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受父母的言談舉止。成長的時期的模仿能力都很強。有這樣一則笑話,一對夫婦對自己的兒子百般疼愛,而對父母卻萬般挑剔,有一天,這對夫婦惡劣行為被他們的兒子看到了,孩子大聲叫著說:“我記住了”,父母緊迫地問他記住了什麼,兒子說“記住你們怎樣對待爺爺奶奶,長大了我就怎樣對待你們。”父母一時不知所措。由於可見,成人自私的言行嚴重地影響了青少年自私心理的形成。

4社會原因,現在的社會中,流傳著這樣的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確實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如果你不自私,那麼就會被別人搶先或者是自己根本就沒有機會,而你的認知不是很強,很容易受這種思想的影響。

調試自私心理,擁有寬闊心態

自私是不健康的自我觀念。自私就是站在自身的利益上考慮問題,把自己的利益和意願放在首位,從不顧慮別人的感受,更有甚者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一切代價傷害他人的自尊或榮譽。多表現在心中狹隘、斤斤計較、缺乏同情心和愛心等。

自私這種病態心理嚴重地腐蝕著青少年的心靈。因此,你要學會調適自私的心理。

1培養自身的集體榮譽感。自私是指自身的言行舉止隻考慮自己的利益,不顧及社會和集體的利益。有這種心理的你,往往集體觀念比較弱,隻為個人的前途和利益著想。如果你能通過自省,來反思自身的某些心理現象,從自己自私行為中看到不良後果和危害,從而改正自己的錯誤。處處為他人和集體著想,尊師守紀,勤奮學習,慢慢地就走出自私的心理。

2取消自己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給自己一些特殊的待遇,對於你們的需求隻是適當地給予滿足自己,讓自己知道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久而久之,就消除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心理。

3要學會尊老愛幼。你在享受時要先考慮長輩,比如在吃飯時,為長輩夾菜,舒服的位置讓給長輩坐;別人對自己服務時要對此表示感謝;如果別人遇到困難時,自己要盡可能給困難的朋友提供幫助。多做一些好事,在自身的行為中糾正以前那些自私的心態,從他人的認可和讚同中獲取樂趣,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淨化。

4與朋友一起玩耍。在和朋友在一起玩時,把自己的玩具和圖書拿出來,和朋友一起分離,時間長了,就會養成團結友愛、相互謙讓的好品德。

5自己不要無理要求。有時候你會提出一些無理和不切實際的要求,此時,自己必須堅決地杜絕。

6要主動承擔家務勞動。你在家時要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例如:整理自己的房間,洗衣服、為下班回來的爸爸媽媽倒杯熱水等。這樣不僅能體驗到父母的艱辛,還能培養自己熱愛勞動和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從而克服自私的心理,讓自己擁有一個寬闊無私的心態。

要克服自私的心理,就要提高自己的涵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遇事多考慮點別人,少想點自己,不要認為別人活著都是為了自己。要學會寬容別人,諒解別人,不要自以為是,對別人給自己的傷害不要總是尋機報複,而應該寬博仁愛,與人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