描寫的特點
場麵描寫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環境中以展現人物活動為中心的生活畫麵的描寫。描寫場麵要注意以下幾點:
(1)點麵結合
場麵描寫有要以整體描寫反映全貌,給人一個總的印象,以人物特寫突出主體,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這樣,才能把整個場麵寫好。
如:這些學生在號召群眾募捐,幫助災區人民解決困難,重建家園。圍觀的人聽了都伸出一雙雙熱情的手,紛紛把鈔票放進箱子裏表示一點心意。站在外圍的人焦急地等待裏邊的人快出來,好讓自己進去捐款。一位叔叔還大聲地叫嚷:“你,你快一點行嗎?真是急死人了。”
在這段話中,作者不僅寫出了群體的活動,這是麵;寫一位叔叔的神態和語言,這就是點。這樣就叫做點麵結合,讓場麵顯得熱烈而不單調。
(2)場麵描寫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
一般可以用先總後分、由概括到具體的辦法來寫,也可以按空間順序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
(3)場麵描寫要注意主次
有時一個場麵中往往會有很多人,這就要求我們在描寫時要突出主角,詳寫主要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
(4)要把場麵的氣氛描繪出來
比如比賽的場麵是熱鬧的、婚禮的場麵是喜慶的而葬禮則是悲傷的。
3.場麵描寫的方法
(1)點麵結合,以點為主
場麵描寫要勾畫出整幅場景,這是“麵”,也要描繪局部細節,這是“點”。具體說,“點”,一般是指場麵的中心人物;“麵”往往是圍繞中心人物而活動的其他人物。點與麵的關係是被襯托與襯托的關係,以“點”為主,以“麵”配合;有“點”無“麵”,不成其為場,隻能說是人物描寫;有“麵”無“點”,往往失去中心,“麵”又會散亂無章。
點與麵必須同時具備,相互作用,才能使場麵描寫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狀元橋下,兩邊觀看的街坊鄰居和鄭屠的夥計,沒有人敢上前勸阻、攔擋憤怒的魯提轄,魯達當眾怒打鄭屠的場麵,既有對魯達個人的描寫,也有圍觀者的眾生相。
(2)遠近結合,以近為主
“近”,是指主人公距離作者或讀者較近;“遠”,是指主人公周圍較遠距離的有關人物和景物,寫“近”,是為了強化中心,突出主角;寫“遠”,是為了增強墊物,拓寬畫麵。用墨時,再以近寫為主,因為它是重點;遠寫為次,稍加點墨即可。
例如葉聖陶的《多收了三五鬥》共寫了三個場麵,即櫃前糶米,街上購買和船上發泄,每個場麵都具有遠近描寫的內容。如第一個糶米場麵,人物櫃前的活動是近寫。這裏,有舊氈帽朋友的失望與哀求,有米店老板的冷酷與奸詐,有米價貴賤的爭議,有米質好壞的辯論,有斛子淺滿的相持,有洋錢鈔票的舌戰,這些近寫,共占去了30個段落,一千六百多字,寫得十分詳盡。但僅此易缺乏“麵”感,於是作者還有四個段落遠寫了有關內容。這樣,既有近距離的細致刻畫,又有遠距離的簡略點墨,而又以前者為主,遠近配合,互為補充,有力地表現了舊社會農民何等不幸的命運。
(3)動靜結合,以動為主
場麵描寫與景物描寫不同,景物描寫側重於客觀自然環境的描寫,以靜態為主,而場麵描寫的重點則是眾多人物的共同活動,以動態為主。可見,景物描寫包括在場麵描寫之中,這就決定了場麵描寫不僅要寫出人物生活的場點及其周圍的客觀環境,而且要活動地層示人物的命運發展和言行舉止、喜怒哀樂。
例如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篇小說中,寫到“築路”這一段的時候,全文隻描寫了一個“築路”的場麵。這裏,不僅有靜態描寫,如飽含雨水的烏雲,一望無際的森林,陰鬱枯瘦的老榆樹,孤獨的小車站,淒涼的石頭房,新修的路基,遍地的泥濘,破舊的板棚等等;更有動態情景的描述,如匪徒的“洗劫”、搗蛋鬼的“破壞”,到處出現的“怠工”、懦弱者的“逃跑”、保爾的“吃苦頭”、眾人的“開會”、堅強者的“決心”,對逃跑者的“叱罵”等等。這樣,靜態的客觀描述,渲染了艱苦的環境,烘托了人物性格,動態的充分展示,有力地表現了保爾和築路隊員們堅韌不拔的頑強革命意誌和他們不屈不撓、忘我獻身的自我犧牲精神。可謂動靜有致,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