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落草蓮花(1 / 3)

老僧笑了笑說道:“翻過牆去,自有光景,我與你二人緣分也就盡了。”

老僧說完示意二人離開,於是來寶按老僧前講的方法出殿,並於大生子一起翻越鐵佛寺後牆。兄弟二人轉至寺廟後牆,爬上牆頭向下看去,下麵是漆黑一片,也分不清是山崖還是平地,更不曉得牆有多高。料想老僧碧莫既言之,則必有所因。所以兩人咬牙一跳,啪,啪兩聲,軟軟的落在地上。待眼睛適應了黑暗,才發現他們依然身處樹林內。

此時兄弟二人也辨不清楚方向,但憑感覺朝一麵前行,也不知走了多久,終於從樹林裏轉了出來。四下一看,在不遠處的地方,有一塊地勢平坦之處,燈火點點,想是一村莊所在。於是二人就向此處跑去,到近果然是一處村落,村口立有一石頭牌坊。穿過牌坊二人繼續前行,正在此時,聽得旁邊一處人家大門“吱呀”一聲打開,從中走出一中年農婦,倚門高喊:“小虎子,快回來吃飯拉。”來寶反應很快立刻答應了一聲:“誒”。農婦正在愣神兒間來寶跪在當地“啪”,“啪”,“啪”,衝著她叩拜三次,弄的農婦莫名其妙。未等農婦發聲詢問,兄弟二人已經返頭跑出了村子。從此後,世上再無來寶其人,而卻多了一個小虎子。大天黑的,兩人從村裏跑出來後,完全認不得路,所以找了一個背風之處,將就一夜準備次日返家。

紅日當空,晴朗萬分,兄弟二人從蜷縮之處起身。尋至大路問一個路人,才知此時已身在30裏外的池泉堡。兩兄弟一路順利,返回家中,在村裏找尋張大疤瘌,問遍所有人,皆無人知曉其去處。歇息幾日後,兄弟二人也曾去往胡家溝找尋當日的大樹,可當二人再去之時,卻怎麼也找不到那棵鬆樹。原來有鬆樹的地方,變成了一大片爛水泡子。靠水泡子旁邊有一塊巨石,石顯黑色,石下還蹲著一隻足有鍋蓋大小的癩蛤蟆,神情倒如那碧莫老僧一般。兄弟二人大感神奇,對蛤蟆叩拜了幾次,口中稱謝,穿林而回。

經曆了這一場事,兄弟二人性情皆有轉變。決定確要好好做人,用自己的勞動好重振家聲。人言說:人挪死,樹挪活。大生子和小虎子也有了更換地方的想法,於是把家中能賣的東西全部賣了。又覺得那石頭老鼠和金箔書帶在身上,確不安全,於是將兩物件用一木盒子裝好,埋於父親的墳塋附近,等待日後再來取出。

話說,這兄弟兩人,離開秦家咀子遷徙至一處繁華的大鎮白馬鎮,此地因在鎮東邊山中有一片方圓10裏左右的天然水池白馬池,故得名白馬鎮。二人在此鎮上找了活計,在黃**子家的大車店裏當雜役,負責打掃院落,出售食品以及為過往的行商服務。白馬鎮正處於來往各處的交通要道口上,所以往來人員複雜,兄弟二人雖然辛苦,但卻接觸了南來北往的各式人物。自小生活在這片的兩兄弟,從來往客商的宏談闊論中,對外麵的世界很是向往,雖有出去闖蕩的念頭,但怎耐無盤纏路費隻能暫時屈就於此。

那年月的遼河下遊盡管不斷的有關內流民,來此開發繁衍,但仍是人煙稀少,占據大地的多是一望無垠的密密葦塘。加之此地多年戰亂,甲午戰爭日軍進犯遼南,遼河下遊一帶滿目瘡痍。幾年間,沙俄借著為清政府鎮壓義和團的旗號,實質妄圖吞並東三省,在東北實施黃色俄羅斯計劃,昏庸的朝廷竟把東北視為邊陲之地無法驅策,而任其宰割。

隨後的日子裏,日俄兩國又在東北為爭奪利益發動戰爭,而清朝政府卻發表了中立聲明,劃遼河以東為戰區。沙俄戰敗,卻又將東北三省的勢力範圍南半段全部給了日本。就在這樣的時期,大小官僚仍然是麻木不仁,貪汙腐化。老百姓隻能是忍氣吞聲飽嚐淩辱,而不少不堪忍受者殺官造反。很多亡命之徒也鋌而走險,嘯聚而起,乘機劫財掠民。很多的散兵遊勇,也四處搶劫,鬧的遼河一帶群匪四起,大小的土匪綹子有百數以上,當地人稱其們為”胡子“。而在這些人中,最出名的當屬大匪首人稱”金皮佛“的金三兒。

這一日,金三兒帶了幾個貼身的人,化裝成皮貨商住進了兄弟二人所在的大車店。正巧是小虎子幫一行人卸車,端茶送水,服務的很是周到。金三兒平時日閱人無數,見這小虎子透著機靈,也就時不時的逗他幾句。

“小崽兒,你叫什麼啊?”金三兒在房間裏,看著來送熱水的小虎子說道。

“我叫小虎子。”小虎子邊笑邊回答的說。

“啥玩兒?小胡子,哈哈哈!誒呀!沒想到這大車店裏還有土匪呢!”金三兒故意拐著音說。

“是小虎子。可不是啥小胡子。嘿嘿,我倒是還真想當個胡子呢。可沒人要呢。”小虎子糾正金三兒說道。但後麵的話卻是認真的,他無數次聽人說過,土匪吃香的喝辣的,天不怕地不怕,很是向往。